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请别为我担心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gong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叮咚叮咚……小溪水又唱起了溪水进行曲,又是一年春天来临了。公园里的迎春花开了吗?
  我独自一个人来到公园散步,正值初春,风虽然不像冬天那样刺骨,但打到脸上还是硬硬的。我满怀希望地朝角落望去,希望那几簇迎春花已经开放,可是,除了地面上没了白雪的踪迹以外,没有任何变化,那些光秃秃的迎春花的枝条呆立在那里,小草也没有醒来。遇到这样野蛮的春天,迎春花还会开吗?我担心地想着。身旁到处是夹紧衣服行色匆匆的人,忽然一陣冷风吹过,我不禁打了个寒战,也裹紧衣服回家了。
  许多天过去了,天气依旧有些凉,当我再次来到公园的时候,不经意地向远处望去,一大片黄色的、白色的花团映入眼帘,我向那边跑去,哇,那里简直成了花的海洋,原来光秃的枝条上开满了一团团、一簇簇的迎春花。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春天真的来了。这花海不禁让我想起了白居易的诗句:“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没几天,在迎春花的带动下,风变得柔和了,小草也偷偷地露出了脑袋。春天真的来了!这让我想起了朱自清在《春》中写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迎春花就是春姑娘的信使,告诉人们春天来了。虽然,每一年第一个冒出头来,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人们根本无须担心它是否会因为胆怯、危险而不肯露面,因为它就是那种不求回报、勇敢无畏的花。
  迎春花,它虽然没有康乃馨那样的寓意,没有玫瑰那样的美貌,没有蒲公英那样的自由,没有牡丹那样的高贵,它只是小小的、散发着普通香气的花,只是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不拒严寒、勇敢绽放的花。但是,我爱迎春花。
  听,“请别为我担心。”迎春花在说悄悄话。
  点评
  李琪的作文带着扑面而来的田园气息。全文从小作者的感受出发,写迎春花的可贵之处。小作者的心情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迎春花开了吗?迎春花还会开吗?“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每一个心情的变化,迎春花都有不同的表现。小作者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来描写花开前后春天气息的变化,也写出了迎春花无畏、勇敢、迎春的可贵品质。没错,这样的一朵花,不需要我们为它担心,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它。这也正是“我”爱它的原因所在。
  (高小羊)
其他文献
临近毕业,看着同窗都在为找工作或出国留学而忙碌,24岁的北大研究生邵子剑却作了一个让大家颇感“荒诞”的决定:休学一年,去西藏支教。这已是邵子剑第二次休学去边疆支教,上一次是新疆。这样的毕业季选择,让他的人生显得与众不同。  “人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我能做的,就是增加生命的厚度。”他说,“新疆的一年已让我坚信,行走在祖国边疆的路上,才是我生命中最受用的大学。”他只是一名极其普通的支教者,没有响亮的口
期刊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法官彼得挟着公文包,急匆匆地走在阒无人迹的蝙蝠大街上。彼得拐进一条漆黑的小巷,他走到小巷深处时,一个高大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他面前。(风雪交加、阒无人迹的恶劣环境的烘托,为下文彼得产生错觉埋下伏笔。)  彼得刹住脚,公文包从腋下悄悄滑落。(“滑落”从动作上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害怕,“悄悄”更是写出了彼得来自骨子里的胆小懦弱。)  “你是谁?”彼得低声问。他低着头,全身战栗着。  可怕的
期刊
奶奶在慢慢老去,愈发变得慈祥可爱,而她的那台锈迹斑斑的老式缝纫机,摆在屋子里,夹在日渐现代化的家具当中,显得那样不协调。  今天,奶奶又戴上那副“上了年纪”的老花镜,坐在缝纫机前,为我缝补校服。只见奶奶一手扶着可以转动的方向盘似的铁轮子,一手把校服摊放在穿过线的针头下面。轮子转动的同时,奶奶的双脚也在快速地蹬着踏板,缝纫机“嗒嗒嗒”地响起来,快乐地工作着。别看这台缝纫机老了,工作起来,还是那么自然
期刊
上第一堂语文课时,他自我介绍说:“我嘛,就这副尊容,是吧!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差也差不到哪里去。是吧!”就那一堂课,有同学做了统计,他总共说了180个“是吧”,平均每分钟4个。于是,大家暗地里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是吧”老师。因为“是吧”与“柿把”谐音,而这里多的是柿子,因此,同学们管他叫“柿把儿”老师。  以后上課,他在台上说一个“是吧”,同学们在下面学一个。有时,他还没说“是吧”,同学们就先说了。他
期刊
八月,蝉声聒噪,叫人心烦意乱。  我撑把遮阳伞,站在公路边等车。虽是早晨,却已热得难耐,我早已汗流浃背,只盼车能快点来。每当一辆车驶过,就有一阵热浪向我袭来。这时,一股恶臭从远处飘来,越来越浓烈,我不禁掩住口鼻,露出一副不满的表情——那是一辆垃圾车。  这真是一辆名副其实的垃圾车,用木板简易地搭起了一个大车厢,车厢里满是垃圾,垃圾上面放着扫帚、铁锹等工具,木板外面还挂满了塑料瓶,大大小小足有几十个
期刊
加减乘除,算不尽您做出的贡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ABCD,组不齐对您的感谢。  您用知识的甘露,浇灌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养我们的情操。您永远将最阳光的一面面向我们,似乎永远不知疲惫,不懂寂寞。  听,那是知识的声音。当难题迎刃而解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多么喜悦,多么欢乐。老师,您的声音仿佛化作最美丽的音乐,飛到我们的心里,为我们带来成长的享受。  听,认真听,是我们对老师您不辞
期刊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在没有大风而晴朗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长达三米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快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
期刊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
期刊
【写作指导】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能深刻、生动地突出中心的,就是重点材料,就应该详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的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写的材料要做到浓墨重彩,生动具体;略写的材料要做到简笔勾勒,概括精练,画龙点睛。只有做到浓淡相宜、详略得当,作文才能眉目清楚,中心突出。  那么,怎样才能在叙事中做到详略得当?  1.依据文题定详略。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重点即是
期刊
班主任姓王,名珏玉。同学们有的叫他老班,有的称他为老玉,有的直呼其珏玉,还有的亲切地喊他玉,无论哪种称呼他都乐呵呵地接受。他是我从心底里敬佩和爱戴的好老师,是我心目中的良師。①  珏玉最大的特点是爱笑。他那些饱满的微笑,如蜜,简直要甜入我心脾。他从不批评学生,哪怕是同学严重违纪了,他也是微笑着说教,像是一位智者和慈父。②  一次课间,同学“黑蛋”骂我是“闷骚男”,我气急之下抓起凳子朝“黑蛋”身上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