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合成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微管的电化学电容行为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sk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低温条件下合成了长约为2-3 μm,外径约为300-400 nm的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微管.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显示,生成的聚苯胺微管管径受樟脑磺酸浓度的影响,高浓度的掺杂剂有利于管状聚苯胺的形成.采用交流阻抗、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技术对不同产物的电化学电容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胺单体与樟脑磺酸的摩尔比为1∶1时所得掺杂态聚苯胺电极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单电极比电容达到522F·g^-1.
其他文献
用延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EXAFS)研究了不同温度对Zn(Ⅱ)-锐钛矿型TiO2吸附产物微观构型和吸附可逆性的影响机制.宏观的吸附-解吸实验表明,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可以用Lang
用荧光光谱和共振光散射光谱对甲硝唑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进行了对比研究,测定了该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探讨了甲硝唑对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和共振光散射猝灭的机理.利用
在碱性介质中,用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Ag(Ⅲ)配离子,即[Ag(HIO6)2]^5-,氧化药物分子愈创甘油醚的动力学及其机理.用质谱鉴定了氧化产物;反应对Ag(Ⅲ)和愈创甘油醚均为一级;在温度
受中国化学会委托,由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承办的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将于2007年7月24日至28日在海滨之城、八闽福地福州市举行。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委员会诚邀
针对吸附势理论描述气体超临界吸附所面临的问题,采用经验方法求取了临界温度以上且较宽的压力范围内氢在微孔沸石上吸附的虚拟饱和蒸汽压和该吸附体系的亲合势系数βij,并通
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作为互连线制备出了单壁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SWCNT FETs),对比研究了用多壁碳纳米管作为互连线和用金属作为互连线的两种情况.结果表明,二者的直流(DC)性
采用XPS和界面张力仅分别测定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膜表面的组成及水在其表面的动态接触角,并用状态逼近方程模型计算了含氟聚合物乳胶膜的表面张力,考察了温度对乳胶膜润
采用自制的相平衡研究装置,测定了RbBr—CH3OH/C2H5OH—H2O和CsBr-CH3OH/C2H5OH—H2O四个三元体系在25、35、45℃三个温度下的平衡溶解度;同时得到了四个三元体系饱和溶液中不同
研究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A)镀铜液中CO3^2-含量对电沉积时阴、阳极过程及镀层的择优取向的影响.通过分析阴、阳极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发现镀液中逐渐加入的CO23-提高了阴极的极化
采用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了具有锐钛矿、板钛矿双晶型的TiO2薄膜.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UV-Vis透光率曲线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手段对所得TiO2溶胶和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