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入山城寻新趣

来源 :畅游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p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的江湖意气固然令人热血沸腾,但作为一个多面城市,就如鸳鸯锅那样,他们骨子里也有像白汤那样清新明媚的另一面。依山而建的重庆,精彩处往往都在散落于大街小巷的转角处,充满文艺气息的书店、色彩缤纷的涂鸦艺术街、新旧交融的文创区、甚至是注入新活力的古鎮,都能让你感受到这清淡怡人的重庆。
  文艺青年的小重庆
  磁器口古镇
  由于保有美食、传统建筑、艺文表演等古巴渝文化特色,仿佛重现了旧时山城庶民生活的缩影,因此磁器口又有“小重庆”的美名。古镇除了正街上排着长长人龙的食店外,也有转角处小清新的文艺范儿。千百年来,一个个踏过石板路上深深浅浅坑纹的青年长大成人,滔滔江水孕育的,其实是整个重庆的记忆。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
  古镇始建于宋真宗成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相传明代建文帝朱允炆在流亡期间曾于此处避难,因而又别号“龙隐镇”。磁器口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边及北边分别和童家桥、石井坡为邻,乘地利之便,逐渐成为商贾往来频仍的水陆码头,同时也是嘉陵江下游的重要货物集散区之一。
  顾名思义,“磁器口”应和“瓷器”颇有渊源——早在清代,此地便大力发展陶瓷产业,全盛时期有70户以上的产销商,舟船和货物川流不息,镇亦因“瓷”与“磁”音义类通而命名。街巷均以青石板铺迭,两旁则多为明清时期风格的建筑:粉墙、鳞瓦、斗拱、棂槛,俱充满素朴的真趣,而一盏盏大红灯笼高挂檐角,明黄穗带迎风招展,举目之际更令人遥想干年以来的巴渝繁华。
  如今的磁器口,已转型为重庆其中一个观光胜地。游客可于茶馆中品味川剧坐唱(打团鼓)、四川清音等娱兴节目,聆赏专业说书人一唱三叹,回归纯粹的听讲乐趣:或到寺院感受昔时“九宫十八庙”的辉煌,那屋檐、梁柱均是取景的绝佳素材。特别推介宝轮寺所在的那条横街,里面遍布多间充满格调的小店。“文艺”过后,若你还是想买点伴手礼,磁器口的店铺定可满足你,毛血旺、古镇鸡杂、陈麻花、烤糍粑等美食更每每令来客食指大动。
  ■文艺青年可在巷子欣赏地道的古镇民居建筑。视觉中国图■走过长长的石阶后,举目即可见宝轮寺一派佛门净地庄严高华之气象。王铭伟摄
  宝轮寺流亡皇帝隐居之所
  据《巴县志》所载,寺庙原兴造于宋真宗咸平年间,由于寺后临靠一巨型白色崖石。故曰“自岩(崖)寺”,后更名“宝轮寺”,其中一说法是因明朝建文帝流亡后曾短暂出家、避难该寺,故取皇帝国玺乏“宝”及佛教“轮”回而名之。宝轮寺诸多建筑皆毁于明末战乱.仅大雄宝殿部分稍称完好.后殿少数幸存的禅房在抗战期间亦遭日军空袭轰炸,加以文革时期的破坏,许多珍稀的碑匾、塑像如今已荡然无存。所幸在1983年。当地政府出资修缮,才有了现今举目可见黄釉筒瓦的屋宇图廓、饰以脊兽的梁柱交错的模样。
  当一回长江上的空中飞人 长江索道
  旧时代的事物不一定老套,即便是习以为常的风景,只要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也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若有追看中国很火的真人秀《极限挑战》,相信一定对其中一集张艺兴在重庆乘坐长江索道找密码的内容有印象。
