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节目回到原点、回归初心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u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地方台需要沉下心来,树立文化大情怀,从本土文化根源抓起,做起,打造精品化、专业化的本地文化栏目,让一个个文化元素在节目中开花,让观众找到一种回归,而不是舍本逐末,追求短期效益。
  关键词 文化;原点;初心;地方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6-0094-02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壮大,主流媒体有些慌乱,一块大蛋糕突然被蚕食,怎能心安?调头、融合的词汇掺杂着各种声音扑面而来。电视台、电台、报纸的实力还是非同一般,很快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然而仅仅如此,人们就会回头吗?节目重要的不是如何让大家看,而是如何吸引大家看,各大媒体应该立足自身,用当地文化做支撑,让节目回归原点,回归初心,才可有作为。
  那么什么是原点?什么是初心?
  让很多人意外的是,在2017年开年强势突围的,竟是多年处于边缘化位置的文化类综艺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余温未散,董卿又带着另一档文化类综艺《朗读者》和观众见面。
  作为一档用文字承载情感的节目,《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和佳作美文相结合的方式,用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热爱阅读的董卿说,她经常把自己关在家里朗读,有时,甚至读到泪流满面。而借助《朗读者》,董卿终于有机会把积累在内心多年的表达欲和分享欲全然释放。此节目对于从业20多年的董卿,是职业生涯的又一个新的起点,也是她于浮躁之处回归电视人本心的作品[1]。
  曾经一段时间,荧屏上被制作粗糙、低劣媚俗的节目霸屏。有数据统计,过去的2016年,各省级卫视共超过400档节目上线,数量多达2015年的两倍。地方台资金短缺,机制老化、人才短缺,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如何从这样尴尬的处境中脱离出来,找到自己的定位?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就广义而言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从狭义上说,就是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而我们所说的文化内涵式指文化的载体所反映出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2]。
  地方电视台必须实施本土化对策,挖掘本土文化,提升节目影响,可以利用地域文化差异创作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节目,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1 运用文化元素,做精节目
  文化不是一个旗帜,也不是一个口号。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积累已经成为人类延续生命的魂魄,它告诉我们走向明天的方向。不论战争还是人类思想上的偏离,最终会回到原点,这个原点会告诉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所以地方台的节目需要落地,落地不是大而空的概念,而是凸顯个性元素,拓展有限的节目资源,并做到极致化、精致化和最大化。
  如果一档节目,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舞台效果无法与央视、卫视比的话,那就需要我们在地域特点上做文章,将个性元素做足、做大、做强,这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是说中央台做了个诗词大会,地方台也要效仿,地方台需梳理自己的文化脉络。
  笔者所在的长治是一座历史古城,有神农尝百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数不清的神话传说和故事;有30多个国家级古村落;有上党梆子、上党落子、鼓书和道琴等戏曲文艺;还有彩塑、堆锦、琉璃等独特的技艺。这些形成了个性长治,也是全国的名片,怎么把这些元素放大用好?不光停留在表层的宣传,而是真正地爱上它,去琢磨、去还原,把它运用到节目中,让它去包装我们的思想和记忆。
  2 用人文情怀来包装故事
  再来说《朗读者》,“不是说仅仅停留在朗读动听的字句上。节目的定位是,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朗读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朗读者》给我们很多启发,对于节目而言,文化是一件有品位的外衣,里面包裹的是值得尊重的生命。
  长治电视台应该依托本地浓厚的文化资源丰富荧屏。《走近》节目是一档讲述当地人文的一档专题节目,比如《灌肠》《做缸人》《彩塑的召唤》等片子,用记录的手法讲述百姓身边的故事,不仅生动而且形象、让文化通过人物故事大放异彩,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赢得广大观众的认可。但节目运作一段时间就夭折了,因为它太零散了,形不成一个大的引爆点。当下,古村落已成为地域性的名片,长治国家级仅古村落就有32处,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怀念那些渐行渐远的民俗民风,让古村落活起来,注入当地的人物、美食、传说,让他串起一个大文化。
  3 从普通人身上寻找感动
  长期以来,地方台露脸最多的是领导、企业家、商人,还有各种获奖的先进人物,他们形成广播电视宣传的主流。久而久之,媒体人形成一个习惯,新闻八股文,节目八股文,没有创新。从节目标题上可以看出,比如《企业风采》《党旗飘飘》《工人先锋》《携手慈善》等。无论摄像还是编导都是板着面孔做节目,对人物和故事仅停留在表面,泛泛而谈。
  2010年,作为地方台的长治电视台开辟了《走近》栏目。这是一档民生节目,用记录的手法讲述普通百姓的故事。他们第一次拍摄了鞋匠、盲人、救助站的流浪者还有即将消失的村庄里的村民……这些故事很普通,甚至有些人觉得没有价值,但从片子中,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芒。比如鞋匠,他一无所有,没有父母、亲人,没有房子,金钱,他小腿残疾,而且佝偻,但他像一棵倔强的小草生活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间。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去乞讨时,他说,我要活的有尊严。一个人没有金钱、权力等一些华丽的外表之后,还有什么,恐怕很多人不会去关注生命的尊严。救助站的流浪者去世了,找不到家人,救助站工作人员为他举行告别仪式,他们的回答一样让人感动,为了生命的尊严。节目最终是提升精神世界的一个工具。这档节目在当地引起较大反响,为什么?因为它关注的是寒冷、饥饿和黑暗中底层人物顽强的生命力与他们心中那一抹希望,这个希望是属于大家的、全人类的,它是生命的原点,会让我们心里踏实、温暖。
  在央视的《朗读者》中,来自成都鲜花谷的夫妇周小林和殷洁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全国。而近日上映的纪录电影《我的诗篇》主人公之一陈年喜是一位矿工诗人,他的一首诗写到: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而董卿也说过普通人的故事更容易打动人。
  4 重拳打造地方特色节目
  打开电视,有将近100多个台,你会如何选择?我们发现,当我们到一个地方游玩,很愿意观看当地电视台的节目,特别想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记得一个地方台晋城台拍了一部《俺家住在黄花街》的本土连续剧,该剧以晋城市老街“黄华街”为背景,以主人公杨晋生一家人的生活变化为主线,以小见大,通过电视艺术的手法,反映了晋城建市30年来老百姓生活的变化以及城市的成长变迁。剧情主题积极向上、故事温暖感人,塑造了一批形象鲜活、有血有肉、特点鲜明的晋城人形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是一部接地气的文艺作品。该剧演员全部为晋城市民,拍摄创作团队也由晋城广播电视台人员担任。这部连续剧创下了历史最高收视率,虽然投资800万,但提升了整台的实力。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作为地方台需要沉下心来,树立文化大情怀,从本土文化根源抓起,做起,打造精品化、专业化的本地文化栏目,让一个个文化元素在节目中开花,让观众找到一种回归,而不是舍本逐末,追求短期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长欣.“诗词大会”火了 董卿借“朗读”回归电视人初心[EB/OL].[2017-02-19].http://kb.southcn.com/content/2017-02/19/content_165483713.htm.
