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昨日黄花:二战中的日本航空母舰家族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wug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3月8日一艘排水量为1.35万吨的“近江”号大型舰队补给支援舰悄然出现在日本佐世保海军基地,这是去年以来日本海上自卫队连续制造、部署的第二艘万吨级以上大型军舰。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建造了3艘满载排水量达1.3万的“大隅级两栖战舰据日本媒体报道,该级舰”如果得到英国产的改装零部件,在48小时内就可安装滑跃式飞行甲板从而改装成轻型航母”。除此之外日本政府已经批准建造艘排水量为1.35吨潜在战斗力不亚于轻型航空母舰的直升机驱逐舰更有韩国媒体报道按照日本长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到2015年日本海上自卫队将建造艘4万吨航空母舰这很容易令国际社会特别是东亚国家感到担扰:一个疯狂发展海军的国家在被《和平宪法》束缚半个多世纪后重新对航空母舰产生浓厚兴趣!
  
  


  长期以来,日本都有一种浓厚的航母情结。早在航空母舰刚刚问世时,日本就萌发了成为航母大国的强烈冲动。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造航母的国家,但比英国晚开工两年多的日本急起直追。20世纪20~30年代,日本疯狂地建造航母和巨型战舰,其军舰总吨位居世界第三。
  
  回顾海战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上,航空母舰可说是最受注目的主角。从日本海军以6艘航母为主力偷袭珍珠港开始,历经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瓜达尔卡纳尔争夺战、马里亚纳海战,到莱特湾海战期间日本海军航空母舰的有效战斗力被完全摧毁为止,每次海战都有航母出现。除了瓜达尔卡纳尔争夺战之外,航母战斗力的强弱更是成为了上述海战胜败的关键。甚至在中途岛海战中,双方官兵几乎连对方舰艇是什么样子都没看见,仅凭航母舰载机的出击,就结束了这场被认为是扭转太平洋战局的海战。
  


  诚然,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航空母舰活跃在海战舞台的起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国海军心目中的主力——战列舰,在这场战争中被来自空中的打击搞得灰头土脸,根据《简氏二战战列舰年鉴》记载:二战期间总共有25艘战列舰在交战中被击沉,其中有14艘是被飞机击沉的,这还不包括德国“俾斯麦”号和日本“比睿”号。“俾斯麦”号虽然是毁于英国海军的万炮齐轰,但此前它已遭英国海军舰载机的鱼雷攻击而无法逃脱,这才是致命一击;日本海军的“比睿”号在瓜达尔卡纳尔海战期间自沉,同样也是在遭到美军空袭、舵机受损后才不得不自我了断的。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大量吸收西方文化,在军国主义兴起后,更是醉心于坚船利炮。和各列强海军一样,最初日本海军内部也曾有过航空母舰与战列舰孰轻孰重的激烈争议,但仍从1911年就开始了航空母舰的开发工作。到1945年太平洋战争结束为止,先后建造了29艘航空母月见(其中有4艘已经下水但未完工)。二战初期,日本海军在山本五十六等一班深知海军航空兵重要性的将领的指挥下,几乎横扫大半个太平洋。直到中途岛战役,日本海军在一连串的失误下惨败而归,大批优秀的飞行员和飞机维修人员伴随4艘第一线航空母舰命丧汪洋,从此日本国力的缺陷——物资、人力的不足——纷纷暴露出来。虽然日本倾尽全力赶造和改装各型航空母舰,但在美国一大批新造航空母舰的压迫下,不熟练的飞行员和不足额的舰载机使得日本海军纵有航空母舰,也无法挽回颓势。日本苦心经营了30年的联合舰队,在短短4年多的时间里灰飞烟灭。
  
  谱系索引《华盛顿公约》的产物
  
  在1922年签订的(华盛顿公约)中,限定英、美、日、法、意五国新建造的航空母舰,每艘排水量不能超过23000吨;用战列舰、战列巡洋舰改装的航空母舰,每艘排水量也不得超过33000吨。日本所能拥有航空母舰的总吨位被限制在83000吨以下。当时签约各国为了维护自身的海洋霸权,或多或少地采取了一些阳奉阴违的策略,而处心积虑的日本军阀更是使出一切手段来规避条约的限制。日本联合舰队在二战期间拥有的大量经过改装或改造的航空母舰便是这些伎俩下的产物。
  
  


  参加太平洋战争的日本航空母舰,按建造过程大致可分为正规航空母舰、改造航空母舰和改装航空母舰三类。其中,正规航窆母舰一开始就按照标准航母设计建造的,如“翔鹤”级;改造航空母舰是指原本其他舰种的军舰,在施工阶段改变原设计,而以航母的姿态出现在联合舰队序列中,如“赤城” 级;改装航空母舰则是指将一些服役中或已经完工的战列舰、巡洋舰乃至征用的商船,拆除部分原有结构,增设飞行甲板和操作舰载机设备而成的航空母舰。
  


  日本海军在条约的限制下,采取了一些可迅速增加航空母舰数量的方法。其中所谓的“航母预备舰”就足在部分军舰的设计中,事先就考虑了未来可能改装成航空母舰的需求,以利于日后的改装工作。另外,日本军方还以投资方式参与商船的设计建造,战时大量征用这些商船,进行改装服役以增强其航母力量。
  由于曰本航空母舰的建造受到(华盛顿公约》的限制,而且在早期不像战列舰那样受重视、有计划,因此其谱系相当混乱,只是在命名方面有大致规律可循。在早期,日本的航空母舰都是以特殊的飞禽为名,其中正规航空母舰的舰名中有“龙”或“鹤”字,如“飞龙”、“翔鹤”等;由其他军舰改造而成的航空母舰的舰名中均有“凤”字,如“祥凤”、“瑞凤”、“龙凤”等(但“赤城”号和“加贺”号例外,它们直接沿用了原来战列舰的舰名);由民间船只改造成的航空母舰的舰名中则有”鹰”字,如“大鹰”、“云鹰”、“冲鹰”等。在1943年以后,日本航空母舰的命名方式又有变动,改用日本历史上的诸侯国名或者川名来命名:其中排水量25000吨以上的用国名命名,15000~25000吨级的以山名命名,如“天城”、“葛城”、“笠置”等。从命名方式上可以看出,日本海军对航空母舰的认同是从早期的存疑到后期的重视——在初期的命名方式中,每个舰名的词尾鄙有一个共同的字,类似于日本海军驱逐舰的命名方式;但到了后期所采用的山名和古国名,则明显是战列舰所惯用的命名方式,而战列舰一向是日本人最看中的主力舰。
  