  1987年10月开始运行的长江索道,由渝中区新华路出发,跨越浩浩荡荡的长江至南岸区的上新街,全长计1166米,往复式的设计具有抗风力强、爬坡力高等优点,在全盛时期,日运人次动辄破万。
  只是随着重庆交通情况的改善,目前长江索道已由昔日的运输功能逐步朝观光取向过渡。重庆的飞速发展,让长江两岸景致愈加繁华璀璨,搭上缆车,是近距离俯看重庆夜景的绝佳体验。缆车悠缓的行进节奏令人弛神舒心,巴渝流丽的江景宛然近在眼前——从这条“空中走廊”上俯瞰万里长江,江面上的轮船恍若牵起一串串长长的白色飘带,岸边层层迭迭的山城景观一览无遗,无论风雨阴晴,你都能在索道中看到重庆不一样的“江、山”。山城的纹身黄桷坪涂鸦艺术街
  文艺除了在干年老街上繁衍外,“非主流”的涂鸦文化也生长在重庆的各个角落,最有名的是与四川美术学院(简称“川美”)独特的文化氛围紧密相连的黄桷坪涂鸦街。这里不像北京、上海等地的产业基地式艺术园区,而是相对独立和纯粹的艺术空间。因为生活成本低廉、学院氛围良好,许多艺术家从小就生活在此,从川美附属中学读到本科、研究生乃至留校任教或走向全国。黄桷坪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文化区、艺术区,而是生活本身,因此这里的艺术工作室多由本地人开设。
  这条独特的涂鸦街起自铁路医院,终于501艺术库,长约1.25公里、面积达5万平方米,此处也是全世界范围最广的涂鸦艺术表现区。涂鸦本是充满反叛的艺术形式,而黄桷坪的涂鸦艺术,却是在2006年川美院长罗中立倡议下。令政府首肯,进而由800名川美师生、艺术家绘制的老城区改造计划,体现了川美艺术家们的个性。这些缤纷夺目的图绘,多半取材自生活并融贯街头元素,用色鲜烈,予人明快的视觉印象。现在虽然川美主体已搬迁,美丽的涂鸦艺术却成了黄桷坪老校区的标志,攀上了梯坎、轻轨、立交桥……渐成山城的“纹身”。
  只需3分钟,索道便能飞渡长江。视觉中国图■孩子也对涂鸦艺术充满兴趣。张恺鑫摄■涂鸦街上,不乏整栋大楼的涂鸦,鲜艳夺目。视觉中国图
  文青工业风二厂文创公园
  这里原是重庆作陪都时期的印钞厂,建国后成了印刷二厂,曾是中国西南部印刷业的龙头。时光飞逝,当年的印刷工业巨头早已倒闭,数年前,一群艺术家、设计师在把这座荒废的老厂进行了改造,让它以文艺的方式重生。
  从印刷厂到新媒体热点
  如今这个被称为“鹅岭二厂”的文创园,刻意保留了略显破旧的石板路、老厂房的原有外貌,并加入了现代艺术风格,这种新旧融合独具魅力。转角处可见用旧轮胎和老式收音机改造的装饰,旧物新用,为废弃之物赋予了新价值,很符合这里的整体氛围。近年文艺风兴起,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几个这样的文创园区,你可能会觉得这里的设计不算特别,不过就是到处打打卡吗?但换个角度想,在商业挂帅的社会,还能留有一片让艺术家去徜徉的土地是多么的不容易。   首先得从地理位置说起,二厂文创公园位处重庆市中心,这就是最大的价值。二厂离重庆火车站不远,位置夹在重庆最繁忙的轻轨1号线和2号线之间,这个位置本应是兴建商业大楼或高级住宅的地方。但这个旧印刷厂却没被拆除,也没被大幅“翻新”:很多艺术区都会选择重新刷上油漆,甚或只保留基本架构,但二创却选择让旧事物以原本“破落”的模样继续存在。这个创设于1941年民国时期的“中央银行印钞厂”,曾专责钞券、税票、邮票乃至政府文件之印制,地位举足轻重。后来变成印刷厂后,依然维持着相似的功能,厂里一张张纸制品,曾是每个重庆人甚至中国西南部的人们都拥有的集体回忆,这个“快80岁的老翁”仿佛把它的一生都印在了一片片剥落的痕迹中。
