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所以传统的体育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设计创新性游戏,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游戏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兴趣,强化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将从趣味性、互動式、生活式三种游戏模式入手,谈谈如何利用创新游戏方式提升体育教学有效性。
  一、趣味性:强化意志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做任何事都兴致满满,但是同时,他们的意志相对薄弱,且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与被动性。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实际体育教学中,设计趣味性的游戏,同时强化学生的意志,减弱他们的依赖心理。
  比如,为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笔者带领学生开展了“蛇形接力”的趣味游戏。开始上课前,笔者先去操场为学生准备了这节课需要的体育设备。在游戏场地设置了10个障碍物,其中每个障碍物间的距离为2.5米。笔者将学生以6人一组进行了分组,分组后给学生陈述了蛇形接力游戏规则,即:6人一组分散站开,每4个障碍物旁站2人,游戏中第一人在游戏开始后避开障碍物蛇形跑到第二个人的位置,两人击掌后第二人接着跑,依此类推,直到6人全部跑完,最终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了解了游戏规则后,笔者给了学生5分钟的时间,要求他们自行讨论本组出场顺序以及注意事项。讨论完后,我们在欢声笑语与加油打气声中开始了游戏。
  开展蛇形接力的趣味游戏,不仅有效强化了学生的体质,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得学生更有耐心与韧性。同时,游戏中通过小组接力的游戏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合作意识。
  二、互动式:学会协作
  在体育活动中,除了要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外,最为重要的还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设置互动式游戏,引导学生互相合作,尽自己最大能力完成体育活动,为本组的最终胜利出一份力。如此,便可在教会学生团队协作的同时,让学生具备体育竞技精神。
  比如,为了使学生学会协作,笔者带领学生开展了“扔沙包”的互动游戏,以此让学生在享受游戏的过程中学会协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始游戏,笔者在游戏前给学生细致讲解了游戏规则。游戏开始前,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两组成员负责扔沙包,一组负责躲避或接住沙包。在游戏过程中,投掷方的两组成员对立而站扔沙包,而躲避方成员则全部站在中间。游戏开始后,由扔沙包组成员开始,若沙包砸到躲避方,则躲避方减一分,若由躲避方接住沙包,则加一分。了解了游戏规则后,学生开始游戏。
  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为了躲避飞来的沙包,躲避方的成员都要在指定区域内及时作出反应,如此,学生便可在投掷或闪躲沙包的过程中,从对手的动作与沙包运动轨迹中快速作出判断与反应。一段时间后,学生不仅享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团队协作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
  三、生活式:理解内涵
  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还能起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但是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导致课堂开展过程中障碍重重。针对这种现象,如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就成了教师着重研究的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要设计生活式的游戏,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使学生在游戏中理解体育活动的内涵。
  比如,为了让学生理解体育的内涵,笔者带领学生开展了“记忆考验”的游戏。学生进行“记忆考验”的游戏,能够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活跃自身的思维,认识并理解体育课开展的目的。游戏开始时,笔者先让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然后随机选定一名学生发言:“我今天早上吃了一个鸡蛋。”然后让学生围成的圈子旋转起来,再由该学生左手边的同学接着发言:“我今天早上吃了一个鸡蛋、两根油条。”圈子继续旋转,之后的学生依次叠加发言内容,直至我喊停。喊停后,大家开始回忆自己发言的内容,一分钟后笔者随机点出一条学生的发言,要求学生指出是谁说的。一轮游戏试玩后,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游戏的规则,于是我们又进行了几组实验。
  开展“记忆考验”游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活动开展的内涵。体育活动不仅是用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活动,更是用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活动。
  总而言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设计趣味性的游戏,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其次,教师还要设计互动式的游戏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最后,教师还要链接生活,设计生活式的游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课的内涵。如此,便可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甘肃省敦煌市南街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而且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集中。教学实践表明,数学教学活动只有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有效学习。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呢?  一、情境创设生活化,促进有效学习  传统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知识。而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把课堂还给
期刊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带动了中国各行各业的跨越式发展。但各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创新转型的问题,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是当前实现行业转型升级的
传统制造业趋向于为顾客提供有形产品或附加简单的服务,随着竞争加剧和顾客需求的变化,以及制造企业对“顾客满意”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不再仅仅只关注有形产品,而是涉
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重要问题,寻求和探索低碳、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成为当务之急。低碳房地产发展,顺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对
煤炭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始终占70%左右,且预测到2050年仍占50%以上,因此,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当前经
经济的发展需要交通作为支撑,高速公路作为主要的运输渠道,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保障作用。伴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不断升高,其对道路安全造成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意识到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性。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方面充分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另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他们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因此老师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前提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已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交友沟通、个人生活展示及消息发布的主要平台。社区发现是社交网络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挖掘社交网络中潜在的社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