  “凤翔”号:日本航空母舰的元老和试验舰
  
  它是日本海军航空母舰中的元老。在该舰动工兴建之前,日本曾改装过一艘运输船“若宫丸”号,以进行水上飞机的搭载试验。而“凤翔”号在建造之初被归为“特务舰”,后来才自成一类,成为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1921年10月在浅野造船厂动工,1922年10月下水、12月完工。测试排水量9494吨,航速25节,有4门140毫米炮、2门80毫米高射炮,官兵550人。
  
  由于在建造“凤翔”号之前,日本海军没有建造专门航空母舰的经验,许多设计仍在摸索阶段,所以该舰也算是日本航空母舰的试验舰。在原设计中,其前段起飞甲板向下倾斜5°,为的是利于飞机起飞加速;右舷的3根烟囱在飞机起飞时可由垂直转为水平:舰岛前方有专供水上飞机回收使用的起重机等。到1923年,“凤翔”号才一一改正了这些错误设计:前端飞行甲板改平,拆除舰岛,舰桥改在飞行甲板下面。
  在1932年2月5日入侵中国上海的作战中,“凤翔”号所属的13式舰载攻击机首次与中国战机交锋并取得胜利,这是日本海军首次以舰载机击落对手的空战。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凤翔”号再度出没在中国青岛外海,而后从事训练任务。中途岛战役时,“凤翔”号负责主力部队的反潜警戒任务,搭载了6架飞机,未直接参加第一线战斗。1944年,为了搭载新式战机,”凤翔”号的飞行甲板被加长到160.8米。由于改装后的飞行甲板长度超出月见长太多,使得航母的耐 波性降低,无法在远洋活动。但“凤翔”号也因祸得福,由于活动减少而得以躲过美军铺天盖地的攻击,存活到日本战败后,于1946年9月被解体。
  
  “赤城”号:山本十六曾任舰长的名舰
  
  “赤城”号原本是“天城”级战列巡洋舰中的一艘。“天城”级是日本海军“八·八舰队”计划的产物,预定要建造“天城”号和“赤城”号两艘。“赤城”号于1920年12月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动工建造,到了1921年,受《华盛顿公约》的影响,建造中的“天城”级面临停工解体的命运。日本海军在经过一番考虑后,决定将两艘“天城”级战列巡洋舰改建成航字母舰。1923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震坏了放在船台上的“天城”号龙骨,最后只有“赤城”号以航空母舰的姿态面世。由于日本当时只有小型航母“凤翔”号的建造经验,因此在设计这艘排水量比“凤翔”号大近3倍的航空母舰时,煞费了苦心。
  
  “赤城”号在1923年11月重新开工,1925年4月下水,1927年3月完工。其三层甲板设计相当特殊:最上层为飞机降落甲板;第二层甲板上有舰桥及2门双联装203毫米口径主炮,故称为“炮塔甲板”;第三层为飞机起飞甲板,长56.7米,可搭载60架战机(16架战斗机、16架侦察机及28架攻击机)。测试排水量34364吨,航速31节。
  1938年,“赤城”号进行了一次大改装,拆除原来的炮塔甲板和起飞甲板,将最上层甲板延长变成飞行甲板,舰载机数量增加到91架(96式战斗机16架、96式攻击机51架、96式俯冲轰炸机24架),运送飞机的升降机也由2座增加到3座,飞行甲板左舷增设舰岛。测试排水量增为41300吨,航速31.2节。
  


  “赤城”号是日本海军的名舰之一。在1928~1929年,日本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曾担任该舰舰长;偷袭珍珠港时,该舰也作为机动部队的旗舰;其后,”赤城”号还参加了爪哇海大战和中途岛战役。在中途岛海战中,“赤城”号被美军俯冲轰炸机投下的2枚炸弹命中引起火灾,大火殃及弹药库,连锁爆炸迫使“赤城”号船员不得不弃船,最后日本用自己的“野分”号驱逐舰发射鱼雷将其击沉。
  
  “加贺”号:关东大地震使它得以顶替上岗
  
  


  “加贺”号和“赤城”号虽然不是姊妹舰,但2艘航母从诞生到覆灭的命运却惊人的相似。属于“土佐”级的“加贺”号,其原始设计也是战列舰,同样也是“八·八舰队”计划的产物。正当它受到《华盛顿公约》的影响而准备解体时,关东大地震报销掉了“天城”号,“加贺”号得以被改造成一艘航母来顶替。
  
  “加贺”号于1920年在川崎神户造船厂动工,次年11月下水,1923年11月开始航母改造工程,1928年3月完工。其外观与“赤城”号类似,同样是三层式甲板,排水量33693吨,航速27.5节,可搭载60架飞机。
  1934年,“加贺”号也进行了大改装,于一年后完工。主要是延长飞行甲板,使舰载机的数量增加达到90架(15架90式战斗机、45架89式攻击机及30架94式俯冲轰炸机),航速增大至28.3节,排水量增加到42541吨,续航力得到提高。
  “加贺”号一直与“赤城”号搭配编为日本海军第1航空战队,曾参与侵华战争的所有大规模军事行动;偷袭珍珠港时战果颇丰,在进军南洋的过程中也出力颇多。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时,受到美军俯;中轰炸机的袭击被命中3枚炸弹而引起火灾,数小时后沉没。成军13年的第1航空战队至此全军覆没。
  