  这种半旧不新的设计让二厂带有19世纪工业革命的感觉,而重庆在抖音上火了起来后。二厂也成了网红们打卡的胜地。有趣的是,这里独特的历史,恰巧让它经历了从纸媒到新媒体的蜕变。
  从你的镜头下路过
  由于成了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取景地,二厂的知名度又更高了。每间老厂房内部都以不同的主题设计,有展览、工作室等,甚至还有餐厅和民宿,处处可见精心的布置。班驳的老墙、复古的机器、树荫下转角处的光影交错……宛如幻想中的蒸气朋克世界。你只要在镜头下摆一个姿势,也可拍出具电影质感的照片。
  除了漫步拍照外,你也可找间有情调的咖啡店或是重庆的特色小吃铺品尝美食,各有趣味。晚上可以上电影曾拍摄过的天台,由于二厂建在山丘上,可以居高临下,拍到美丽的山城夜景。
  ■在二厂常见到的“TESEBED2'’一词,正是呼应伦敦TESEBED1的旧奶制品厂,两者都是为艺术创作者提供的创意空间。■■经过英国知名设计师威廉·艾尔索普改造后,在2012年后被废弃的印制二厂被赋予了新生命。■二厂不乏各种色彩鲜艳的打卡点。以上图片均为图虫创意图
  老街·新趣弹子石老街
  “保育”是这十年来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我们走过了延续干年繁华的古镇、保留破落外表的文创园区,看到了完整保留和局部保留的做法,但是若建筑结构已无法承受风吹雨打、或因社会发展必须拆掉,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怎样保存过去的记忆呢?原址重建的弹子石老街或许是个不错的范例供我们思考。
  百年老街大变身
  百多年前,弹子石老街是西南著名的水陆埠口,在2014年被拆除后,香港LWK设计建筑事务所以现代手法重现了老街旧日风情,并重建了一些已消失的建筑,去年年中再度“开街”,成为集历史、观光、娱乐于一身的景区。在这里,除了地道美食店、高颜值书店等在新景点不可或缺的元素外,还能在“一街两埠四院十景”中寻觅重庆百年开埠的历史。
  老街占地4万平方米,依坡而建,是目前中国唯一以“中西多元文化与城市九级坡地地貌”为主题的景区。在未被拆除前,与朝天门码头隔江相望的老街已经是风中残烛,就像十八梯那样,拆除可能已是唯一的命运。但比起建成巍峨高楼,重庆人却选择了在原址上把旧建筑重建,甚至建起了王家大院这些早已消逝于历史长河中的建筑。来到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筑台、悬挑、吊脚等川渝传统建筑营造手法,品味山城古建之美:正面可眺望长江与嘉陵江交汇,背后是80米高低差的蜿蜒阶梯,有着典型的山城地形,在星罗棋布的市肆商号,品味“正看江,背看城”的独特风貌:这个全新面貌的老街依然伫立于此,连接过去与将来。
  一街;弹子石老街
  两埠:下江和上埠
  四院:王家大院、孙家花园、夏家大院、青陽公馆
  十景:海关石,映月池、青云桥;花朝门,余音阁、利川号、涂山窑、爱情墙、一德堂、百岁坊
  川渝名门的回归
  走进这个新建的老街,一开始觉得所有的建筑都是“新”的。缺乏了历史感,但仔细发掘,才发现了它的巧思。在老重庆,有一些曾家丁兴旺的老宅,有些幸运地保留下来,如磁器口的钟家院等,但更多古老的豪门宅院,早己无法寻觅,弹子石的王家大院正是其中之一。
  王家大院建于1820年左右,它被誉为“西部水路门户第一家”,是重庆开埠史的标志。靠盐业起家的王信文是“湖广填四川”时来的,后来不仅富甲一方,更官拜五品,“万茂正盐号”享誉中国西部。然而到了1921年,百年商号敌不过社会经济转型和战火频仍,宣布倒闭,鼎盛时期仅晒盐坝就有两个足球场大的王家大院也被抵押出去,整栋建筑早已烟消云散。在原址上复建的王家大院是老街的重点,被修复的包括戏台、大门等。去年开幕时,年届102岁的王家“大小姐”王德懿坐在轮椅上,在丈夫和儿子的陪同下“回家”,对于重建的大院跟她幼时的风貌相似而非常感动。
