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顾倾城

来源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kto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章溢彩
  忧 天
  顾 城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品读
  诗人顾城正是走在荒茫的大地上,才写出了诗,而不是一脚踏空,漂行在宇宙里,美景都来不及驻足,深情都来不及去珍惜,就被推往下一航道。宇宙如此广大,足够人心驰骋,但人身渺小,需站在某一个支点上,才能从心出发,去看见世界的广大。
  所以顾城说:“我认为大诗人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灵魂;一个永远醒着、微笑而痛苦的灵魂,一个注视着酒杯、万物的反光和自身的灵魂,一个在河岸上注视着血液、思想、情感的灵魂,一个为爱驱动、与光同在的灵魂,在一层又一层物象的幻影中前进。
  人类的电流都聚集在他身上,使他永远临近那个聚变、那个可能的工作——用一个词把生命从有限中释放出来,趋向无限;使生命永远自由地生活在他主宰的万物之中——他具有造物的力量。
  除了这个最重要的自身条件外,无疑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使灵魂生长和显示。需要土壤、音乐、历史、浓烈而纯美的民族之酒,需要语言,没有一种在大峡谷中发出许多回声的语言,成功是不可能。”
  正是因为扎根于人类的土壤,诗人才有迸发到宇宙成流星之光的力量。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地球,但是宇宙虚空,何处去找这个支点。如果人心以地球为支点,就能翘起宇宙星辰,所以,从地球出发,人类一步步走到了月球,走到了火星,走到了更遥远的虚空……
  所以顾城,他仰望星空,他没有坠入其中的渴望,他很清醒,说,是我们抬高了星辰的位置,决定从下边仰望它们,我们想在下边居住。
  素材小卡
  顾城的诗经典名句
  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顾城 《避免》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顾城 《远和近》
  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们仍匆匆错过,因为你相信命运,因为我怀疑生活。
  ——顾城 《错过》
  我从没有被谁知道,所以也没有被谁忘记。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只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顾城
  我需要,最狂的风,和最静的海。
  ——顾城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顾城 《门前》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 《一代人》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一片天空,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我想画下早晨,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
  ——顾城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你应该是一场梦,我应该是一阵风。
  ——顾城 《你和我》
  执者失之。我想当一个诗人的时候,我就失去了诗,我想当一个人的时候,我就失去了我自己。在你什么也不想要的时候,一切如期而来。
  ——顾城 《执者失之》
  华章溢彩
  你在等海水吗
  顾 城
  你在等海水吗?
  海水和沙子
  你知道最后碎了的不是海水
  你在等消息吗?
  这消息
  像一只鸟要飞起来
  品读
  《你在等海水吗》这首诗是由一个问句开始的。“你在等海水吗”——这种仿佛在与读者聊天的口吻,不仅让人感到亲近,也使人觉得好奇。它向我们询问的不是什么确切的人和事,也不是要获得信息。它的重心在于“等”。而“等海水”,是一个多么抽象的、不真实的动作——这也正是这一开头的魅力所在,它既让人感到迷惑,又让人迫切地想要读下去。随后,诗人用“海水和沙子”把问句推进一步,以便在读者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全景。一幅关于大海的景致:海水和沙滩。紧接着,诗人又以一种仿佛在下判斷的语气说“你知道最后碎了的不是海水”。这一句的肯定语调与第一句的疑问语调形成了鲜明对比。
  诗的第二节起始于“你在等消息吗”。从“海水”到“消息”是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化。“消息”使第一节中的“海水”得到了呼应。
  最后,诗的结尾很轻盈:“这消息,像一只鸟要飞起来。”巧妙的比喻使我们联想到一只海鸟,在海的映衬下,这只“鸟”显得渺小、孤单,但又有一种使人感到轻快的自由。这也许正是诗人当时的情绪与状态。
  素材小卡
  顾城诗歌的艺术特色
  作为朦胧派的代表人物,顾城有着十分与众不同的个性,他的诗歌自然天成,不加刻意雕琢,却又别有一番。正是这种特点使得他在新诗史上大放异彩。
  华美丰富的意象:意象的呈现是顾城诗歌的最大特点。顾城诗歌的意象世界最常用的表现手法首先是象征隐喻法:这也是诗歌新艺术的中心,它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手法,使诗人的抒情角度转移,诗中的象征从表面看上去毫无联系,也无所指,但深层却有无穷的意蕴。
  奇特丰富的想象:想象是诗歌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顾城的想象力是诗人中较强的一个。他的诗常常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在顾城的作品中不可胜数,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想象给顾城的诗歌添上了无穷的生命力。