  “龙骧”号:日本海军后续小型航空母舰的典范
  
  在1924年的日本舰艇补充计划中,准备建造1艘27000吨和3艘10000吨的航空母舰。1925年,为了取代老旧的“若宫丸”号水上飞机母舰,有了建造“龙骧”号的腹案,后来又从水上飞机母舰变更到航空航空母舰。
  
  


  “龙骧”号最初计划的排水量为9800吨,使用“青叶”级重巡洋舰的舰体,航速30节,搭载约24架飞机。1924年11月,“龙骧”号在横滨三菱造船厂动工,1931年4月下水后拖曳到横须贺进行舾装工作。此时军方要求舰载机数量增加到36架,厂方不得不更新设计,增加一层机库,以至干舷高度降低、耐波性变差。1933年5月完工时,测试排水量12732吨、66000马力、航速29节、续航力10000海里(14节),搭载飞机48架、官兵924人。
  “龙骧”号的外形成为以后日本小型航母的典范:全通式飞行甲板、无舰岛、露天式舰艏甲板,舰桥位于飞行甲板最前端的正下方。但1935年9月发生了一起日本海军史上著名的“第4舰队事件”:“龙嚷”号在演习过程中遭遇台风,由于干舷太低导致舰桥被海浪冲毁。这次事件对日本舰艇设计影响深远。事后,“龙骧”号再度进坞改造,除了重新设计改善了耐波性的舰桥外,新加了一层甲板以提高干舷高度。改造后的排水量达到12575吨,航速却降低到28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龙骧”号搭载有18架96式战斗机和12架97式攻击机。它与航母“祥凤”号、征用商船“春日丸”号编成第4航空战队,曾参与入侵菲律宾和进攻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支援行动。偷袭珍珠港时,“龙骧”号负责进攻阿留申群岛的作战。第二次所罗门海战时,“龙骧”号搭载有24架“零”式战斗机、9架97式攻击机,在一次运输船队护航行动中遭到美军航母舰载机的攻击而沉没。
  
  “苍龙”号:第一艘真正按航母标准建造的航母
  
  “苍龙”号是日本第一艘真正按照航母标准设计建造的航母,在此之前的航母多半是由其他军舰改造而成的。“苍龙”号的建造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根据《华盛顿公约》的规定,当时日本还可建造总吨位21000吨的航空母舰,因而最初设计了2艘各10500口屯的航空母舰。但海军方面却要求在10500吨的航母上安装5门203毫米炮、20门127毫米高射炮及100架飞机,这对万吨级航母而言简直是无理的要求。进入预算审核阶段后,这些要求有所减少,航母的自卫武器数量减少到5门155毫米炮、16门127毫米炮。
  
  1934年,日本海军发生了著名的“友鹤事件”:第21水雷战队的2艘水雷舰在旗舰“龙田”号轻巡洋舰的率领下在日本外海进行夜间训练,返航时海上风速达到15~20米/秒、浪高3~4米,造成“友鹤”号水雷舰倾覆,约100名官兵丧生。事后检讨,导致“友鹤”号倾覆的原因是舰体重心过高,而且几乎所有的日本军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个通病。这主要是因为在《华盛顿公约》的限制下,为了尽可能提高单舰战斗力而盲目在舰艇上堆砌过多的武器所致。这次事件和前面提及的“第4舰队事件”对日本后来的舰艇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军方 对“苍龙”号的设计要求也变得合理一些。
  “苍龙”号子1934年11月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动工,1935年12月下水,1937年2月完工,测试排水量18800吨、152000马力、航速34.5节、续航力7680海里(18节以下),可搭载飞机72架、官兵1000人。
  该舰服役后与“飞龙”号一同编入第2航空战队,搭载57架飞机(21架“零”式战斗机、18架97式攻击机、18架99式俯冲轰炸机),曾支援日军在中国大陆和南洋方向的侵略行动,并且是偷袭珍珠港的主角之一。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是“苍龙”号战斗生涯的最后一幕。该舰在美国航母“约克城”号和“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的打击下沉入海底,舰上1103名官兵中只有385人生还。
  
  


  “飞龙”号:鱼雷“自我了数年”水兵得以逃生
  
  “飞龙”号是“苍龙”级的2号舰,于1936年7月在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动工,1937年11月下水,1939年7月完工。测试排水量20165吨、航速34.6节、续航力7670海里(18节以下),可搭载飞机72架、官兵1101人。
  
  


  该舰在外观上的最大特征是舰岛位于左舷中央(航母的舰岛一般安排在右舷前端1/3处),以便为舰载机提供较长的起飞跑道。舰岛从右舷改在左舷,是因为右舷中央的位置是在烟囱的后方,而烟囱的排烟会影响航行操作、干扰飞机的降落。采用这种设计的还有改造后的“赤城”号。
  “飞龙”号服役后一直随“苍龙”号同进退。在中途岛战役期间,该舰在“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横遭惨祸时躲过一劫,随后在第2航空战队指挥官山口闻多少将的指挥下,出动舰载机对美国航母“约克城”号实施了连续两波次的攻击,使其受到重创。不料在“苍龙”号遭袭6小时后,美机再度光临“飞龙”号上空。该舰被4枚炸弹命中舰桥右侧前方的飞行甲板,前殴升降机整个被炸飞到舰桥上并引发火灾。6月36日夜零时15分宣布弃船,包括山口闻多在内的416名官兵丧生。值得一提的是,当曰本驱逐舰“卷云”号奉命向“飞龙”号发射2枚鱼雷离去后,被困在“飞龙”号舱底轮机室的70名日本水兵竟从鱼雷命中爆炸后的缺口处奇迹般地逃生,在海上漂泊15天后有34人被美舰营救。
  1942年6月4~6日三天之内,日本海军一下子损失了4艘一线航母及其所搭载的332架飞机和飞行员。从这时起,日本海军开始从进攻转入防御,直到1945年败亡为止。
  
