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程序设计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形式、课外学习等全方位进行了改革与探索。理论教学以案例驱动为主,提炼知识点,精简授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智斗“手机族”,集中学生注意力;实验前期扎实基础,中期因材施教,后期团队协作,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潜在创新能力。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手机族;因材施教;团队协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2-0104-02
  1 理论教学注重方法,激发兴趣
  1.1 .灵活应用案例启发式教学方法
  对于初次接触程序设计语言的学生,语法繁琐枯燥、逻辑严密抽象。拿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为例,它具有可视化的操作界面、结构化的设计语言,足以使学生为之好奇。为了将学生的好奇转化为学习兴趣,抓好入门教学十分关键[1]。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一开始就讲解程序的开发环境、代码窗口、属性窗口等,使得毫无编程基础的学生不知所云,一头雾水,导致学生对程序设计产生抗拒心理。但如果老师改变讲课策略,结果就完全不同了。第一次课,老师首先做的不是翻书,放幻灯片,而是玩游戏,比如“电子表”、“窗体移动”、“字幕滚动”等,以“电子表”为例,先演示每秒都在变化的电子表,窗体界面如图1所示,动态效果简单直观,游戏原理神秘好奇,此时正是揭秘的最佳时机,讲解与操作同步如下:
  1) 简单介绍工具箱,并从中添加Label1和Timer1两个对象到窗体上;
  2) 打开属性窗口,设置Label1的Caption属性为空,Timer1的Interval属性为1000;
  3) 打开代码窗口,在Timer1_Timer事件过程中填写代码:Label1.Caption = Time;
  4) 运行,就可以看到每秒都在变化的电子表了。
  貌似高深莫测的“电子表”原理竟然如此简单,学生直观到了程序的神奇魅力,轻松自然地掌握了程序开发环境。怎样使电子表更美观?老师继续启发引导,让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改变字体、字号、颜色等来美化界面。老师及时有趣的同步分析、直观互动的操作演示,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常用的属性:Font、FontSize、ForeColor等等。
  案例教学法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具体的实例,每堂课首先展示一个程序实例,该实例包括了当天所要讲的新概念、新控件和新语句,然后讲解实现这一程序的基本思路,得出算法,最后编程实现[2]。在典型案例中超前使用语句结构,引出基本概念、淡化繁琐的语法规则,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基本语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兴趣。每个精彩的案例对学生而言,既是知识的获取、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综合,同时又是艺术的享受[3]。
  1.2智斗“手机族”,集中注意力
  不得不说,信息技术时代的老师必须打赢另一场战争,那就是与手机争夺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手机族”,手机带给学生便利的同时也对课堂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老师慷慨激昂的讲述,挥洒自如的板书,美轮美奂的课件对沉浸在手机网络里的学生而言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禁止课堂玩手机。“课堂手机暂存”的办法繁琐费时,存在丢手机的风险,并且学生容易抵触。最好的办法应该从学生心理上杜绝。
  老师将禁止玩手机明确列为课堂纪律,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作如下惩罚:
  1) 为全班同学表演1分钟的节目,节目自选;
  2) 负责讲授下节课5分钟的内容,授课内容下课前确定。
  表演节目的惩罚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不至于让被惩罚的学生伤自尊。这样小小的惩罚,会让学生对课堂纪律产生敬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下节课授课5分钟任务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压力,为了讲好这5分钟的内容,自然会补回这节课因为玩手机漏掉的知识点,并且还会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惩罚只是手段,目的是让学生补习知识点,遵守课堂纪律。
  2 实验课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扎实基础,因材施教,团队协作
  实验是检验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对学生能力培养起着关键作用[4]。如何上好实验课,需要老师花费大量心思。首先,准备的实验案例要有趣,内容要配套,难度要适中;其次,考虑到学生基础存在差异,要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最后,要考虑让优秀的学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尽可能带动掉队的同学迎头赶上。综上考虑,可以将整个实验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练习、因材施教、团队作业。
  2.1 前期实验课进行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点,扎实基础的效果
  实验过程中,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机抽查学生的实验结果,注重训练调试程序的能力。强调该课程是通过动手做才掌握的,不是听会、看会的。把算法、解题思路放在主体地位上,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前期实验课,案例设置很重要,需要从“长宽高”三个维度考虑:长度即课堂时间、宽度即知识点范围、高度即内容难度。
  1)长度即课堂时间:任务适量、恰当
  设置内容太多,学生在课堂上完不成,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内容太少,学生不能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并且造成学生对这门课的误解、轻视。所以,每节实验课的任务设置应当适量、恰当,符合课堂时间的长度。
  2)宽度即知识点范围:知识点合理、配套
  实验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理论课所学到的知识点,所以在案例设置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全面地涵盖理论课所授的知识点,至少要涉及主要的知识点,并尽可能杜绝还没有学到的知识点。
  3)高度即内容难度:内容简单、有趣   对于初学者,绝对不能设置高难度的案例,而应该是简单有趣,容易实现的案例,关键是培养学生兴趣。比如有关For循环的实验案例,要让学生理解For循环结构的执行逻辑,掌握循环变量的初值,终值以及步长所代表的含义。案例设计时,重点考虑For循环结构,而循环体简单有趣就好。
  2.2 中期实验课随机测验、摸清底细,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随着VB课程的深入学习,难度逐渐提升,尤其进入循环结构、数组、过程调用、参数传递等这些逻辑性较强的知识点后,有些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练习,而有些学生对这些有难度的知识点却更感兴趣,学起来得心应手。
  前期的实验成绩可以清晰地呈现每位学生的当前状态。据多年教学经验,学生实验成绩分布情况大致如下:
