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杀性巴氏杆菌分子分型方法简述

来源 :微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ruime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能感染多种动物甚至是人的重要革兰氏阴性病原菌。目前临床上用于多杀性巴氏杆菌诊断的分型方法主要包括血清学分型方法和分子分型方法。其中血清学分型方法主要基于免疫学实验技术建立,操作过程繁琐,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不适用于临床上大规模快速开展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病学调查的需要;而基于分子生物学手段建立的分子分型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血清学分型方法而言具有快速、简单、灵敏、灵活等特点,特别是某些分子分型方法与传统的分型方法形成了较为精确的对应关系,因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适用于临床上开展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鉴定的分子分型方法主要包括多重PCR方法及多位点序列分型法(MLST),其中多重PCR方法又包括基于荚膜编码区及脂多糖外核编码簇建立的PCR方法。本文将重点就这3种常用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分子分型方法进行综述,介绍其建立原理、实现手段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为临床上开展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特别是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面部凹陷多表现在颊部、眶区和鼻唇沟等部位,我科应用自体脂肪颗粒和真皮脂肪条矫治这些部位的凹陷2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臨床资料:本组病人23例(56个部位),均为女性,年龄24~48岁。其中颊部15例,眶区10例,鼻唇沟8例。脂肪注射量5~25ml,真皮脂肪条充填鼻唇沟3例。  1.2手术方法  1.2.1 术前标记:用甲紫标记面部凹陷的范围及脂肪颗粒和真皮脂肪
本论文的课题来源和研究主体是基于党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所提出的具体实施要求以及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多项国家政策下,同时也是针对我国乡村如何摆脱当下最直接的矛盾与
目的:提高神经外科护理满意度。方法:改变排班模式,查找影响满意度的方法,制定完善的工作程序,采取奖优罚劣和患者反馈制度。结果:真正做到把护士还给患者,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打
1病例介绍1.1病史:某女,73岁,农民,入院前6年始发现右侧腹壁局部出现皮损,表面有鳞屑,偶有糜烂、渗出、结痂,后皮损渐大,呈片状,且伴瘙痒,偶有阵发性刺痛,在当地诊断"皮炎",予对
9月3日,倍受业内关注的新一汽森雅M80正式在北京宣布发售。作为一汽集团微车自主战略的一个重要部署,森雅M80不仅保持了技术合作伙伴、世界小型车领先企业——日本大发的小型车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届时粮食短缺问题成为全球最担忧的问题之一。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为解决全球温饱问题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伴随着普斯陶伊(Pusztai)事件、转基因Bt-176玉米事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肿瘤生长所致月经异常、盆腔疼痛、膀胱及直肠压迫症状、不孕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介入技术以微创治疗为特点,保留了子宫,安全有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特征。方法:分析重症患儿心肌酶谱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110例重症患儿LDH升高51例,α-HBDH升高74例,分别占46.4%和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