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暗的夜,最亮的光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eng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窝头会馆》是由刘恒编剧、林兆华导演的一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话剧,其主演有何冰、宋丹丹、濮存昕、杨立新、徐帆等,一线的专业演员阵容强有力地支撑起了这部既波涛汹涌又温润细腻,既如歌如泣又波澜不惊的历史巨作。通过对1948年一座老北京的大院里几户普通人家水生火热的生活现状、坎坷曲折的人物命运、复杂扭曲的人物关系的描绘,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个彼时社会世态的缩影。乱世之下,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国民政府的爪牙肖保长的横征暴敛下,会馆里的底层人物苑国钟、田翠兰、金穆蓉等身负苛捐杂税的重担,为求生存而穷形尽相,迫于在沉重的生活压力,小市民们怀揣着求生的欲望一步一步突破尊严、道德、伦理的底线。
  关键词:《窝头会馆》 群像 困境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2-0162-02
  一、知识分子的人物群像
  剧中的两个代表性的读书人形象,一个是73岁的前房主,清末“举人”古月亭,另一个是现房主苑国钟的儿子,左翼大学生苑江淼。古月亭自卖掉窝头会馆以后,就仗着买卖契约上的文字游戏免费地赖住在会馆里,他是窝头会馆从前清到民国,再到解放前夕进百年历史的见证者。这个读书人在经过中国社会近百年的动荡、混乱、沧海桑田以后,早就变成了一个麻木不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当看见田翠兰与金慕容打架、苑国钟与田翠兰奸情暴露、肖鹏达将家底偷出来欲带周子萍私奔时,古月亭所做就只是发出看热闹的笑声,这种不痛不痒、无动于衷的“笑”实则带有极强的悲剧主义色彩。再看苑江淼,当田翠兰主动与苑江淼交谈关于“冲喜”事件其父亲苑国钟的良苦用心时,他以“时间不早了,得回房读书了”为借口来逃避话题。当周子萍告诉他同学们看了他的读书笔记,很受启发时,苑江淼无奈地回复:“我一定继续——好好读书”。其实这就充分体现了所谓读书人的劣根性,苑江淼就是1948年中国社会的所谓读书人、知识分子的缩影。苑江淼的角色设定是一个病痨子,是一个明明在最青春、最应该去闯出一番事业的年纪却饱受病痛折磨、随时可能死亡的人。可当苑江淼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他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沉醉于读书,逃避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远离给他带来痛苦而他却没有能力抵抗、改变的现实生活。苑江淼最不屑的就是父亲像乞丐一样讨来的房钱,可是当肖保长以各种各样荒唐的理由来讨要不义之财时,苑江淼在不可能听见的情况下,却选择做一个“聋子”。他能影响的只有疼爱他的父亲,所以他把父亲当做出气筒,他在现实堡垒中所遇到的种种怨气尽数向他可怜的老父亲发泄,甚至剧情的最后父亲为了保护他而丧命。反观其对于横征暴敛的肖保长的态度,苑江淼默许了肖保长对于劳苦大众的压迫,他在强权面前无力地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苑江淼与古月亭虽然只是个体,他们却是在中国近代复杂、混乱、民不聊生的社会中所谓读书人、知识分子的群像,他们“绣口一吐便是半个中华”,可他们在乱世的迫害之下、在残酷的现实之下只能低头,他们的疲软懦弱、不堪一击就像是一种痨病,病毒渐渐腐蚀、侵占人的肉体,使人变成一个软弱无力、濒临死亡的废物。然而,故事的最后,编剧刘恒还是改变了这场原本彻头彻尾的悲剧,他将希望重新赋予在这些读书人身上。苑江淼所谓的读书其实是偷偷在房间里书写关于“革命”标语,通过周子萍作为中间人,以“借书”“还书”的形式默默地参与了革命。其次,在苑国钟的死亡事件中,古月亭与苑江淼都有了本质上的改变,古月亭劝说肖鹏达要毙就毙了自己的父亲,不牵扯无辜的人,苑江淼试图将父亲从肖鹏达的枪下移开。他们不再逃避现实的苦难,重新介入到现实生活之中,主动承担起了解救无辜人的责任,主动承担起了拯救乱世的重担。
  二、人民的掘墓人其实是人民本身
  在窩头会馆里生存的贫民本质上老实巴交、安分守己的底层人物,他们本应该安安稳稳、平平淡淡度日,可是他们的现实生活却是怨声载道、苦不堪言,究其根源是这个“吃人”的社会?是风云变幻的社会政权?还是横征暴敛的国民党爪牙?答案都是否定的。当周玉浦向苑国钟解释“信仰马克思”的含义时,苑国钟连忙以一种撇清关系的姿态说:“您什么也没说,我什么也没听见。”当肖保长将国民党入党申请书拿来给窝头会馆里的人签字时,周玉浦认为如果填完表格后能免捐,那就填,横竖不过一张纸。所谓入党即决定奉某种信仰为自己终身的奋斗事业,而周玉浦无所谓的做法无异于将自己的信仰踩在脚底。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不生不灭、永恒不朽的,而肉体只是短暂虚幻的,并不是人的本质。因此,一个人若是无所信仰、无所追求,则不过是一个半只脚伸进棺材里的活死人罢了,徒留肉体,毫无灵魂。可悲的是,窝头会馆里的大多数人都是精神世界极度空虚的活死人,他们无知、沉默,以为只要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过日子,不惹是非,灾祸就不会无端降临。孰不知正是这种愚昧的状态残害了他们的身心,使得他们毫不作为、逆来顺受。真正摧毁了人民生活的其实并非是政治的变革、社会的动荡或是统治阶层的黑暗腐化,真正应该受到抨击和批判的正是愚昧无知的人民本身,人们成为了自己的掘墓人。窝头会馆里的每个人都把院子当成“保护伞”,任院子外面如何风云变幻,院里的人自“岿然不动”,表面上这是一种“明哲保身”做法,实际上却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而正是这种不作为的消极态度,才使得窝头会馆“烂透了,里里外外都烂透了”。
