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加拿大不可不知的理财概念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bo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有一元钱,北京人会全存到银行里;上海人会把五角存在银行,另五角拿去投资;而广州人则会再借一元钱,拿两元钱去投资。”虽则是玩笑话,但也说明理财观念在不同地域的不同特点,北京人保守、上海人实际、广州人则前卫。那走出国门之后呢?我们的理财观又是哪种呢?
  
  理财是个全民运动
  
  “理什么财啊?我就那么几个钱!”大多数人都和Henry抱着一样的想法吧?在中国的时候还时不时关注点股票基金这样的信息,可到了加拿大,一下子就“变成了穷人”,理财这事反倒变得不相干了。“我现在最积极的理财方式就是存款!”Henry的玩笑话中不乏无奈。
  其实,时下中国的年轻人对理财的概念都很熟悉,甚至很清晰,在理财这个领域也很活跃。移民之后,则形成了两大相反方向的观念系统。其一仍然积极战斗在理财最前沿,在北美活跃而规?的市场经济中绽放更炫的光彩;其二则规规矩矩吃老本吃工资,走上了上述提到的北京人的保守老路。前者自然是康庄大道,后者也不见得日子就过得不好。不管哪种投资方式,殊途同归,都是想求得最后收益的稳妥和最大化。
  恒达理财理财顾问尚艳静表示移民初来加拿大,由于不了解情况而吃老本的情况还是很普遍的。“很多客人都跟我说,我怎么没早点认识你呢?”尚艳静说,移民对北美市场不了解,投资概念不清晰是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对此,她建议大家多听理财讲座,多和有专业知识的人沟通。尚艳静通常都定期举办讲座或者座谈会。讲座每半年一次,除了自己,她还会邀请一位客座专家,对客户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而每个星期四她还会举办小型的座谈会,多则10几人,少则两三人,“希望客户可以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让财富稳定增长。”
  她说自己是不挑客户的人,无论有钱没钱,她都用同样高质的服务对待客户。她有一次投资几百万的大客户,也有每个月只拿出100块的小客户。尚艳静对于像上述 Henry的想法表示理解,但她更想要告诉大家,理财是个全民运动,不分阶级,没有门槛。“最低的互惠基金每个月只需要投资50元,何乐而不为呢?”
  
  想要理财先省钱
  
  上个月加通社委托民意调查公司Decima Research所做的一项最新民调显示,33%的加拿大人都担心将来没钱养老,而32%的人还愿意60岁之后因为经济不宽裕而工作。这似乎应了我们常常说西方人不知道省钱度日的话。按传闻中的说法,很多西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是标准的月光族,其实不仅如此,他们还是标准的欠债一族。最强悍的,是他们不怕债务缠身。不像中国人,一分钱的债务背着也会心神不宁。他们仍旧过得坦然,过得舒适。甚至有时候,他们不是没钱,而是不愿意还钱。一位在西人公司的朋友就曾讲过这样一则轶事。
  她的一位同事,芳名Madeline,属于高薪阶层。按说这么多钱,该把欠着的几万块学生贷款还了吧?没有。这么多钱,该买房了吧?也没有。这么多钱,该有存款吧?还是没有。Madeline也是每个月等工资吃住的人,钱都花在最新最时尚的衣饰皮包上。还有就是租金,一个人租住一个大独立屋,每月少则1,500,多则2,000。某天,Madeline又租了新房要去办交接,请我这位朋友帮忙接一下保险经纪的电话。
  “你天天搬家,有什么好保险的?”
  “我的内衣,都是名牌,很贵的。一旦被偷了,当然得索赔了啊。”
  有人说,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有人艳羡这样稳定的心理素质。可理财专家警告大家切莫近墨者黑,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不可取。家庭需要资本,家庭需要财富。但财富不会是从天而降的馅饼。很简单的道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理财有很多个级别,其中最最基本的一项不是别的,正是“省”??把生活水平保持在你的收入线之下。这话不是我说的,是著名理财大师David Bach说的。Bach受到祖母的启发而踏上理财规划之路,目前是美国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副总裁兼经济顾问,也是巴赫集团的合伙人。作为全世界著名理财顾问、作家和教育家,他是“致富”系列书籍和讲习班的创始人。他的“精明女人致富之道”讲习班火爆全美,成千上万的女性从中获益。世界各地有多少人对《Smart Women Finish Rich》这本书顶礼膜拜?如果你还没有读过,尤其是女性,就一定不要错过了。David Bach还专门推出过加拿大版本,根据加拿大的实际情况给出女性理财规划建议,是一本非常有帮助的书。
  书中Bach给出的第一个理财建议就是“花的要比挣得少”,不能入不敷出。没有人可以花得比自己挣的多,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就会陷入债务问题。 在你花掉你将要得到的加薪和奖金之前,想想你的将来以及你的需要。当真债务缠身的时候,你唯一的理财方式就剩下借债还钱了。
  
