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网上科普受热捧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f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家为什么不能搞怪?”在中科院物理所,一群年轻科学家在某网络社区开直播、做实验,短短几个月就成为网红。
  穿越到秦朝能不能发电?往台风眼里扔个原子弹,台风会不会停下来?云朵为什么不会掉在地上?……这些老师不教、爸妈不会,不问又憋得慌的问题,都能在直播中得到解答。难怪有网友称团队是“现代版十万个为什么”。“好奇心是一种既珍贵又脆弱的东西。希望能够保护好它,让大家一直保持求知欲。”这群年轻的科学家如此说道。
  更给力的是,团队能够用最简单的讲解,击破生活中爸妈常信的谣言。比如,XX东西有“荧光”,是有害的吗?科学家给出了解释:“叶绿素本身绿色的,用酒精泡一泡树叶,出来的液体就是绿色,用验钞笔一照,像荧光棒一样发光。叶绿素是最典型的荧光材料,你天天吃菜,你会担心叶绿素有毒吗?”对此,网友纷纷点赞留言:“希望这样的‘网红’能再多一些!”(资料来源:《光明日报》)
  微言大義:“高大上”的科研机构,与轻松娱乐的网络相遇,不仅没有出现冲突,反而形成了寓教于乐的可爱画风,而这种意外实则是一种科普方式的积极探索创新。
  适用话题:换一种方式;保护好奇心;网红……
其他文献
月,柔柔地散发着清辉,平静而和缓地安抚着不安的少年;路灯,寂静地闪烁着温柔,隐约而安定地穿过这无声的夜晚。  昼,有青春的活力,如盎然之春,给人成长;夜有宁静的思索,冷却似秋,予人思考。昼夜之冥然中,我偏爱夜。  寂静的夜中,阑珊灯火时时闪烁,照亮我双颊的泪迹。手中,是几张薄薄的信纸,诉说着深切的牵挂。爸爸豪迈笔尖流出的字迹,化为封封家书,其中那温暖的数字,更是串成一串,栖上眼眸:2005年3月2
花色小径,层层鞋印蔓延到时间的交接点,风信子的歌一路唱到墙角,回首,老家墙上的黑白照片,一切是否依旧?梧桐更兼细雨,我在黄昏凝眸,却只有单纯的色彩映入眼眶,奶奶,你在那边是否安好?  从小,我就好动。我爱用竹竿去惊扰檐下沉睡的燕子,看到雏燕们扑棱棱地飞起,黑色的羽翼闪烁着夺目的光彩;我喜欢忙于蚕床间,拾起那白色的蚕茧,高兴地把玩;我乐于在泠泠溪水间,摸起颗颗蛳螺,让它们变成餐桌上的美味……可,只要
最后的那片薄雪在阳光的照射之下,化作水珠滴落在地,冰封万里的雪河化成怒吼咆哮的大江。它们宣告着冬天结束了,复苏的春天来了。  斜错交纵的雨丝演奏着非凡的曲子,它似乎怕吵醒了大地,总是用细雨滋润着每一寸土地,像母亲呵护初生的婴儿般无微不至。  在细雨的滋润下,田野又冒出了一片稀疏而稚嫩的绿。雨滴落在新生的嫩葉上,滑了下去,光滑的叶面似乎是厌倦了雨,不愿它多作停留。  沙漠根本不在意季节,数千米范围,
偏爱在黄昏写一首小诗,偏爱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故事的影子,把青春拓印进或精彩或伤感的文字里,把生活的柔美与悸动写进诗里,捧在手心里回忆那年花开的样子。感谢梦想,让我品尝到在汗水里浸过的果实是什么滋味;感谢文学,让我看向生活的眼睛多了一份诗情。怀揣着文学的梦,去点燃高举的真理的火炬,去触碰悬在夜空的星辰,在青春里浅唱低吟,编织一个恢弘绚丽的梦中世界。  畅游在自己创造的笔下世界,握一支笔,在一方白纸上尽
2015年10月,美国阿肯色州18岁女子帕特森的父亲不幸因急症突然离世。有很长一段时间,她沉浸在悲苦中不能自拔。  深夜,她总是辗转难眠,父亲的音容笑貌一直在自己眼前浮现,这一次,又被失眠折磨得心烦意乱的她,用手机短信不由自主地敲出了一行行字:“我是您的女儿帕特森,您在那边好吗?”“真的好想您!”……不知不觉,帕特森的心情渐渐平和了些,直到最后发了“晚安”,便沉沉入睡了。  就这样,以后的每一天,
因材施教是自古就受人赞赏的教育方式,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是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拥有精彩人生。在2017年举办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职业技术学校的年轻人取得了15枚金牌的好成绩,宛如一颗颗新星,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世界技能大赛由世界技能组织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竞赛,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职业少年们的成功验证了那句老话——行行出状元。  杨山巍:20
莎翁有言:“即使把我关进一个果壳里,我也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拥有着无限空间的君王。”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异彩纷呈的广阔的精神世界。这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空间,是人类快乐的源泉,无数人在这里汲取喜悦,作为回报,他们将毕生的心血投入其中。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都会惊叹于这一空间的广阔与伟大。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这一空间似乎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音乐与书籍是这一空间的框架。  古时所谓“四艺”
浙江省长兴县吕山中学的校园,每逢夏日,荷叶青青,荷花鲜艳,缕缕荷香,清香悠远。学校因势利导,全力建设“荷文化”品牌学校,提出“人性至善、人情炼达、人品高雅”的育人目标, 以“培育荷韵少年,培養荷雅教师,打造荷香校园”为办学宗旨。  荷韵文学社成立于2010年,旨在提高学员文学素养,培养读写兴趣,开拓人文视野和养育健康心境。创社以来,学员屡屡在全国、省、市和县作文比赛中获奖,社员的文章散见于《作文与
中华礼貌用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等候客人用“恭候”,宾客来到称“光临”。未及欢迎说“失迎”,起身作别称“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请人别送用“留步”。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告辞用“失陪”。请人原谅说“包涵”,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解答用“请教”,盼人指点用“赐教”。欢迎购买说“惠顾”,请人受礼称“笑纳”。请人帮忙说“劳驾”,求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托人
月薪2300元,用一年时间攒下1.1万元,给全校学生买过冬棉鞋,湖北丹江口市大沟林区90后教师杨耀翔,在网上引发关注。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兒童,看到他们大冬天还穿着破旧的单鞋,杨耀翔很痛心,所以暗自下决心攒钱给孩子们买一双棉鞋。为了给学生们惊喜,杨耀翔在课余时间,悄悄统计着学生的鞋码尺寸,并在网上反复浏览、对比鞋的款式与质量。当孩子们收到自己的棉鞋时,高兴得手舞足蹈。杨耀翔说当初选择来到偏远的林区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