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xue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的学生对性健康的知识极其匮乏,高中学校也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课程。渗透式教学法能自然地、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渗透,生物教师可以从专业性较强的人体生理发育和性健康保健知识入手,通过对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材文本分析,归纳出高中生物与性健康相关的知识,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所具有的独特学科优势及教育价值。
  关键词:生物教学;性健康教育;渗透式教学
  性健康教育内容的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道德教育、性法制教育、两性交往教育和性审美教育等六个方面的知识是高中学生迫切需要的。高中的学生对性健康的知识充满着疑惑,性健康知识极其匮乏,高中学校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课程,也没有社会咨询辅导机构。但是很多触目惊心的事实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性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注重学生健康知识的普及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这是生物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渗透式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渗透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全面联系的教学方法,即把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把学术课题与实践相联系、把不同的科目相联系,使对一门科目的学习内容渗透到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笔者认为渗透式教学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的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标有着天然的联系。在生物教学中,强调突破学科知识间的局限,加强学科知识点的整合,实现多点渗透,营造潜移默化的性健康教育环境,使性健康知识植根于學生心灵深处,引导他们开阔视野,掌握知识。任课教师进行正常授课的同时,结合学科内容,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相关性健康教育内容的渗透。
  渗透性教学要从整体配合上下工夫,避免形式单一、内容单一。渗透中有三个要点,即自然贴切、计划明确、针对性强。
  渗透式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开阔视野,将知识融会贯通,又要深入浅出,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施展才能的空间随之才能得到释放。
  二、生物学科渗透性健康教育优势
  1.可克服课程化性健康教育面临的困难
  学科渗透性健康教育无需开发专门的性健康教育教材,利用现有学科的教材,并由学科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就向学生渗透性健康教育知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丰富性知识、提升性价值观、增强社会化能力,从而使学生更自信地面对当前的学习和生活,这就避免了课程化性健康教育要用专门教材、课时和教师的困难。
  学科渗透性健康教育面临的困难相对于课程化性健康教育而言,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再有高中的升学压力迫使各中学的正常课时非常紧张,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性健康教育课程,在生物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整合优势。
  2.高中生物教材性健康知识广泛
  从内容上看,初中《生物》课本中已经编排有青春期生理发育和生理卫生保健知识,在性健康教育的整个教学体系中,这一部分知识是基础,是极重要的。而在高中的三册必修、三册选修生物教材中,学生在学好青春期生理发育和生理卫生保健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人和动物的生理、生殖、发育、内分泌调节等相关知识。如教师通过结合“生物的生殖与发育”“遗传和变异”“激素调节”“胚胎工程”“细胞工程”“免疫”“艾滋病”等等,从生物的结构、生理、生物的进化以及人与生物的共性等角度进行教育,使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了解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从而消除对性健康的神秘感,逐渐获得系统的、科学的性知识,通过结合“世界艾滋病日”等特殊时间段进行预防艾滋病和性病的知识宣传,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和性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等进行多方面的尝试。
  通过对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材文本分析,归纳出高中生物与性健康相关的知识,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及教育价值。将性健康教育渗透于生物学教学中,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了解生物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同时,将性健康教育渗透于生物教学中,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性健康知识、了解性健康的重要性,帮助他们纠正不健康的行为和习惯、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从教师上看,在整个性健康的教学体系中,高中生物教师可以从专业性较强的人体生理发育和性健康保健知识入手,且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比初中学生更强,这是另一个优势。
  依照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通过对具体教学案例的分析,总结出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原则和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完成知识的构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例如,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的实例2:人的生殖和发育,介绍女性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根据教材图示不回避,认真讲解,这样使学生从心理上对异性生殖器官和受精作用、胎儿的发育不会感到神秘,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了解,那么,一切神秘都将会被打破。
  示例:讲解实录片断
  3.促进了学生对相关生物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学生对性健康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也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如对在校学生进行艾滋病、性病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它们传播的途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从而自觉地抵御性病的侵扰,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这对于我们民族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又如在减数分裂、遗传、胚胎工程等知识的学习中,性健康知识的掌握对这些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应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4.增强了学生的自律意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和性法制观念,减少性罪错的发生。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很快,青少年由于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接受到一些片面的、不科学的性知识,可能会产生不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科特点揭示性冲动产生的原因,教育学生用社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性行为,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性法律常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引导他们学会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能借助法律来保护自己。使学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正视自己,并学会完善自己,自律意识大大增强。
  生物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开展性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我们要“在学生性本能刚刚觉醒之际,就使他们的理智做好了准备(苏霍姆林斯基)。”把它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真正将性健康教育落实在教学中,让我们的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赵仁才.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式教学法探究[J].数理化学习,2012(3).
  [2]刘吉生.强化学科渗透意识,培养学生健康人格[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下旬),2012(5).
  (作者单位 天津市宁河县潘庄中学)
其他文献
青城山保留了四川书法最为兴盛的民国时期大量书迹碑刻.它们大多由川内著名学者书写.这些书迹,一是成为青城山悠久历史与艺术史的见证;二是为研究民国四川书法发展情况提供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通信方式越来越发达。卫星能够将卫星作为中转站,在其电波覆盖范围以内,可以直接完成通信传输,而且通信过程中并不会受到各类地质灾害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卫星
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提升信息传播效率、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的特点,将其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中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降低了网络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有利于提升信息传播的安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底蕴,而我国如今对文化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而博物馆中馆藏的文物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相关部门要重视博物馆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保藏好我国的
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于2008年10月逝世后,台湾一家著名报纸在介绍他的传奇人生时,特别提到他晚年在大陆创业时遭到的一次重大挫折:“王永庆打算到大陆打造石化王国,也就是‘海沧计划’,却被李登辉的‘戒急用忍’政策阻挡。”由于过去缺乏对“海沧计划”的报道,—般人对此不甚了了。  当年王永庆筹划“海沧计划”时,有关领导决定,由解放军总后勤部所属的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负责“海沧计划”的前期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