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校电子专业教学的新课导入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教师在新课导入阶段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快速带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那么,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尤其电子专业的课程理论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对于技校的学生来说,要想掌握和理解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如何做好电子专业教学的新课导入是摆在技校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分析了几种比较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直接导入法
   所谓直接导入法,也叫开门见山法,即教师直接向学生说明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开门见山,直接了当,将学生的思绪一下子就带入到未曾接触的世界中,学生直接就看到将要学习的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快速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积极思考,努力学习,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能直入主题,取得相当不错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半导体三极管及其模型”时,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说明: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半导体三极管及其模型,三极管的伏安特性、三极管的主要参数、三极管电路模型、三极管电路分析方法是需要同学们掌握的内容,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这样的课堂导入,直接明了地切入知识点讲述,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能阐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知识,有利于学生突破重点难点问题。
   二、复习旧知导入法
   古语云:“温故而知新。”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利用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引入新知的学习,让学生在思想上有一个递进的过渡过程。这是目前教师比较常用的一种课堂导入方法,在利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时,教师要注意找准旧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复习旧知识,突出问题的本质,让学生看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思考,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而且让学生看到新内容是旧知识的深入和提高,在学生的思想上新旧知识自然衔接起来,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把握知识的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反馈放大器”时,鉴于学生已经学过其中两种反馈类型的电路,就可以利用复习旧知的方法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对上节课的复习,在复习中提出问题,如果进行这样的改变,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又将怎样分析,由此自然地引出将要学习的新的反馈类型。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利用已学习的知识主动地切入到新知识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把握知识。
   三、创设情境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情境导入法就是一种调动学生全身感官感受、使学生积极投身学习的新课导入方法。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教学情境,或是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小故事,或是讲一个笑话,或是进行一些趣味性十足的竞赛活动,等等,让学生将自己完全放到情境中去体验,去感受,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的精神状态为之一振,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生动活泼地学习,寓教于乐,自然兴致高昂,从而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串联电路特性分析”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同一排的同学站起来、手拉手连接起来,如果每个同学是一个小电阻,那这样按顺序串接起来就是串联电路。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激发出来了,在实际的情境中,学生有了比较直接的感官认识,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提问导入法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青少年学生年龄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比较关注新鲜事物,所以,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在层层递进的深思中步入新授知识的殿堂。提问导入法通过问题引出新知识,明确了学习目标,刺激了学生求知的渴望,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比如学习“电功和电功率”时,教師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都知道,在宿舍不能使用大功率的用电器,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定呢?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宿舍中的用电问题?我们宿舍一个月用多少电,交多少电费?由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着手,接连的几个问题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开始思考他们平时没有注意的问题,在思考中进入新课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指向性。
   五、实验导入法
   实验导入法是指通过实验的方式导入新课的办法,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新课导入方式。技工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不喜欢理论学习,更喜欢动手操作、动手实验,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引进试验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精心设置演示实验或者学生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观察中去发现问题,从而引出课题的学习。这样的导入方式,往往可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学生就会感觉只是比较深奥,难以掌握,从而留下心理阴影,形成心理障碍;但是如果教师做一个PN结单向导电性实验,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教师的讲解,并对新课产生兴趣,从心理上愿意学习,也将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
   六、生活实践导入法
   所谓的生活实践导入法就是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践中出现的有关的电子现象加以分析,或者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电子课程的实用性,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比如学习“电热转换器件的工作原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家里收集一些电热器件带到课堂上来,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从而找到各种电热器件都具有哪些共同特征,这些器件内部哪些部分具有共性。通过这样的导入学习,学生对电子课程的学习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使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好的课堂导入对于一堂课的成功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仔细探索、研究课堂导入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精心设计切合实情的课堂导入方法,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责编 张敬亚)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研究高分对地观测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现状,总结分析我国对地观测项目研发中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知识产权成果管理模式与转
语文阅读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课程的教学效果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对阅读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合作阅读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
本文阐述了加强装备研制过程标准化工作的意义,以及当前装备研制过程中标准宣贯工作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提出了改进装备研制过程中标准实施与监督工作的建议。
<正>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大型养猪企业中已逐步被接受和推广应用,并且大部分效果明显,如情期受胎率高、产仔数多、母猪生殖道疾病少等,而有的猪场效果却差,母猪情期受胎
<庄子>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的解释可能性的文本在西方哲学这一新的眼光下展示出了新的意义.然而,英语世界真正以严肃的哲学眼光看待<庄子>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长久,还只是最近几十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有关负责人7月18日就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发表谈话称,目前“肯定列表制度”对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已经显现,对此,中方表示强烈关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上。个性化阅读包括阅读方法的多样、内容的多元解读,但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过程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全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掌握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已成为各级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现将我这几年的有关经验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源泉。”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对它还比较陌生,有一种初始的了解欲望。因此我在讲“序言”时,演示了大量的有关物理现象,
奶牛在产奶期间,体内氯离子的需求量比平时多,如果奶牛在日粮中摄取的氯离子不足,机体的新陈代谢就会产生紊乱现象,使奶牛的生理机能失去平衡,从而导致奶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产
2004年8月,我县某养猪大户的仔猪中发生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程长、病死率高,用各种抗菌素和磺胺类药治疗均无效,通过对患病猪的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