  三、金钱之下变态扭曲的父子关系
  剧中一共有两对父子,一是肖启山与肖鹏达,二是苑国钟与苑江淼。肖保长与肖鹏达的父子关系以金钱为纽带,不像是父子,倒像是两个做买卖的生意人,所有的仁义道德烟消云散,徒留利益的勾心斗角,儿子最终为了利益向父亲举枪。二肖之间的冷漠无情并不是单向的,父亲对于儿子的态度也直接与利益挂钩。当肖鹏达刑满释放来窝头会馆来找周子萍时,正在收捐的父亲对于儿子的态度是服从的、纵容的,而当儿子将家底全数卷走欲带周子萍私奔时,肖启山丝毫不顾及父子亲情,立马翻脸不认人,与儿子上演了一场违背伦理道德、叛离人性的金钱之役。在金钱与欲望面前,二肖父子双双沦为彻底的失败者,人性的自私、贪婪、冷漠、邪恶喷薄而出。苑国钟与苑江淼的父子关系虽与二肖截然不同,却也是一出和着血的悲剧。两人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源于二十年前那段尘封的往事——原先暂居在窝头会馆的赤党韩先生被抓,临走将320块现大洋托付给苑国钟,苑国钟在大半年寻赤党接头人未果后,将大洋占为己有,买下古月亭甩卖的窝头会馆。这件说不清道不明的陈年旧事成为了横亘在父子之间永久的隔阂,造成了父子关系难解的困境。最终父亲为拯救儿子,倒在了黎明前的枪声之中,临终之前,父亲惦记的依旧是用自己的鲜血和着窝头给儿子治病。苑国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剥削者,他嘴上虽贫而心里厚道,善良软弱而视钱如命。为了钱,他收房租时死乞白赖;为了钱,他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掴一耳光;为了钱,他用牺牲的革命者的钱财买下这个会馆。但他有什么办法呢?没有钱他的生活无法维持,他的儿子就会丧命。可是,拥有着“新思想”的儿子根本无法苟同父亲的做法,自视清高的他轻蔑并疏离了一切为他着想的可怜的老父亲。《窝头会馆》中的两对父子,不管如何竭力反抗,始终无法躲避金钱的暗礁,无法抗拒金钱的考验,无法摆脱生命的纠葛。没有金钱和欲望,人就不成为人,而人从其为人那天起,就无法摆脱金钱和欲望的折磨,任何的抗争都无益于改变这种处境,这就是窝头会馆里的所有人物乃至全人类永恒的困境。
  《窝头会馆》与《茶馆》在叙事结构、表达方式、主题意蕴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然而其审美精神存在本质差异。《茶馆》在一个切实的政治框架中展示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其“埋葬三个旧时代”的主旨具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与社会现实性。而《窝头会馆》所揭示的人类困境是本质的,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会因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抗争而找到答案,更不是通过世俗政治或道德伦理可以解决的。所以从整体精神上来看,《窝头会馆》更是一部诉说生命悲歌的悲剧,蕴育沉重的生命叩问与强烈的警示意义。话剧的最后,以婴儿出世的啼哭声与开往新中国的火车作为光明的暗示,不管这个困住几代人的窝头会馆现在是多么黑暗,总归会有光明到来的那一天,在这个最暗的夜,那抹最亮的光正在冉冉升起。
其他文献
摘要:公共艺术教育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自1988年国家教育部制定《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到下发《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和《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在各级部门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课程设置、机构建设、师资配备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焦作师专为例,将该校在公共艺
期刊
摘要:美声,源自欧洲,已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发展,现在成为受世界欢迎的歌唱方法。在中国,我们习惯于把这种歌唱方法称为美声,而在欧洲,它的真正名字叫做Bel Canto,意文直译意思是“美妙的歌唱”,其实它不仅指一种发声或歌唱的方法,而且还指一种歌唱的风格和流派。歌剧孕育了美声唱法,同时,随着美声唱法的不断成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发展也在反过来促进着歌剧创作的进步。  关键词:《欧洲声乐发展史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脑的普及,许多学生的字书写水平越来越差,但由于师资、教材、怕影响升学率等各种软硬件的原因,许多学校都未正式开设书法课。《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编著和实践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传承书法文化,让书法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笔者编著了一本《毛笔楷书教程》和一套硬笔