  70%的学生学习水平大致相当,处于中等良好的状态,通过实验,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加强。整个课堂过程的授课基调以他们为标准,只要讲解了实验过程遇到的共性问题就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20%的学生理论知识没掌握,实验内容不理解,随着难度深入,他们甚至出现想要放弃的心理。对于这部分学生,仅仅解决共性问题是不够的,还要有针对性的单独辅导,解决他们特有的个性问题,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信心。
  10%的学生学习能力特别强,对老师讲解的知识点触类旁通,会在老师的基本套路上有所创新。老师必须为他们补充提高性的实验任务,并对额外任务的实验结果认真查阅。对于优秀的实验习作在全班进行展示分析,既给予了优秀的学生引导和肯定,同时树立了学习标兵,带动了全班的学习热情。
  2.3 后期实验课进行分组,强化“传帮带”的团队合作精神
  分组实验使优秀的学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同时强化每位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老师可以按照实验课成绩等级比例合理分组,之后以“组”为单位布置作业,可以是综合性的编程题,也可以是测验试卷等,只要能够有利于团队互动学习的资料都可以。
  当然,最关键的是验收作业的方式,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应该明确验收方式,比如:
  ? 每人总成绩构成:个人成绩60% 团队成绩40%
  ? 团队成绩构成:本组平均成绩*本组及格率
  以团队的形式布置作业之后,优秀的学生会有很强的团队责任感,主动帮助基础较差的同学,基础较差的同学也不想成为团队的累赘,主动请教,配合团队成员努力加油,迎头赶上。不仅发挥了程序学习过程中“传帮带”的作用,更强化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当然,如果时间允许的话,验收作业的时候,最好以答辩的形式进行,让每个组都有机会登台表述他们的完成情况,老师向组员随机提问。这样不仅能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还能锻炼学生自我展现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
  3 课后学习: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潜在的创新思维
  要学通一门程序设计课程,仅仅依靠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课余时间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融会贯通,勤于思考,激发自身潜在创新思维。因此,老师要准备丰富有趣的网络教学资源,比如练习系统、常见问题解答、优秀习作展示、授课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等。
  创新能力培养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也不是要求学生发明创造一项新技术,而是利用掌握的技术,用创新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希望学生独立思考,就要向学生展示教师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希望学生学会研究问题,就要向学生展示教师被问题困扰时如何思考,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与学生分享研究的乐趣[6]。如此潜移默化,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勤于思考,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获取帮助,拓宽思路,创新思维。
  总之,课堂教学与课后自学要结合,个性发展与团队合作要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缨,万敏.“VB程序设计”课教法探析.计算机教育[J].2010(4):150-152.
  [2] 丁海燕.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431-433
  [3] 龚沛曾,杨志强,陆慰民,许兰兰.”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4(9)10-12
  [4] 龚沛曾,杨志强,顾春华,徐安东.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6):16-18
  [5] 龚沛曾,杨志强,袁科萍,李湘梅,朱君波.实施“12 字”培养目标,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计算机教育,2011(21):11-16
  [6] 李俊峰.名师心得[J].中国大学教学,2011(9):5-6.
其他文献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聚丙烯腈,对聚丙烯腈进行热处理改性后,与碳纳米管共混制备复合材料.与未改性处理的复合材料相比,电导率提高了2个多数量级.用FTIR、Raman和XPS等方法进行
农牧业投入水平是决定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应用物能投入水平指数、资金投入指数对内蒙古农牧业投入水平与产出效应进行地区间比较与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990-2
当前,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异常重视,无污染、安全、有营养的农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目前,超市中优质果品比一般果品价格成倍高出,极具市场竞争力。因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是
通过介电泳技术将敏感元件Sn02球形纳米颗粒定位到间距为20μm的Au叉指电极之间,制备了一种相对湿度传感器.从获得的I-V曲线可以看出,Au/Sn02/Sn02/Au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电导率.通过
若无限维可分的Banach空间上的线性有界算子T满足:对某个非零子空间M,存在向量z使C·O(x,T)ηM在M中稠密,则称T是子空间超循环算子.构造例子说明了子空间超循环性并非是无限维现
研究虚拟实验系统工作流的组织结构描述问题,定义了虚拟实验系统的工作流信息模型和接口规范,给出了具体工作流程及示例,为虚拟实验系统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在镍修饰的硅纳米线阵列电极上电沉积金属钯微粒,用于葡萄糖的非酶检测;并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EDS)对电极表面的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计时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和哈伯德U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YzCo1-xFe2O4(Y=Mg,Zn,Mn,x=0.00,0.25,0.50,0.75,1.00)系列体材料的电学与磁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①八面体占位的CoB2
摘要:为弘扬“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发展理念,解决高校物品资源浪费严重问题,帮助大学生节约消费成本,本创业团队以大学生为主体,创办基于互联网的高校二手交易网络平台服务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项目团队通过对高校二手交易网络平台有关功能模块和技术框架研究分析与设计,以建立功能齐全、美观实用、深受学生喜欢的二手交易网络平台,为公司赢得更多市场。  关键词:二手交易平台;功能模块;技术框架;流程;
华东师范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论坛内存计算数据管理主题报告会于2014年5月6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