  “翔鹤”级:鼎盛时期的宠儿、偷袭珍珠港的干将
  
  “翔鹤”级航空母舰包括“翔鹤”号和“瑞鹤”号。1936年,日本单方面退出伦敦裁军会议,从此海军的造舰工程便如脱缰野马一般全力扩张。“翔鹤”级航空母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翔鹤”号于1937年12月在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动工,1939年6月下水,1941年8月完工。而“瑞鹤”号则于1938年5月由川崎神户造船厂承造,1939年11月下水,1941年9月完工。测试排水量29800吨,可搭载飞机84架、官兵1660人。这两艘航母均属于第1航空舰队的第5航空战队,它们服役于日本海军的鼎盛时期,先后参加了偷袭珍珠港、东南亚和印度洋方向的作战。
  


  “翔鹤”号在珊瑚海海战中因甲板中弹而无法起降飞机,之后回到吴港大修,第5航空战队因此避开了中途岛战役,免去了覆灭的命运。等到第三次所罗门海战时,该级舰成为日本惟一的主力航母,但由于缺少熟练的飞行员,舰载机损失惨重。在1942年10月的南太平洋海战中,“翔鹤”号再度受损,不得不回到横须贺大修。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海战中,第5航空战队再度出击。19日,“翔鹤”号遭到美军潜艇“青花鱼”号发射的4条鱼雷的攻击,导致弹药库爆炸,1263名官兵与舰同沉。
  


  马里亚纳海战中,“瑞鹤”号被一枚炸弹命中,随后回吴港进干船坞大修。1944年10月20日,“瑞鹤”号投入莱特湾大海战,担任日军北方部队的旗舰。25日,“瑞鹤”号遭到美军月见载机的猛烈攻击,被命中鱼雷和炸弹各7枚,在恩加侣角沉没,1700名官兵中只有970人获救。
  
  “祥凤”级:名为潜艇支援母舰、实为航母预备舰
  
  “祥凤”级航空母舰包括“祥凤”号和“瑞凤”号,前身分别是潜艇支援母舰“剑崎”号和“高崎”号,在设计之初已被列为“航母预备舰”。“高崎”号在1939年下水后立即进行航母的改造工作,于1940年2月完工,并更名为“瑞凤”号。“剑崎”号于1939年1月比“高崎”号早下水,但服役到1941年1月才进行改造工作,同年12月完工,更名为“祥凤”号。
  
  


  由于是“航母预备舰”,“剑崎”号在充当潜艇支援母舰时就已设置了飞机机库和升降机,最上层甲板除了烟囱、桅杆和小得不成比例的舰桥外,几乎空无一物。改造后的“祥凤”号排水量达13100吨,航速28节,续航力7800海里(18节时),舰上可搭载6架“零”式战斗机、12架97式攻击机及10架99式俯冲轰炸机,合计28架,官兵785人。
  “祥凤”号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击是在珊瑚海海战中。在战斗期间,“祥凤”号遭到美机密集攻击而被命中了7条鱼雷和13枚炸弹,1942年5月7日沉没,足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航母。“瑞凤”号则在1944年10月于恩加诺角遭到美机轰炸,命中2条鱼雷和2枚炸弹后沉没。
  
  “龙凤”号:甲板上设置一根烟囱以掩人耳目
  
  “龙凤”号的前自足潜艇支援母舰“大鲸”号,1933年8月在横须贺开工建造,1934年3月完工,排水量13048吨。它也被列为“航母预备舰”,所以舱内没有安排太多设施;外观上与“剑崎”号相似,最上层甲板平坦且没有主要建筑物,只有为了迷惑西方军事观察家而设置的一根大而不当的烟囱。
  
  “大鲸”号曾担任第6舰队第1及第2潜水战队的旗舰。1941年底,“大鲸”号开始进行航空母舰的改造工作,1942年11月完工,更名为“龙凤”号。排水量15300吨,航速26.5节,续航力8000海里(18节时),官兵989人。“龙凤”号可搭载21架战斗机和9架攻击机。
  “龙凤”号曾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轻微受损后回到日本。其后为搭载新式战机而将飞行甲板延长了15米。1945年3月19日,“龙凤”号停泊在吴港时遭空袭而丧失动力,后被充作浮动防空炮台使用,直到日本战败。战后,“龙凤”号被用于运送海外日本战俘和侨民回国,最后在1946年4月解体。
  
  “大鹰”级:只能用于训练及飞机运输任务
  
  “大鹰”级航空母舰包括“大鹰”号、“云鹰”号和“冲鹰”号。 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前,就有资助民间航运公司建造大型邮轮的计划,以备有朝一日征用这些邮轮改造为航空母舰。
  
  


  1937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上述计划,凡是排水量在6000吨以上、航速在19节以上的客轮、邮轮、货轮,政府均会在建造之中予以“奖助金”。1940年,日本海军急速扩充时,三菱长崎厂的“春日丸”号邮轮即被日本军方征用,当时该船的建造工程已经完成约30%。1941年5月,该舰转移到佐世保海军造船厂改造,于同年9月完工编入第5航空战队,稍后改编入第4航空战队。测试排水量为20000吨、航速21.1节、续航力8500海里(18节时),飞行甲板长172米、宽23.5米,官兵747名。
  由于它是用商船改装的航空母舰,所以在性能上远不及正规航空母舰。完工后从未作为航空母舟见使用,多半用于训练及飞机运输任务,只能算是飞机运输舰。1942年中途岛战役后,日本联合舰队第一线航空母舰损失惨重,因此“春日丸”号在1942年8月被更名为“大鹰”号,正式编入日本航空母舰行列之中。“春日丸”号的姊妹舰还有“八幡丸”号和“新田丸”号两艘。“八幡丸”号在偷袭珍珠港前夕被军方征用,1942年初开始改造,同年5月完工,更名为“云鹰”号。“新田丸”号的改造工作也于同年11月完工,更名为“冲鹰”号。
  上述3舰的航速离正规航空母舰甚远,只能为运输船队警戒、护航或充当运输飞机平台,均未参力口较著名的战役。“大鹰”号于1944年8月18日在吕宋岛西北方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云鹰”号于1944年9月11日在东沙岛以东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而“冲鹰”号则在1943年12月4日在日本八丈岛以东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
  