  存款+保险+投资
  
  省钱之后就是存钱了。有专家建议,每个月收入的10%还是转入存款账户,做紧急资金。它会成为你生活中的一个坚定而安全的固定收入渠道。尤其遇到紧急情况,有这笔存款至少能够保证你不用到时候四处借钱。于是,存款就成了你的家庭金融安全网中的第一环。尚艳静说,理财这件事有很强的个体差异,不同人必须要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来做理财决定。比如,一个月收入几万元的人就没有必要拿出收入的10%做紧急资金,而应该更多的用于投资。另外,单从存款来看,不一定把钱存进银行才叫做存款,投资也是一种存款的方式,只是这种存款的收益更多。
  而构筑安全网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买保险。这个环节适用于任何家庭,高收入也好,低收入也罢,最基本的就是要买保险。大部分的家庭都无法负担购买一堆的基金股票,但是购买保险则可以提供一种基本的保障。夫妻双方一方出问题时,另外一方不会失去养活自己的能力;或者父母离世,孩子的生活无以为继。当然,购买有价证券或者共同基金也是不错的方式。有了这张安全网,一旦你的收入下降,或者投资失败就会起效。安全网内的东西包括人寿保险,可以使用的记录良好的信用卡,以及一笔应急存款。
  是的,无论是存款、保险还是投资都是理财的一个部份。理财专家告诉我们,理财包括很多个方面,诸如现金/债务管理、退休规划、遗产规划、投资规划、风险管理及税务规划等等。其中,投资只是个人理财的一个方面,是保证财富稳定增长的渠道。一个好的理财规划当然少不了投资规划,但却远远不止是投资规划。他应该是一个全面的规划,是你现有的财务状况的一个全面分析。
  所以,面对理财顾问,客户往往需要把自己的财务状况和盘托出,才能让理财顾问对你有更好的了解,做出更加适合客户的理财计划。但是尚艳静表示,部分刚从大陆来的移民还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沟通,“没关系,慢慢来,客户了解了我们公司和我个人之后,往往都会追加投资。”她说,对于客人而言,收益是最重要的,只要理财顾问对客人负责,保持长期定时的联系,很快就能够取得客户的信任。
  
  投资或还贷
  
  很多人手头有些?钱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该赶紧把房贷还了,还是投资赚点钱呢?不可否认,还贷款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份,无论是车贷、房贷还是学生贷款,人人手上都有一笔债。有理财专家认为,对待所有贷款都有一个大原则,就是早还早利索。回归到上述提到的省钱,越早还钱,省的就越多。7 月30日,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加拿大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花了多少钱买房。一个25年的房贷计划,屋主可能要支付多出房屋价格的151%到200% 的款项。Trans Union消费方案经理Tom Reid举例说,一个20万的房子,以6.43%的固定利率,还款25年,付出的利息也有20万之多。不难得出结论,欠款还是要早些还呀早些还。当然,还款也要注意一些小技巧。比如付高利息债务,借低利息债务。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信用卡欠款,则不妨从银行借钱还款。毕竟有的信用卡的利息高达19.5%,而银行贷款利息则在6%左右,怎么算怎么划算。
  可有人说了,我一边投资赚钱一边还款,不是更好。当然更好,可理财顾问提醒我们,必须先计算好自己的投资成本。比如说,你有5万块?钱,有10万块房贷,拿不定主意该还款还是该投资?让我们来算一下,如果你的贷款利率是5%,还要记住,这是税后的5%,也就意味着你的投资回报率必须达到8.3%才算有赚。否则,还是去还房贷吧,不然投资不赚反而大亏。
  最近正在学习想要考理财执照的Sherry却不这么想,她选择一边还贷一边投资的方式,而且还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我自己手中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有流动资金就意味着其他的可能性。”Sherry说,“毕竟房产的流动性太差了。”她认为,每个月有月收入,10万元的房贷也就意味着500、600的还款额,根本不算什么;但手头5 万块的流动资金则能做很多其它的事情。
  尚艳静还是强调理财的个体差异问题,认为个人的情况要个人分析。如果有读者遇到了类似的矛盾,她还是建议大家与自己的理财顾问亲自沟通。
  
