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医学和西医循证医学之关系初探

来源 :养生大世界·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a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中医药大学气功学硕士江西中医药大学海南校友會会长


海南省岭南医学研究院院长小米中医创始人

  中西医是否可以结合?如何结合?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我们认为中西医不仅可以结合,还可以融合。
  中医是辩证医学,西医是循证医学,两者看上去,是矛盾对立的(从中医理论观点看,它们属于阴阳关系)。西医循证中的证据是建立在对既往文献的系统分析基础上的,讲究的是大样本、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是建立在群体水平之上的考察,西医循证强调的是“治病”。而中医辨证则重视个体化治疗、整体思维,干预措施变异性较大,强调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制宜”,重视的是“治人”。可见中医和西医两者的哲学思路不是一个体系,因而不能拿任何一方去衡量、涵盖、指导另外一方。
  貌似阴阳对立的两个事物,如加以灵活运用,不仅可消弭对抗,反而还会收到意外惊喜。正如中医理论所说,阴中有阳或阳中有阴。
  首先,在中医应用中有的部分是可以走循证医学道路的。如:
  1. 临床科研方面:选择同一种“病”的同一种证型(经过辩证后的“证”),应用同一类药物,可以设计出相对科学合理的,具有循证医学特点的临床科研项目。
  2. 药物应用方面:中药西用,这方面国内已有不少研究人员和企业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2016年2月19日,以岭药业公司生产的治感冒抗流感专利中药“连花清瘟胶囊”获批在美国进行二期临床研究。以岭药业董事长吴以岭是中医临床医生,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12月3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田爱平教授获“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资助3300万元,开展黄芩汤首个全球同步研发复方中药的临床研究,该项目现已获美国FDA批准进行Ⅱ期临床试验。
  南京中医药大学经方学院黄煌教授倾心于经方的应用研究,即如何安全有效地应用经方来治疗现代疾病及改善体质。基本以《伤寒论》六经辨证经方制定研究为方向(对症),用西医循证医学来落地研究(治病),近乎把中西医有效地融合。
  其次,西药也可中用。在西药应用中有的部分可运用中医思维,以提高疗效。如有人尝试把一些西药运用中医思维加以归纳。
  1. 地塞米松:退热、定喘很快,但容易伤阴动血,病情反弹,为性温燥之品。
  2. 安乃近:发汗解热迅速,但致汗出不止,腠理失固,动则汗出,为发散猛药。
  3. 民国中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1中记载有名方“石膏阿司匹林汤”,其描述阿司匹林功用为:味酸性凉,最善达表,使内郁之热由表解散。
  自80年代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尽管世界各国先后研制了十几种疫苗和近百种药物,但迄今尚未发现一种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教授所提出的“鸡尾酒”疗法,就是同时使用3—4种药物,利用每一种药物针对艾滋病毒繁殖周期中的不同环节,以达到抑制或杀灭艾滋病毒、治愈艾滋病的目的。自1995年“鸡尾酒”疗法应用于临床后,已有很多患者受益。它可以控制病人体内的艾滋病毒,使病人的免疫系统得以机会修复,恢复功能。这种“复方”模式和中医组方模式相近,如果按照“君臣佐使”2思路把多种艾滋病药物配伍,或许还可提高更多疗效。
  同理,按照这个思路,如果屠呦呦女士提取的抗疟植物药青蒿素,加数味中药变成复方,结合辩证,亦有可能加强疗效,以对抗目前日益加强的疟疾耐药性,或可成为中西医融合的一个成功典范。
  中医是多维度的,西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维度也在不断扩大。但两者之间一定有交叉的地方,即所谓阴阳互根。维度不同的地方是无法融合的,维度交叉的地方则一定可以融合到一起,甚至可能发展成一门新兴学科,如整合医学。整合医学的创始人樊代明系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原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专业技术少将军衔。他指出,整合医学是指从人的整体出发,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修正、调整,使之成为更加符合、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诊疗的新的医学体系。整合医学是一种不仅看“病”,而是更要看“病人”的方法论。
  当然,两种医学如果能导入量子学、全息学等现代前沿学科,就可望融合发展成为量子医学或全息医学。量子医学、全息医学有可能让中医乃至佛学等宗教医学重新绽放出生命之光,成为未来生命科学的核心部分。
  (责任编辑/曾孔)
  *刘真雨:出生旴江医学临川学派五代世家、真雨青蒿邦共享医疗暨鼎点口腔连锁创办人、海口龙华苯酚中医药研究所所长。
  *曾俊峰:非遗项目旴江穴位药疗第五代传人、海南健康促进会专家组成员、中狮联海南管委会健康委员会主席。
  1亦称《衷中参西录》。30卷。书中结合中西医学理论和作者的医疗经验阐发医理,颇多独到见解;并制定若干有效方剂。由山西出版集团,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方剂学术语,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
其他文献
中医学与中药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传统观点认为,中华医药知识是伏羲、神农、黄帝等上古圣人传下来的,如唐代医学家王冰认为中医学是“三圣道——伏羲、神农、黄帝”3。因此,《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早期医学经典均托上古圣人之名。另外,根据伏羲画八卦有了阴阳学说;神农尝百草有了中医的药物学知识;黄帝与天师岐伯问答,始有《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四部中医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