  “隼鹰”级:整体性能不亚于正规航空母舰
  
  “隼鹰”级航空母舰包括“隼鹰”号和“飞鹰”号,它们的服役背景与“大鹰”级类似。为应付1940年乐京奥运会,日本邮政省决定建造2艘大型豪华邮轮。曰本军方愿意提供60%的补助经费,但要求这2艘邮轮必须达到船长210米、宽25米以上的规格,而且航速要在24节以上,排水量在26500~270000屯之间,并且可在3个月之内改装为航空母舰。
  
  


  第1艘下水的“僵原丸”号于1939年3月在三菱长崎厂开工,第2艘“出云丸”号则于同年搁月30曰在川崎神户造船厂动工。1940年10月,邮轮的建造工作尚未完成,即被决定改造成航空母舰并由军方收购。“隼鹰”级的改造工程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僵原丸”号在1942年5月初完工,7月中旬更名为“隼鹰”号;“出云丸”号则在同年7月底完工,命名为“飞鹰”号。测试排水量均为27500吨,水线长215.3米、宽126.7米,飞行甲板长210.3米、宽27.3米,航速25.5节,续航力12251海里(18节时),可搭载飞机53架、官兵1187名。
  “隼鹰”级的舰岛设计新颖,烟囱与舰岛合并向外倾斜26”以减少排烟造成的干扰。日本采用这种设计的航空母舰还有“大凤”号和“信浓”号。虽然该级舰由邮轮改造而来,内部有许多木制装潢隔间必须予以拆除以防火灾发生,但整体性能却足以与正规航空母舰“飞龙”号相抗衡,这一点颇寺人意外。
  “隼鹰”号在1942年7月与“飞腾”号一同被编入第3舰队第2航空战队。在中途岛战役结束一个月后,由于日本海军舰载航空兵严重不足,它们由二线预备部队调整到第一线作战;10月份参加了所罗门群岛海战和瓜达尔卡纳尔海战,攻击了美军“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美军进攻塞班岛时,它们也有出击的记录。
  1944年6月20日,在马里亚纳海战中,“飞鹰”号在舰载机倾巢而出后,被美军月见载机趁虚而入命中1条鱼雷,鱼雷爆炸后破坏了航空燃料库,挥发后的油气弥漫在舰艇内部。2个小时后油气被引爆,随后产生了一场无法控制的大火,强烈的爆炸使舰上官兵误认为该舰又被一条鱼雷击中。“飞鹰”号在爆炸后不久便倾覆沉没。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海战中,有3艘日本航空母舰都是被鱼雷攻击后因油气引爆而沉没的。
  在同一天里,“隼鹰”号也被2枚炸弹命中,但损伤不重。它在修复后一直担任训练和飞机运输的任务,未参力口针对莱特湾美军舰队的作战,因此免去了被美军穷追猛打的命运。1944年12月9曰,“隼鹰”号被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命中而严重受损。但由于中雷时弹药库和燃料库鄙是空的,因此幸运地没有步姊妹舰的后尘而发生爆炸。修理完后的“隼鹰”号一直停泊在佐世保港,战后于1946年6月解体。
  
  “神鹰”号:由德国商船改装的飞机运输舰
  
  “神鹰”号也是一艘由商船改装而成的航空母舰。但比较特别的是,它的前身是一艘德国商船“沙恩霍斯特”号。该船于1935年在德国不莱梅建造,属于德国洛镕航运公司远东航线的定期邮轮,排水量18184吨。在一次定期航程停泊于日本时碰上欧洲战争爆发,因为大西洋的制海权掌握在英国手里而无法回国,只好滞留在神户。
  1942年被日本车方收购,同年9月进行航空母舰改装。由于该船的原厂材料难以获得,所以改装工作进展缓慢,一直到1944年春季才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完成。测试排水量20900吨,水线长189.36米、宽25.6米,航速21.4节,26000马力,续航力8000海里(18节时),飞行甲板长180米、宽24.5米,官兵834人。
  从航速上可以看出,该舰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一艘飞机运输舰。它于1944年7月编入第1海上护卫队,担任船队的护航任务。1944年11月17日,在一次从曰本到新加坡的护航任务中,在黄海济州岛以西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结束了短短5个半月的航母生涯。
  
  “海鹰”号:从客轮、袖珍航母到训练靶船
  
  “海鹰”号的前身是属于日本大阪航运公司的“阿根廷丸”号客轮。1939年5月在三菱长崎厂完工,也是日本大型商船“奖助金”支持下的产物。原先排水量12577吨,16500马力,航速21.48节,司搭载旅客901人。中途岛战役后,1942年12月由三菱长崎厂进行改装,次年11月完工,更名为“海鹰”号。“海鹰”号排水量16700吨,水线长159.59米、宽21.9米,飞行甲板长160米、宽23米,是“鹰”字号航空母舰中最袖珍的一款。由于换装了“阳炎”级驱逐舰的52000马力主机,航速增大到23节,续航力7000海里(18节时),可载官兵587人。该船航速太慢,只从事船队护航、运送飞机等后勤任务,未投入到一线作战。
  1945年3月19日,“海鹰”号在吴军港外海遭美军空袭受损,被拖回濑户内海的别府湾作为训练用的靶 船。同年7月24日在别府湾遭英国海军航空兵攻击后,搁浅直至战争结束,1946年9月解体。
  
