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腾讯没有微信?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4525466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文


  腾讯坦言,微信这个产品,如果不是顶着公司内部手机QQ部门的反对,坚持做下去,而是由别的公司率先推出,那么今天会是什么局面呢?( )
  A腾讯转而主攻游戏,或成为一个游戏公司。
  B腾讯死磕社交应用,不断在移动端社交做尝试。
  C阿里顶替腾讯成为社交之王。
  D雷军的“米聊”脱颖而出,把持龙头地位。

答案


  A选项
  网易、新浪能做游戏,“我”为什么不能?
  于是2001年腾讯试着推出QQ堂,2002年推出QQ华夏。在看到游戏行业的巨大潜力之后,腾讯终于放开手脚。此后几年一直不断推出全民游戏,如QQ幻想、QQ飞车、QQ炫舞、穿越火线等等。
  腾讯以其独特的智慧,总结出“自研+代理+买买买+微创新”的特色发展之路。与此同时,也解决了QQ产品商业化的难题,QQ会员、QQ秀、QQ空间、QQ增值服务为腾讯贡献了相当大的收入。
  相继在这些游戏上取得的成功,构画了腾讯游戏帝国的版图。2009年,腾讯一举超越盛大,成为一国当时最大游戏公司。从此之后,傲视群雄,独占中国游戏市场的半壁江山,问鼎全球最大游戏公司。
  B选项
  But!腾讯从一开始,便不是一家游戏公司,而是一家社交产品公司。当初选择做游戏产品,只是急需找到商业化变现的突破口。腾讯没有游戏梦想。简而言之,腾讯进军游戏行业纯粹是为了赚钱。
  腾讯的社交梦是初心,也是本质。它始终会依托QQ积累的庞大用户群体完成PC端向移动端的转换。即使没有手机QQ、微信,也会有类似的产品诞生,腾讯对社交的探索永不止步,现在也是。这一点,从继QQ和微信之后再次推出一款社交应用TIM,就可以窥探一二。
  腾讯在推出社交软件上向来对自己最狠,敢于革自己的命。就像当初为了捧微信,QQ做出了很大牺牲,几乎是“自杀式”的支持。但马化腾说,这是战略需要,必须壮士断腕!
  C选顶
  现在的社交领域的竞争也就2家公司,一个腾讯,一个阿里。阿里的社交之路,产品可谓五花八门,从最早的旺旺、来往,到收购陌陌、微博,最后逼急了强行在支付宝中植入社交,现在又有个面向企业的钉钉,完全是财大气粗的类型。
  而这些背靠阿里大树的社交软件,支付宝应该是最有希望担纲大任。虽然当初大家对支付宝强推社交有意见,但并不妨碍它成为微信最大的挑战对手。支付宝完全具备社交的核心竞争优势,实名制熟人社交。虽然使用频率没有微信和QQ高,不过一旦腾讯出了任何问题,支付宝无疑能迅速顶替。因此假如腾讯没有微信,阿里的支付宝可能就坐上了当今社交界的头把交椅。
  D选项
  2010年,境外开始流行一款移动社交软件kik,这让张小龙眼前一亮,他还在观察中,雷军就先下手为强了。小米只用1个月就模仿出一款中国版kik,取名叫“米聊”。当时“米聊”风靡一时,很快覆盖了安卓、iOS和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张小龙紧随其后,带领13人的团队熬夜70天开发出第一代腾讯版kik,即后来的“微信”。此后,“微信”和“米聊”开始了激烈的竞争。
  在那期间“米聊”用户活跃,惊喜连连。“微信”用户也在不断增长,看到希望后,马化腾开始动用QQ给微信导流。就这样,微信轻松复制了QQ 6.5亿人的社交圈子,拿到了从PC端转型到移动端的超级王牌。这也是“米聊”输给微信的重要原因之一。雷军后来说,如果没有QQ,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假如腾讯没有微信,说不定现在我们彼此之間就要加个“米聊”了。
  所以这题的答案,你会选哪个?
其他文献
“人员优化”“削减冗余”“调整低绩效员工”……行业不景气,业绩下滑,需要降低人力成本,调整人力结构。这本是企业正常的经营管理行为,但一些企业不愿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员工进行补偿,而是玩各种“花招”让员工被动走人。这样导致的恶果是,离职员工敌视企业,诉诸劳动监察部门,让企业名声受损,更严重的是,波及在职员工导致大家离心离德,影响公司长远发展。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企业经营危机中,有的因为对离职员工处
出境游三座大山:语言障碍、当地信息稀缺和攻略繁琐。  相对于“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跟团游,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由行,并且喜欢出境游。但一想到出境自由行前期需要做的大量功课,无奈之下很多人还是选择跟团旅游,原因就在于语言不通、易迷路,还不会找当地的景点和美食。  那么,跟着出游神器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由行吧。攻略类  小帮手:Trip Advisor、Triposo、穷游  TripAdviso
万人空巷 一票难求  先说广马,2018年广州马拉松赛首日报名人数就突破5万,刷新了历届广马首日报名人数的纪录。报名截止时,共计有99 330名跑友报名,与E年相比增幅达38%。  明显,跑者太多,马拉松不够用了!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赛事,最终只有由抽签确定最终参赛名单,但全国抽中率的均值不足30%,其中半程马拉松更是低到14%。这是想自虐部不给机会的节奏。赛事如火如荼 各大主体跑马圈地  坐拥如此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