  谁是好的顾问
  
  人人都知道理财好,却不是人人都知道该如何理。这个时候,专业人士比如理财顾问的介入就显得十分必要。可以确定的是,能够找到一个好的理财顾问,对你的理财大计绝对是有益无害的。毕竟,理财顾问的专业知识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所以如何选择理财顾问就成了一种学问。
  Henry 说自己没钱,就愈发怕受骗上当。据他了解,理财顾问都是拿佣金的。而付佣金的不是别人,正是他卖出理财产品的公司。想当然的,Henry认为理财顾问会倾向于给客户推荐购买高佣金的基金。业内人士坦承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但大部分人都还是秉持自己的职业道德。就像Sherry在课堂里学到的,“我们不是做一单生意算完,做服务业还是要做口碑的。”
  这话甚至可以作为一个选择理财顾问的标准。人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口碑是相当重要的。这个社会请人帮忙理财的人越来越多,朋友之间口口相传往往都是最有把握的渠道。理财顾问除了专业知识的程度,另外要看的就是服务好坏,如果有朋友推荐,自然可信度会增加不少。
  这一点上,尚艳静深有体会。做理财顾问这些年,有客户从不信任到信任,从把部份财产交给她打理到把全副身家放在她手上,再到推荐自己的好友来找她做顾问,尚艳静说这背后出了恒达理财137年的历史声誉,还有自己时刻以客户利益优先的原则和做法。
  对于有人认为银行里那么多现成的理财顾问,何苦自己费那么大劲去找的说法,尚艳静表示,个人理财顾问最大的优势在于跟踪服务。曾有她的客人跟她抱怨,去银行开户是一个人,买基金是另外一个,买RRSP又是另外一个,每个都要自己再介绍一遍情况,非常浪费时间。显然,拥有个人的理财顾问就不会面对这个问题。他们不仅了解客户的情况,更一直保持关住,彼此定期沟通,如此才能达到最佳的理财效果。尚艳静说与客户沟通是她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自己每天至少要与25 到50个客户进行沟通,或者Email,或者电话,或者面谈。尤其是新客人,了解客人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家庭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投资组合。而目的就是在市场好的时候保证客户有收益,市场差的时候保证客户收支平衡。
  当然,尚艳静提醒客户自己也要做功课。一般而言,理财顾问在了解客户的个人财务情况后,会做出详细的理财计划,如何省,如何花,如何投资等等。但这些都只是建议,是否接受还要看客户自己。针对理财顾问的计划做些调查,比如了解购买基金的历史和现状等等。自己精明投资才最重要,其他人都是不可全信的。
  