  “大凤”号:油气“闷炸”使之魂归大海
  
  这是日本海军最后一艘大型的正宗航空母舰。当时日本海军急需扩充航母力量,以对抗太平洋上的美国海军力量。日本海军认为,美国已拥有5艘大型航母井还将建造2艘,曰本则只有6艘一线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瑞鹤”),所以要再建造一艘“大凤”号与之抗衡。该舰由川崎重工承造,于1939年预算通过后即着手设计,1941年完工。
  
  


  该舰在设计中吸收了从实战中获得的经验教训,但也产生了新的问题。例如,考虑到飞机出动后对空防御能力薄弱,因此强调加强防护装甲,由手装甲的重量增刀口而只好减少飞机的搭载数量;原设计的排水量是33800吨,但为了增加消防设备和高射机枪座而增力口到34200吨;又因为飞行甲板的装甲加厚、重量增加而导致舰体重心提高,又不得不拆除一层停机库,却因此降低了干舷的高度,所以采用舰艏与飞行甲板合并的封闭式舰艏。这在日本航空母舰设计上是空前的。
  舰载机合计61架,包括19架”烈风”式战斗机、6架“彩云”式侦察机、36架“流星”式攻击机。由于机库已经满载,有13架必须露天停放在飞行甲板上。该舰航速为33.3节,160000马力,续航力10000海里(18节时),测试排水量34200吨,水线长253米、宽27.5米,飞行甲板长257.5米、宽30米,官兵1751人。
  “大凤”号于1943年4月下水,194中年3月完工,配属在第1机动舰队第1航空战队,与“翔鹤”号、“瑞鹤”号三足鼎立。第1机动舰队共有航母9艘、飞机450架。当时“大凤”号上搭载有27架“零”式战斗机、18架“天山”攻击机、27架“彗星”及99式俯冲轰炸机、3架侦察机,合计75架。
  1944年6月,“大凤”号第一次出击,19日出现在马里亚纳海战中,发出第一波飞机后即被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命中舰岛下方,导致航空燃料库龟裂,挥发的油气充满整个停机库,不得不暂停第二波飞机的起飞作业,用运送飞机的升降机搬运木材以填补燃料库的裂缝。中弹5小时后,“大凤”号上的损管人员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启动舰上的通风系统以排除弥漫在舰内的油气,结果电力系统产生的火花瞬间引燃了油气,爆炸的冲击波无法炸穿两舷和飞行甲板的装甲,而是在舰内部造成”闷炸”。惊人的爆炸摧毁了舰内所有较薄弱的结构,但“大凤”号仍在海面上漂浮了1个多小时才沉没。该舰由于“闷炸”而使人员伤亡惨重,阵亡官兵在1000人以上。
  日本在损失“大凤”号后立即改善所有航空母舰的通风设备,但“大凤”号的沉没对战斗力和士气的打击却永远无法弥补。“大凤”号从完工到沉没,只有短短的3个月零12天!
  
  “信浓”号:首次出航不到20小时就被压迫击沉
  
  该舰原本是“大和”级超级战列舰的第3艘,1940年5月动工;但在横须贺造船厂施工过程中,因中途岛战役航母损失惨重而半路改建成航空母舰。1944年11月9日完工。
  
  


  由于“信浓”号的舰体有战列舰装甲,所以曰本海军原本打算拿它作为航空母舰的海上物资补给母舰,用手携带航空战队所需的炸弹和鱼雷。为了防止“大凤”号的悲剧重演,该舰采用通风能力较好的开放式机库设计。“信浓”号本身搭载的飞机并不准备用于担任攻击任务,而只是用于自身的护卫,所以飞机搭载数量并不多。虽然测试排水量达到68059吨,飞行甲板长256米、宽40米(是二战期间飞行甲板最宽的航母),却只计划搭载38架“烈风”式战斗机、18架“流星”式攻击机、9架“彩云”式侦察机,合计65架;而后又改为20架战斗机、27架俯冲轰炸机,合计47架。
  “信浓”号水线长256米、宽36.3米,航速27节,150000马力,续航力10000海里(18节时),官兵2400人。该舰原计划在1944年12月完工,但因1944年横须贺船厂接到太多的军舰修复工程,致使其建造工作中断了3个月之久。日本军方又不断施加压力,希望“信浓”号能在10月中旬投入战斗,造船厂不得不日夜赶工并简化建造流程,终于在1944年11月19日勉强交船。这时,东京已经处于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B-29战略轰炸机的威胁之下,子是海军决定将“信浓”号转移到濑户内海的吴港海军造船厂完成细部舾装等收尾工作。11月28日,“信浓”号起航,在濑户内海进行它的处女航行,随船官兵和造船厂工人总计1900人。不料在28日夜21时左右,“信浓”号被美军潜艇”射水鱼”号发现,29日凌晨遭攻击井被4条鱼雷命中。虽然在设计上“信浓”号可以承受20条以上鱼雷的攻击,但由于抽水泵尚未安装,水密隔舱的工程也未完成,加上舰上人员未经训练,“信浓”号在中雷2个半小时后,因锅炉进水而导致全舰动力尽失,5个小时后倾覆沉没。
  “信浓”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吨位最大的航空母舰,日本人花了4年半时间来建造它,可在第一次出航不到20个小时内即被击沉。
  
  “千岁”级:曾是袖珍潜艇和水上飞机的母舰
  
  该级舰包括“千岁”号和“千代田”号,前身是水上飞机母舰。最初设计是作为一种排水量仅46吨袖珍特攻潜艇的母舰,在平时充当水上飞机母舰和高速油弹补给船,并可作为航母预备舰。
  
