开展诊断式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开展问题诊断式教研能有效提升教师的实践和研究水平,准确地把教师引入到对事业的自觉追求的积极轨道上去,对幼儿园中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具体案例,就教师开展诊断式教研活动进行了分析,充分肯定了问题诊断式教研活动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幼儿园 诊断式教研 学习型组织
  
  一、背景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的逐步深化,以园为本的师资培训成为当前幼儿园的热点,它期望从幼儿园内部出发,尊重幼儿园的专业自主,建立一种自律和负责的心态,让幼儿园成为自主、自治的实体。过去的各种教研活动如理论学习、经验交流、专题研究、听课评课等,对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发现,这些教研内容多以课程理论宣讲、教学观摩为主,教师持续参与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培训过程往往是同一层面的低水平重复,真正的收效不大。
  二、概念的界定
  (一)诊断式。指在借鉴医学诊断学、教育病理学及心理咨询学等学科的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学前教育中各种教育教学病理现象,并据此作出判断与鉴定,制定教育策略,帮助指导教育者解决问题的方式。
  (二)幼儿园诊断式教研。指以幼儿园为本位,针对幼儿园教师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通过“诊断”与集体研讨的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困惑和问题,促进教师研究欲望与兴趣不断增强,研究持续推进,教育智慧迅速提升的教研实践研究。
  三、操作方法
  (一)个人诊治。教师针对自身或他人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自我诊断”和“问题普查”,筛选出自己最难把握、最感困惑的问题。
  1.对比诊治。
  我们把它界定为教师自身所仰慕的人,可以是有经验的老教师或优秀教师,目的是以这些优秀典型作教师自我行为上的对比,从而在比较中获得有效结果。这一点对于刚上岗的新教师来说是比较好掌握的诊断方法。
  我们所提出的诊治问题有:
  *今天我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老教师(优秀教师)会怎样解决这类问题?
  *对于这样的解决策略,我会不会像她一样运用?
  *她身上的哪些优秀特征正是我缺乏的?为什么我不具备这些特征?
  *我尝试做一回“她”,去解决遇到的问题,我应该怎样做?
  2.对话诊治。
  教师的教学往往是个人经验的累积,以一种“不可言传”的方式存在着,所以也就成了一种“个体经验”。对话诊治就是教师把自己的“个体经验”讲出来,让“个体经验”转化为“群体经验”。在对话诊治中教师们都愿意亮出自己的观点,并不断发现别人的长处,采纳他人的观点,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形成一种良性的共同成长机制。
  对话诊治的主要问题有:
  *我遇到的最大困惑是什么?
  *我认为我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
  *假如我使用这些策略去解决是否有效?你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吗?
  *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做法?
  3.教学录像诊断。
  教学录像是最直接、最有效地反映我们教学形态的手段之一。当教师观看自己的录像时,就像别人看自己一样,有太多的教学遗憾和问题,能让教师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学问题无处不在和解决问题的迫切性。
  我们提出问诊的问题有:
  *我的教态和语言表达如何?
  *哪些是可取的?
  *哪些是必须抛弃的?
  *我平时都没有发现的严重问题是什么?
  *我的表情、体态语言如何?
  *提问和教学时间的安排合适吗?
  (二)集体诊治
  我们幼儿园的年段教研组是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的基本单位,团队中每个人都围绕着共同的话题实践着,交流着自己的实践感受、个人体会、问题困惑等,在相互的碰撞沟通中,许多观点达成了一致,共同的问题也浮出了水面。
  下面以“小班幼儿绘画活动引领环节中的教师示范研究”为例展开介绍。
  1.第一环节:引发叙述,了解“病情”。
  时间:10月15日
  地点:音舞室
  参与人员:各园区小班段老师、业务园长(主持人)
  过程:
  主持人:请大家来谈谈近期在小班美术活动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困惑,一起来设想解决的方法。
  老师1:在上次小班美术活动中,我发现在活动开始引领环节,执教教师做了画《向日葵》的示范,从孩子画向日葵的作品来看,因受到教师范例的影响,几乎是同出一辙,所以我想如果教师在开始时不进行示范,孩子的作品可能会丰富些。
  老师2:我不是很同意老师1的观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示范是必须的,示范能让他们明白画的要求,画的规范,没有规范的作画至多只能算涂鸦,不能实现教学活动的目标。
  老师3:我也觉得示范是应该要的,但从作品上来看,示范的确是框死了孩子的想象。
  2.第二环节:集体“会诊”,共出“处方”。
  主持人:大家的争论其实说明了什么?
  老师4:我认为是教育观念不同,有的重技能,有的重创意。
  老师5:我认为她们都知道要让幼儿创造与表现,只是具体落实到对教育方法选取上,两者选择不同。
  老师6:我也认为选择教学策略不同其结果也不一样。
  主持人:既然大家认同在教学策略选择上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是造成困惑原因之一,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更好?
  老师1:对,我认为可以由我和老师2每人组织一次画向日葵的活动,我在开始引领环节用不示范的方式组织,老师2在开始引领环节用示范的方式组织,看哪种方式更让孩子喜欢,更能引领孩子的发展。
  老师3:我们可以设计一张表格,大家一边听、一边观察,结束时汇总表格看哪种方式更让孩子喜欢。
  3.第三环节:积极“治疗”,关注反馈。
  时间:10月16日
  地点:分园音舞室
  参与人:各园区小班老师、分园园长(主持人)、园长、业务园长
  活动内容:老师1、2分别执教《向日葵》,其他人员当场记录。
  记录表如下:
  