  商业化并非一个贬义词,视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商铺带来收益,便有资金去做资料搜集和聘请优秀的建筑师,才能重现昔日古建。旅游业发达,促进当地年轻人就业,为了向游客介绍,他们需要了解当地的历史,从而产生自豪感:游客也能在购物打卡间,穿越时空见证昔日当地的繁华,也算是双赢,不是吗?以王家大院来说,既可完成百岁老人的心愿,又能让这个具历史意义的豪门大宅重回大众的视线,也就足够了。
  ■重建的王家大院戏台会定期进行艺术表演,再现昔日辉煌。视觉中国图■新旧交融是弹子石老街的魅力。张r恺鑫摄■法国水师兵营旧址的正门竞是中式牌楼造型,中西合璧的特色更增添了它的不平凡。柯炳钟摄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
  逛完老街后别急着回去;朝西面长江的方向走.你会来到法国水师兵营旧址。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重庆开埠,法国人于1903年建了一栋带有欧洲中世纪城堡风格的建筑,作为军舰士兵写军官的营房与仓库,更是法国在长江上游的控制站。之前封闭了一段很长的时间,现已重新开放.里面有陈列馆呈现重庆的开埠史。跟弹子石老街垂建的做法不同,此处是真实的百年古迹。却似乎不大吸引大众的目光。你可以在这里的咖啡店品一顿宁静的下午茶。
其他文献
在古晋石隆门的查桂山下有一座名为甘榜杜甬的比达友村子。每年5月30日至6月2日期间,这座依然崇信自然泛灵的村子将举行一场盛大的丰年祭,以答谢稻灵庇佑,年谷丰收。村民认为稻谷不仅是粮食作物,他们相信每一颗稻谷都有灵。他们以稻谷贯穿所有生命祭仪,演化成独特的比达友稻谷文化。  “天上的人儿在吃什么?  它看起来特别美味,不像我们人间所吃的。  它让人平和,它让人慎言:它让人聪明睿智。  迪布力爬到天上
期刊
法国人将同桌共餐视为一种联络感情、广交朋友的高雅乐趣和享受。Shutterstock被法律规范的法棍  有句法国戏言:“你最爱谁,就把法棍的尖儿给谁吃吧!”刚出炉还热烘烘的法棍,一定要掰下两头的香脆尖儿及时享用。  面包一直都是法国人的主要食物之一,在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期间,贫富悬殊加剧,巴黎多次面临粮食断绝的危局,凡尔赛宫却一直设宴,大鱼大肉。路易十六的王妃甚至说:“如果没有面包,为什么他们不
期刊
不知不觉,杂草魂街唱已有4年时间,在街头认识了很多好朋友,累积了很多的故事。经过街唱的分享,杂草魂体会到了接近原始的爱,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他说:“希望给每个来往的路人一个微笑,盼大家有美好的一天。”  一直以来,世间从不缺乏有梦想的人,而是缺乏坚持梦想的人。倘若要坚持下去,最不可缺乏的是什么?我想,或许是勇气。2004年,Max还是个对音乐充满热忱的19岁少年,因家境一般,资金有限,不得不放弃
期刊
重庆是入蜀门户,坐拥江流必经之道,形成了龙蛇混杂的码头文化。她因地制宜,依山而建,铸就了纵横交错的山城面貌。大山大水又养育了彪悍耿直的民风,使这儿的袍哥文化、大嗓门和火辣美女皆举世闻名……从遮风挡雨的吊脚楼到网红打卡地,从解放象征到血拚觅食的热点,这奇妙的江湖气息依然烧得火热。站在朝天门广场前,俯瞰滔滔而逝的江水,你也可意气风发地喊道:“嘞是重庆,嘞是江湖!”江湖之源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期刊