  “千岁”号于1934年11月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开工,1936年11月下水,1938年7月完工。而“千代田”号则于1936年12月动工,1937年11月下水,1938年12月完工。在水上飞机母舰时代,两舰曾活跃在中国大陆沿海。中途岛战役后,决定“千岁”号和“千代田”号迅速改装成航空母舰,分别在1942年11月和1943年2月进入佐世保和横须贺造船厂开始改装。
  “干岁”号于1943年8月完工,“千代田”号则于同年12月完工。测试排水量为13600吨,飞行甲板长180米、宽23米,其余性能大体照旧,可搭戴战斗机21架、攻击机9架,合计30架。但因机库空间不足,有7架战斗机必须露天停放在飞行甲板上。
  “千岁”号完工后被编八第3舰队第50航空战队,从事输送飞机和船队护航任务,而“千代田”号则编入第12航空月见队第51航空战队。1944年2月,两舰同时被改编入第3舰队第3航空战队,6月份参加马里亚纳海战,“千代田”号曾中弹受伤回到吴港修理。当年10月,两月见都投入到针对美军的“捷一”号作战行动中。“千岁”号在恩加诣角被美军俯冲轰炸机投弹命中,在10月25日上午沉没;“千代田”号则在当天下午遭到美军 巡洋舰的炮击而中弹沉没。
  
  “云龙”级:日本最后一批中型正规航空母舰
  
  “云龙”级航空母舰包括“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笠置”号、“阿苏”号和“生驹”号,是日本海军继“大凤”号之后在1942年着手设计的最后一批中型正规航空母舰。原来打算仅建造1艘,并以“飞龙”号航母的设计作为腹案。中途岛战役后,日本海军对航空母舰的需求更加急迫,“云龙”号便于2个月后(1942年8月)在横须贺开工,1943年9月下水,1944年8月完工。测试排水量20450吨,水线长223米、宽22米,152000马力,航速34节,续航力8000海里(18节时),飞行甲板长216.9米、宽27米。计划搭载战斗机20架、侦察机6架、俯冲轰炸机27架,合计53架,官兵1556人。
  
  


  该级舰的设计针对“飞龙”号的缺点加以修正,舰岛又改回右烟囱前,并强化舰艇内部的消防设施,舰内涂有不可燃油漆,加装通风装置,并采用双舵配置以减少舰艇转弯半径。
  “云龙”号完工后恰逢马里亚纳海战结束不久,曰本航母的舰载机损失殆尽。虽然它与“天城”号同被编入第1航空战队,但根本没有配属可供战斗的飞机,只能从事训练任务。到1944年12月,菲律宾战局急转直下,“云龙”号便被指派进行紧急运输任务,于12月18日从吴港出发,运送“樱花”特攻队及陆军部队到马尼拉。19日在东海航行时被美军潜艇发现并遭到攻击,由于命中“云龙”号的2条鱼雷引爆了该舰的前弹药库和航空燃料库,在一阵剧烈的爆炸声中,“云龙”号很快沉八海底,舰上官兵1240人悉数毙命。
  至于“云龙”级的其他姊妹舰则是在“云龙”号之后追加建造的。开始计划建造6艘,实际动工的只有5艘,最后1艘“鞍马”号还在图纸作业阶段时战争就结束了。实际动工的5艘中,完工的只有“天城”号和“葛城”号。”天城”号子1944年8月在三菱长崎厂完工,编入第1航空战队,1945年3月19日停泊在吴港时遭到空袭被命中1枚炸弹,在7月24日的空袭中再度被命中3枚炸弹而倾覆于军港中,1946年12月解体。
  “葛城”号则于1942年12月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动工,1944年完工后编入第1航空战队。在“天城”号遭到空袭时,“葛城”号也曾中弹但受损较轻。它是日本在投降后仍维持可操作状态的最大吨位战舰,此后一直从事运送海外日本战俘回国的任务,1946年2月解体。
  “笠置”号于1943年4月在三菱长崎厂动工,1944年10月下水,下水后开到佐世保进行舾装工作。1945年4月因战局恶化而中止建造,战争结束时工程完成84%,1946年9月解体。
  至于”阿苏”号,则在1943年6月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动工,1944年11月下水后即告停工,工程进度完成约60%。1945年7月日本准备所谓“本土决战”前夕被改作“樱花”特攻机的靶舰而损毁搁浅,1946年12月解体。
  “生驹”号则于1943年7月在川崎神户造船厂开工,1944年11月下水后也告半途而废,进度仅完成60%,1946年6月解体。
  
  “伊吹”号:胎死腹中的前重型巡洋舰
  
  “伊吹”号原本是1941年日本海军追加建造的“铃谷”级重型巡洋舰,于1942年4月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动工。2个月后日本因在中途岛战役中惨败而改变战略方针,1943年5月该舰下水后即未再施工而停泊在吴港内。
  
  虽然日本海军一再考虑将“伊吹”号改造成航空母舰,但由于受当时舰载机性能的限制,以“铃谷”级重型巡洋舰的规格可能无法回收舰载机,所以考虑将“伊吹”号变更为高速油弹补给船。一直到日本出现新式舰载机后,“伊吹”号才被用于改造成航空母舰。1943年11月,“伊吹”号在佐世保开始进行航空母舰的改造工程。预定的排水量为148000屯,水线长198.35米、宽21.2米,72000马力,航速预计达到29节,续航力6300海里(18节时),飞行甲板长205米、宽23米,官兵预计为1015人。
  1945年3月,“伊吹”号的工程完成80%时,因战局恶化而停止建造,战后在1946年10月解体。
  
  后记:成为悲剧角色的日本航空母舰
  
  日本自1992年拥有第一艘航空母舰起到1945年战败为止,总共建造了25艘航空母舰。其中20艘在战时被击沉。到了太平洋战争末期,日本的生产能力已经跟不上损失的速度。在1944年1月,日本虽然拥有13艘航空母舰、可搭载496架舰载机,然而实际拥有的舰载机数量却终达不到这个数字。
  
  