  理财顾问应该询问的问题
  
  01、你的健康状况如何?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客户的挣钱能力,以及是否需要强化保险计划。
  02、需不需要负担父母的基本生活和医疗,看护费用。
  03、会不会有一天继承一笔财产,或者是得到较大的财产赠与。
  04、几年内会不会有大笔的开销,如购买 房子,汽车, 修护房顶等。
  05、有没有建立起系统的退休计划,RRSP额度是否全部用完。
  06、是不是有足够的保险,公司的保险具体保障额度是多少,个人购买的保险品种是什么和额度是多少。
  07、有没有为孩子的教育存钱,政府的补贴是否全部得到。
  08、个人和配偶的税率是多少,收入是不是会有大的起伏。
  09、有没有遗嘱或信托。
其他文献
2007年,英国留学在签证方面的变化比较大,一是采用生物指纹检验技术,二是研究生延签一年可兼职,三是英国本科三年学制改为两年,将大大降低学生的留学费用。种种迹象表明,英国正采取多种手段大力拓展留学市场。    签证验指纹费用适度提高    2007年英国大使馆推出最新签证政策,即今年英国将对赴英的中国公民发放采用指纹的生物统计签证,以杜绝过去申请签证时出现的身份盗窃和提供虚假材料的现象。  据介绍
期刊
前一段时间上网阅读“家乡”,读到的竟是一片惊呼声:“农副产品‘撑杆跳’,猪肉领军狂涨一倍!”“猪肉价格一个月上扬14次……”尽管身在蓝睛白肤的澳洲,但却也为之心惊肉跳:“猪肉是咱们华人餐盘中离不了的荤食品,如若追‘星’涨价,所挣‘数数’(钞票)岂不大幅缩水?”  接连几周去购物,都不见猪肉价格响动,于是便把心搁回原处:“这里是澳洲……”是的,这里是澳洲,物价一般不会随便涨价,即便涨价,幅度也不会大
期刊
对于移民父母们来说,子女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兴趣,无法继承之,这也许是其最头疼的问题了。在父母们心里,中西兼备、外西内中,是最理想的子女的状态,不过,要求从小远离祖籍国氛围、接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孩子做到这一点也确实不容易。  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双方的理解和包容,站在彼此的立场作一个换位思考,彼此尝试着进入对方的文化观。诚如本文作者所言,“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汇中,求同存异”。     我是在中国改革
期刊
公派留学缘起于清朝末年,亦称为“官费留学”。出于响应洋务运动的号召,1872年一艘载着30名幼童的轮船乘风破浪,穿越广袤的大洋,驶向遥远的美利坚,掀起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留学浪潮。清政府随后于1872-1875年先后四次派出了120名幼童官费留学生前往欧洲学习,特别是1905年科举制度取消后,出国留学成为当时青年人的一种新的追求。后来民国时期局势动荡,留学政策缺乏延续性。新中国成立后,纷纷派遣
期刊
我和老公认识半年便登记,他大我5岁,催的急所以结婚了。乍和一个不太熟悉的人生活一起,很不习惯。新婚不久,我们就因为一件小事吵的不可开交,我还耍孩子脾气,哭着把鲜红的结婚证撕掉了。当老公发现结婚证撕的粉粉碎碎时,气得浑身发抖,转念一想,很快平静下来,竟然顽皮的调侃:“小姑娘,你真可以,我本来准备撕掉结婚证的,你倒行动在我前面了!”我一下子不哭了,难道他有离婚的念头?毕竟是新婚夫妇,因为一点小事就离婚
期刊
深秋的午后,我的车胎爆了,在街边的修车铺里补胎。由于需要一些时间,修车的师傅递给我一张矮凳和一份报纸。就在我耐着性子坐了一会儿,渐渐坐立不安时,我看到街对面的阳光里有一位小青年,他盘腿坐在一张皱皱巴巴的报纸上,双耳里插着耳塞,正摇头晃脑地沉醉在不知什么歌曲里。他面前的地面上摆着一张油纸,上面摆满了磁带、光盘等音乐制品。  我似乎感动于他遗世独坐、满面笑容的陶醉,横穿大街走到他的小摊前。他正俯仰摇摆
期刊
作者简介:于长宽,目前就读于大连育明高中,本次以托福106分、SATl 2270分、SAT2 2400分满分的成绩被斯坦福大学提前录取。作为全美排名前十的世界知名大学,斯坦福以20%的低录取率不输于美国其他任何一所高等学府。而这个一直强调自己是个笨小孩的18岁大男孩,把自己取得的所有成绩归功给了自己的勤奋,还有身边亲人、老师、朋友的支持和鼓励。  能被斯坦福录取,无疑我是一个幸运者,运气在其中起了
期刊
刚结婚那会儿,我对将来的生活忧心忡忡,日子怎么过啊?吃饭穿衣怎么安排啊?人来客往怎么招待啊?如今发现自己硬着头皮过了几年的居家生活了,才知道一切都是平淡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车到了山前还真的又看到路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便组成了生活的全部,当然其中的生活也会有许多的尴尬与笑话。  柴:记得刚与婆婆分开独立了门户的那年冬天,一个卖煤球的人说天冷了用煤气罐烧水太铺张了,不如点炉子便宜省钱。一想这过
期刊
从前,有一棵巨大的苹果树。  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在树下玩耍。他爬树,吃苹果,在树荫下小睡……他爱和树玩,树也爱和他玩。  时间过的很快,小男孩长大了,他不再每天都来树下玩耍了。  “来和我玩吧。”树说。   “我不再是孩子了,我再也不会在树下玩了。”男孩回答道,“我想要玩具,我需要钱去买玩具。”  “对不起,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把我的苹果摘下来,拿去卖钱,这样你就有钱了。”  男孩兴奋的把所
期刊
受访者:雅各布;旅居上海的德国媒体人    洋人恐惧中国的“妻管严”    一位英国记者在中国西北旅行时,中国人见他孤零零的,便好奇打听他是否结婚了,既然有老婆为何只身旅游。英国人很西方化的回答:“我太太有她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令中国人惊讶、不可思议,追问道:“你一人旅行,那谁给你拍照留影呀?”令西方人啼笑皆非。东西方婚恋面临的典型考验是,洋人最恐惧中国式的“妻管严”。中国女人总担心“照顾不周”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