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阐释的不同侧重:“作者意图”与“作者之死”——以《孔乙己》文本解读为例

来源 :小说月刊: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mwjm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作品、读者是文本阐释的三个主要因素,作者在文本阐释过程中的地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争论的焦点。传统文论强调作者的中心地位,肯定“作者意图”在文本阐释中的重要作用,“作者之死”则是对作者中心地位的全面否定,认为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赋予而不是作者,“作者意图”与“作者之死”是文本阐释过程中的不同侧重。需要辩证地看待两种观点,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既要了解“作者意图”,把握正确方向,同时不拘泥于此,多元解读,探寻文本的多元意义。
其他文献
近日,旨在为澳大利亚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一个全国统一框架的《国家中小学教师职业标准》正式公开向公众征询意见,届时,澳大利亚中小学教师将首次根据全国统一的标准进行认证。该标准将教师的职业发展设置为本科生水平教师、熟练教师、娴熟教师和领先教师(leading teachers)四个等级,同时规定了各等级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  该标准的公布迈出了澳大利亚建立统一的教师认证和注册体系的第一步,同时
为了探讨FAP-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胃癌、20例胃良性肿瘤及1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FA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FAP
智库介入政策过程,是为了促使知识在政策制定中的运用。智库介入政策过程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学者将智库介入政策过程的方式划分为自下而上的介入与自上而下的介入。还有学者
史铁生的散文与小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智性、思辨的特质,但是这种思考无不是从生命内在的真实感发出发,因而他的文字具有启迪和疗愈双重效果。本文以史铁生的散文名篇《合
【关键词】 化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2—0117—01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落脚点。教师从内容创新、教法创新、实验创新等多个角度展开讨论,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对教学方法和学法进行选择优化,对实验教学进行改进创新,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创造
LDPC码的短回路极大地影响了其性能,用图的理论来描述LDPC码,从而可以给出所有的回路,以及回路所经过的节点和长度。这种算法非常适合计算机进行搜索。
设计了以C8051FO20单片机作为处理器,通过控制CH375-USB主控芯片实现单片机对存储介质(U盘)数据存储操作的数据采集系统;并介绍了C8051FO20单片机和CH375-USB主控芯片的技术特
白居易诗歌中的名物词多达七百多条,其理据是多方面的,本文沿袭前人专书名物词理据划分标准,将白诗理据归为形象理据、性质理据、联想理据、空间理据、合成理据,共5类,每一类
利用混合定律,对仅适用于均匀直径颗粒体材料的梯度塑性理论进行了修改。对多直径颗粒体材料的剪切带的分析表明,构成岩土材料的各组分尺寸及含量都对剪切带内部的局部塑性剪
指出了已有的几个私有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的共有特征。这些方案遵循了共同的设计思路:某种意义上讲,它们都可以看作消息认证码,而其私钥则是通过著名的Diffie-Hellman协议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