年少的毕加索在此初试啼声,功成名就的达利为家乡留下最丰富的艺术宝库:这里的美丽风景与民间艺术滋养了米罗,而高第则用曲线与色彩诠释伟大。一众天才都曾汇聚于此,在巴塞罗那的艺术天空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我的最终目的地其实是北非的摩洛哥。决定先飞往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然后转机,是因为我想念巴塞罗那。乘搭机场巴士Aerobus前往位于市中心的加泰隆尼亚广场(Plaga deCatalunya)时,太阳刚要升
期刊
01  榴裢飘香在山上  正逢榴裢丰收季节,是品尝榴裢的大好机会,不妨在8月10日乘坐缆车到花柏山上品尝来自马来西亚彭亨的榴裢。当天除了能享用高品质的榴裢之外,活动也邀请本地榴裢爱好者“吃吃的爱”(Spikes of Love),莅临现场教导大家如何分辨榴裢的品种,并分享榴裢种植及打开榴裢的技巧等等,仿佛在课堂上一样。活动入场免费。  02  《彼特与狼在好莱坞》演出  人们耳熟能详的《彼特与狼》
期刊
每当听见“新加坡”,你的脑海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  也许,你会想起夜间滨海湾金沙天际线上明亮的城市灯光,亦或者当地小贩多元融合的美食文化。新加坡,一个聚集世界各地活力与独特文化的岛屿。为配合新加坡于今年开埠200周年和国庆54周年,本期就和摄影达人Kevin Fan走一趟新加坡,学习摄影技巧,透过单反相机替这座独特的岛屿,拍摄历史性的画面。  1.炫彩灯光与城市景观  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众
期刊
“今天午餐吃什么?”“肉脞面吧。”“哎哟,又吃脞面啊!”  这句回答里的“又”表现了肉脞面在新加坡人的日常里,多么频繁的登场。  口口声声说着,对肉脞面、炒虾面、沙爹米粉、水粿,早已腻味无感,  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光顾同一个美食摊,嘴硬着不肯承认,  其实没有这些新加坡食物,你可能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枉为新加坡人也。  新加坡开埠200周年,纪念活动在8月将达到高潮,国庆庆典将融入相关元素。英国史丹
期刊
从札幌驱车约1小时可抵达的定山溪,四季景色截然不同,慢慢入秋的感觉,很舒服。周明璿图1丰平峡水坝景观宏伟。谭若瑜摄人生四季,“追枫”少年 层云峡×定山溪×惠庭溪谷  秋天在北海道自驾游是一场视觉飨宴。道路两旁白桦树落叶纷飞,拐个弯又能撞上满山缤纷的黄叶红叶,在湛蓝天空下开车的畅快滋味,让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少年时代。每年9月,日本的枫叶线,从北海道中部大雪山开出第一道枫红,要趁这时候来北海道,才赶得
期刊
由马来西亚华人旅游业公会(MCTA)举办,一年一度的旅游业盛事柔佛州马来西亚国际旅游展(MITM)已在3月初圆满落幕。为期3天的MITM旅游展,从3月1日至3日于新山五福城广场举办,成功吸引8万人到访。  在MITM旅游展开幕礼上,MCTA柔佛州分会会长洪桂礼表示,这是新山有史以来场面最盛大的旅游展,他希望未来能与柔佛旅游局(Tourism Johor)紧密配合,让MITM旅游展的规模愈来愈大。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