  理想主义色彩:纯美的童话世界。因为对现实的恐惧和逃避,他选择隐居在一个荒岛上,过着近乎原始的生活,他幻想着在这个岛上建立自己的女儿国,他对未来充满憧憬……而在诗歌的世界里, 他亦选择了成为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选择了建筑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顾城曾说,他渴望美,永恒与生命。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不停地寻找和挣扎,他渴望美丽的出现,他想带给人们一个理想化的洁净的童话世界,他也尽力去做了。
  崇尚自然美:顾城是个地道的城市人,但少年时代在农村的几年时间却让他深深地爱上了乡村、爱上了大自然。这段乡村生活的经历在顾城的生命中刻下深深的烙印,以至于他在后来的生命中一直想回归这方净土。他深深地爱着自然,爱着他怀抱里的云朵、蓝天、蛐蛐、蝴蝶、沙滩……他把自然融进他的生命里、诗歌里。
  综述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在短短三十多年的生命中,他创作了两千多首诗歌。他的诗歌根据精神风貌可分为两个阶段:“童话世界”的构建和“天国花园”的坍塌。顾城的诗自然简洁,未加刻意雕琢却独具艺术特色。意象在顾城的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众多的意象,通过作者丰富大胆的想象和崇尚自然的纯真,巧妙地被组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幅幅或美丽或阴暗的理想王国画卷。
其他文献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在中国古代,书信被喻为“锦鲤”、“飞鸿”、“青鸟”、“彩云”,它是人们互通消息的工具,也是承载一切美好感情的使者,一直是慢时代的主流沟通方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在微信泛滥的时代,书信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成为了历史的遗产。然而,书信搭载着中考的讯息卷土重来,再度引领着我们不得不走进这片“彩云”的天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2017年浙江衢州中考的考场
期刊
日记,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文体。因为它表达方式灵活,有利于抒写真实情感,作为交流思想的平台,尤其是能和父母、老师等身边的人进行“对话”,因而在写作中大有用武之地。  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无声的眼泪,却有着最丰富的生命色彩。也许是获得成功时的喜悦之泪,也许是阅读一本书时的感动之泪,也许是分别时的不舍之泪,也许是做错事时的懊悔之泪……就让我们在一颗颗晶莹的
期刊
也许你不知道阿西莫夫,但一定喜欢“机器人”系列、“基地”系列。那超乎想象的银河帝国,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孩子们无不为之着迷。对,他们的作者便是被誉为“神一样的男人”的阿西莫夫。今天,我们就来研读他的作品,探究他为什么会有想象力如此强大的思维。  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题材涉
期刊
我在路上撿到一个家用电器,然后把它装在书包带回了家。爸爸看了后说,捡的这是空调。
期刊
守株待兔,就是睡在樹旁,守侯兔子吃完草,待会一起回去。
期刊
还记得普希金的几句诗吗?“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在成长的路途上,有鲜花,有笑脸,有阻碍,甚至有险滩;在这条路途上,我们会笑,会哭,会流汗,也会流泪。但一切终将过去,感念美好,只留下难忘的记忆供我们回味。  真题回放  2017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原来”,意思是发现以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
期刊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我们在一场风雪,一程花开的轮回里不曾停歇。  回首过往,曾经欢喜过、迷茫过、温暖过、伤心过……一帧帧真实的画面伴随着时光的光与影,被我们呵护在掌心,微笑着融入灵魂的深处。  相信不管時光如何流逝,有些美好注定会在我们的记忆里成为永恒——
期刊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文题一: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时候,他们的成长需要关心爱护,需要教育引导,需要批评鼓励,需要宽松净化的环境,需要……  请以“我们年少,我们需要”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
期刊
真题回放  明月清风,荒漠戈壁,是自然的给予;成功快意,失落伤怀,是生活的给予;点赞鼓励,吐槽鞭策,是他人的给予……我们在获得给予中一路走来,我们又将拿什么给予别人?  请以“给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名师点评  这是一道“提示语+命题式”的命题作文,命题为独词式。要写好这一命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期刊
走近作者  谢倩霓,出生于江西省修水县。她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硕士,现定居上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创作成长小说,现已出版二十多部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媒体评论  一幅画引出的关于青春与成长的故事。很耐看、很好看的青春期心理小说,非常适合推荐给当下情感萌动、怀揣梦想的年轻女孩。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心理教师 刘丽秋  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