  6.第六环节:三次“会诊”,形成标准。
  活动后,在音舞室里我们进行了第三次研讨,形成了共识与标准:
  
  从“小班幼儿绘画活动引领环节中的教师示范研究”案例中可以看到,在“集体诊治”中,由于小班组成员始终是问题的发起者、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者、标准的建立者,他们发出的每个声音都能及时得到回应。在经历了引发叙述,了解“病情”;集体“会诊”,共出“处方”;积极“治疗”、关注反馈;二次“会诊”,共出“处方”;继续“治疗”、关注反馈;三次“会诊“、形成标准6个环节后,他们有效地解决了困惑,体验到了研究带来的收获与快乐。
  四、收获
  开展问题诊断式教研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实践和研究水平,它准确地把教师引入到对事业的自觉追求的积极轨道上去,对幼儿园中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师资、设备等条件难以明显改善的前提下,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形势下,高师钢琴教师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教师只有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高师钢琴教学的师范性与应用性,实施分层教学与多元授课,科学安排钢琴教与学的时间,才能提高高师钢琴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师音乐教育 钢琴课程 教学质量    效益是投入与产出之比,要提高效益,就要减少投入,提高產出,尽力提高投入与产出的比例
辅导员是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只重要力量,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增加辅导员工作的吸引力和成就感对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分析飞灰颗粒中Hg的形态对揭示烟气中Hg反应机理,确定飞灰颗粒中Hg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在2个不同负荷下,采集了一台300 MW机组锅炉的各个电场的飞灰样品,将采集的飞灰进行
摘 要: 本文对互动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析,具体分析了几个主要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提出了有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希望和要求,明确自身成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前进目
阐述了TCSC对受端电压稳定控制的机理,分析了TCSC对受端系统电压静态稳定性的提高作用,通过不同补偿度的P-V曲线特性进行了说明。在确定TCSC动态控制模型和参数的基础上,通过
案例教学法可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一方法,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
尤金·奥尼尔作为美国著名的剧作家,是文风诡异反传统的表现主义文学的旗手作家之一。他的著名的作品《毛猿》以其悲剧的故事与叙事风格成为传世之作,本文从美国当时的文学
摘 要: 学校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及家庭变革背景下,学校教育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学校教育功能出现了泛化的倾向。本文通过对学校教育功能泛化的现实分析,指出了其泛化的实质:一方面表现为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偏差,一方面表现为对学校职能定位的误区。  关键词: 学校教育功能 泛化 现实透视 实质分析    学校自产生便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今天制
设备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加强设备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