  [2]刘豪兴.社会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 灾难新闻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是在紧急状态下对不确定事件做出的无章可循的传播。纵观近几年来的灾难新闻报道,媒体的表现可圈可点,有成功的突破之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渗透,这类的报道呈现各种新的形态。文章就新媒体生态下灾难性报道进行分析,探究“互联网+”环境下,这类报道的突破和发展。  关键词 灾难;灾难新闻报道;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
期刊
摘 要 在“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之际,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营销渠道,将颠覆传统出版业的营销发展。对此,学术界已经做了一定研究,但集中于定性研究,缺乏基于真实数据的深度分析,因此文章以清博指数平台为数据采集源,对2016年6月317个出版业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情况进行监测,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较小,推送信息时机欠佳,并且推送内容千篇一律,竞争格局混乱。鉴于此,笔者建议,
期刊
摘 要 当前中国电视节目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各种不同的节目类型也愈加丰富,其中综艺节目所占的比重日益加大。伴随着综艺节目带来的高收视率,整个综艺节目市场呈现出一种“井喷”的态势,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各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以《朗读者》为代表的提倡“慢”文化的综艺节目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获得不少好评。文章从《朗读者》的成功播出入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阐明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未
期刊
摘 要 以安徽生活广播早间新闻脱口秀节目为例,分析、思考在融媒体环境下,如何通过强化互联网思维、改造节目生产流程、打造适合融媒体传播的节目形态,来实现传统广播节目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媒体融合;新闻脱口秀;节目升级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6-0059-02  安徽生活广播是一个已经开播15年的成熟频率,主打城市人群,关注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的
期刊
杭州电视台少儿频道,浙江杭州 310008  摘 要 杭州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至今已12年,是全国地方少儿频道最早创办的践行者。但由于受约束于地域性的限制、地方台运营模式的差异,非卫视频道的限制,特别是新媒体的冲击,杭州电视台少儿频道与其他地市频道一样,经历了一段阵痛期。以杭州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探讨新时期情景互动式体验邀约活动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并提出几点借鉴意义。  关键词 情景互动式体验邀约活
期刊
摘 要 以第三季《黑镜》第一集“急转直下”作为切入点,论述新媒体社交领域的“社交货币”概念及其重要性,并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网络行为进行分类研究。将互联网商业和营销领域的概念从新媒体传播的角度进行应用诠释,从而反映活动主体在社交网络里进行互动行为的重要意义,希望引起社交活动中每一个参与者的重视和反思。  关键词 社交货币;价值;流通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
期刊
摘 要 一直以来,出版业、教育行业和技术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随着技术快速发展,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教育出版的必然需求。文章以“物联网、3D打印等技术支持下的中小学创客教育课程”出版项目为例,探讨了教育、技术对教育出版跨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跨产业融合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创客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6-0063-02  习
期刊
摘 要 以国航航机杂志《中国之翼》为例,分析国内航机杂志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也将试着思考,在当前平面媒体纷纷转型的大环境下,国内航机杂志要如何保持不败的市场地位,同时突围而出,实现新媒体转型的“华丽转身”。  关键词 航机杂志;渠道;新媒体;全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6-0088-02  近年来,航机杂志这一特殊的杂志类型借着中
期刊
摘 要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传统媒体的转型与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电子红包作为新媒体环境下一种别致的社交媒体广告,可以说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完美体现,尽管目前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只要各方面相互配合使之保持良性的发展,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  关键词 电子红包;新媒体;营销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
期刊
摘 要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更新到web3.0,以微博、微信、手机QQ为代表的自媒体开始逐步改变着受众接受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以公众为主导享有绝对话语权的自媒体时代宣告到来。自媒体又被称为“草根媒体”,任何公民只要具备网络条件都可以在自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或者对某一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且具备匿名性质,因此,自媒体成了社会舆论最先发出的窗口。但与此同时,自媒体作为新兴事物,相关部门对其监管尚且处于起步阶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