期刊
摘要:花山岩画所代表的岩画艺术是由早期人类绘制或印刻在洞穴石壁、漏天岩石裸露处的图案符号。原始艺术中所包含的对宇宙精神的理解、对永恒生命力的向往对现代艺术家具有深刻的启发性,岩画的“原始特征”因此被一些现代艺术家模仿,纷纷创作出具有原始风格的现代艺术作品。  关键词:岩画 花山岩画 现代艺术  中图分类号:J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2-0039-02  岩
期刊
摘要:董源是五代南唐画家,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多写江南真山实景,笔力沉雄,呈现平淡天真的画风,承前启后,在画史上为推进水墨画的进程功不可没,其中《溪岸图》是董源存世作品之一。本文试作探讨《溪岸图》的传承关系和审美特征,从画面中反映出的用笔、画法及风格入手,可以启发我们对现代水墨画的创作灵感。  关键词:《溪岸图》 董源 笔墨 传承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期刊
摘要:抗战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文艺形态之一,是抗日战争时期进行革命宣传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太行山抗战民歌为考察对象,以民歌主题内容为划分依据,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通过考察可以看出,太行山抗战民歌生动真实的记录了太行革命根据地社会形势与战争情况,反映了底层民众在战争中的真实经历与生命体验。  关键词:太行根据地 抗战民歌 历史记忆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叙事性舞蹈《鸡毛信》用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诠释了生存还是死亡、卑微还是高贵、义无反顾还是瞻前顾后的动人情感和信念。舞蹈编排独具特色,巧妙避免了大段关于战争的白描手法。编导进行创作时更是既小心翼翼又大刀阔斧,对故事情节及内容进行大胆提炼与删减,运用舞蹈这种具有较强可观性的艺术来警示观众甚至年轻一代人勿忘国耻,艰苦奋斗。  关键词:叙事性舞蹈 舞蹈形式 舞蹈语言  中图分类号:J705
期刊
摘要:音乐文化是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鲜明的一种文化类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不断的交流与碰撞,各式各样的音乐互相影响、共同发展,音乐教育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因此,如何将音乐教育中某一种专业的教学实践成果,与其他形态的教学实践积累更好地结合,对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育 实践 教学形态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
期刊
摘要: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结晶,舞蹈作为艺术之一,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具备极其重要的教育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治国理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关于文艺的重要指示已经形成了完整、科学的习近平文艺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如何实现“人民的文艺”,即“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
期刊
摘要:在迈入高等院校专业教育的行列之后,我国的民族器乐教学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对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而言,不仅应重视对学生独奏能力的培养,也应注重重奏教学的开展。普通高校民族器乐的重奏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也由于重奏教学符合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乐器组合较为灵活,且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技能水平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