  另外,即使有足够的飞机,吨位相同的日本航空母舰的飞机搭载数仍少于美国航母:25675吨的“翔鹤”级可搭载飞机84架,而排水量20000吨左右的美国“约克城”号航母却能搭载100架。况且美军航空母舰还不断更新舰载机品种,曰本却始终让老旧的“零”式战斗机唱主角,难怪在后来的战斗中处处挨打。
  1943年,曰本损失了7096架飞机,但7186名经过长期培养的飞行员的损失,才是日本航母战斗力下滑的致命伤。
  除此之外,燃料的严重不足也制约了日本海军的行动。1941年,日本的重油储备量是4890万桶,到1943年只剩下2330万桶,而曰本原指望“以战养战”的南洋油田去口因为炼油设施被英国、荷兰先期破坏而来不及生产。相比之下,美国在1943年的重油产量是同年日本储备量的700倍。
  在太平洋战争末期,种种困境使日本海军孤注一掷,妄图采取极端的自杀性战术来挽救失败。在莱特湾的“捷一”号作战中,日本的航空母舰甚至毫无反抗,纯粹只是吸引美军的注意力,让日本的战列舰可以安全地炮击美军登陆舰队。这种自杀性战术的结果,是使日本本来就不占优势的航空母舰损失得更快了。
  二战中的曰本航空母舰家族,历史让汝成为了悲剧中的角色!
其他文献
衡宝战役是我军渡江战役后实施战略大迂回,歼灭敌重兵集团的一次重大战役。在战役过程中,我军在情报战线与敌斗智斗勇、隐真示假,用假情报迷惑了号祢“小诸葛”的白崇禧,使我军从容地采取正面进攻、东西迂回、断敌退路的作战部署,一举全歼了盘踞在衡阳、宝庆(今邵阳)地区的白崇禧集团主力4个师47000余人,使白崇禧丧失了与我周旋的军事本钱。这场出色的情报战受到了毛主席的电报称赞。      1949年渡江战役后
期刊
刀史即战史。名刀往往是经过无数次战斗的磨砺而成。刀具制造者们不断尝试着各种材质与造型,不断提高着刀的效能。直至今天,战术刀具仍在不断的累积经验、纠正错误中向前发展。  此文向读者集中介绍一些目前世界上最尖端的战术刀。      MERC WORX:命运三女神    在希腊神话中有三位掌管着大地上所有人命运的女神——克罗托(Clotho),负责纺织出生命之线;拉刻西斯(Lachesis),决定生命之
期刊
意大利是被西方誉为“空军学术之父”的杜黑的故乡,也是官方开展飞行表演活动较早的国家,飞行表演在意大利具有深厚的根基。早在上世纪30年代,意大利就在空军部队开展了五机编队特技飞行训练,并建立编队特技学校和特技飞行训练中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特技飞行表演的发展,但二战后,在广大飞行爱好者的热心参与下再度恢复。意大利空军表演队成立于1961年3月1日,1971年7月1日被命名为“三色箭”。      
期刊
“虎王”重型坦克是德国在二战期间装备部队的一种重量最重、装甲最强、火力最猛的主战坦克。直到二战结束,盟军也没有找到对付它的有效办法。“虎王”以王者的霸气与凶悍曲特质成为二战陆地战场上的明星武器,以及许多军迷心中的最爱。    “虎王”的研制始自1943年1月,目的是为了研制一种取代“虎”式的新型坦克。德国陆军兵器局责成保时捷、亨舍尔和MAN公司着手研制。德国陆军兵器局最后选中了亨舍尔公司的VK45
期刊
近年来,经久不止的反恐战尹改变了美军的作战方式。随着士兵伤亡人数的逐渐增加,美陆军保护士兵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研制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反恐装备。这些装备为士兵提供了更好的发现和摧毁敌军武器的手段,同时,新技术的运用也减少了执行特定任务所需士兵的数量。  这些新型单兵反恐装备大多出自隶属于美陆军装备司寺部(AMC)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司令部。AMC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以提高持续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为首要研发目
期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积极参与健身运动,促使健身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随着健身需求规模的增加和健身需求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健身房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因此健身房面临尽快转变经营策略以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局面。由于受到传统俱乐部经营模式的束缚,很多高素质的健身教练员选择退出传统健身俱乐部。凭借他们在健身方面积累的大量实践经验和市场资源,这部分健身教练开始尝试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里程不断增加,高速公路路网不断完善,选择乘车或驾车通行高速公路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行方式。当前,“一路一公司”的企业化高速公路运营模式成为主流,但是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在运营方面经常暴露出服务不到位、道路拥堵、事故多发等问题,经调研发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高速公路营运公司未对运营管理进行有效的优化造成的。在当前高速公路实施全面推广ETC、省际收费站撤销、全国联网收费等改
在美田东海岸马里兰州的阿伯丁平原深处,有一块面积达几百平方千米的军事区域,被称为“美国陆军兵器试验场”。从1898年美西战争到1991年海湾战争,美国陆军所使用的大多数常规武器都是在这里经过严格测试后,才正式批准列装部队。可以说,阿伯丁是美国陆军装备奔向战场前的“最后一关”。另外,它还有一个特殊功能——实地检测外国陆军武器的性能数据,作为美国研制新武器时的参考。朝鲜战争期间,阿伯丁试验场实地检测了
期刊
印度作为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经过多年经营,其整体军事实力已将巴基斯坦等邻匡抛在了身后。但印度谋求的是成为世界大国而非仅仅为地区性大国,其军事力量的发展也是积极地向军事强国靠拢。作为印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海军更是瞄准了海上军事强国的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海军频频与美、法、俄等海上强国举行联合军演,加快新装备的研制和采购,一心想成为一支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海上力量。          “卡
期刊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总要求,政策制度尤其是金融政策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作为经营政策的政策性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研究好政策、执行好政策成为了政策性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发展银行自2015年开始执行国家支持棚改项目的棚改政策,至2018年棚改政策在政策性银行中被全面叫停期间,逐渐产生了政策风险的危机,不同地区间政策风险造成了不同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如何防范政策风险成为了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难关。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政策性银行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