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护理:一门因省钱而发展出的生意

来源 :健康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ping0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于医疗中的自费部分,作为个人的用户其实有着很强的控费需求,这也正是移动护理在中国能获得发展的前提。
  伴随着快速的老龄化,中国未来的护理需求正快速上升,但中国的护理人才奇缺,需求和供给的差距逐渐拉大。根据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至2020年,中国的半失能老人将达到6852—7590万,失能老人达到599—674万,养老护理员岗位则应达到657—731万。据此研究估测,目前中国的养老护理员缺口在300—500万人。而目前全国持证的养老护理员仅为五万余人,新增老年护理员的流失率为40—50%。虽然,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推动的手段,市场上也有相关的供给方逐渐涌现。但受到市场、文化和代际的价值观差异的影响,未来中国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的短缺已成定局。
  在这一局面下,如何填平这一鸿沟就成为政府和市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而适时引入管理式医疗(Managed Care)的概念则有助于缓解问题的累积并部分解决未来的巨大挑战。
  管理式医疗是指使用各类技术手段来为病人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作为医疗控费的手段,管理式医疗正日益受到市场的关注,相关的一些商业模式也开始获得投资。不久前,为老年人和慢病人群提供管理式医疗护理服务的Advance Health获得了4000万美元的风投,这表明投资者逐步开始进入移动护理领域。Advance Health是一家提供基于线下站点的线上移动护理公司,借助移动端的软件为用户提供各类护理服务,主要针对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这一智能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回答、检查的结果等自动生成新的问题,并提醒用户下一步的护理服务如何操作。系统主要通过风险评估来指导用户的护理服务,并由经过训练的护士来具体进行指导和提供服务,目前主要针对联邦医保用户。
  毫无疑问,老年人和慢病人群对护理的需求非常大,但往往不知道具体如何操作,特别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规避操作不慎导致的糟糕的情况出现。从Advance Health的案例来看,管理式医疗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有效地评估用户身体中潜在的风险并提前去预防和控制,从而最终提高病人的护理质量和降低医疗费用,这也正是移动护理的核心价值。
  对于美国市场来说,由于平价法案对医疗控费的加强,管理式医疗服务正日益受到欢迎。但在中国的医疗控费需求并不明显的前提下,管理式医疗服务如何获取市场?
  从本质上来说,中国的大部分医疗护理并不进入医保或商保的赔付领域,而是由用户自己付费。对于自费部分,作为个人的用户其实有着很强的控费需求,而这也正是移动护理在中国能获得发展的前提。
  大概来说,移动护理如果采用管理式医疗的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护理面临的困境。首先,目前的居家护理大都是保姆来完成,总体缺乏专业性,无法做到标准化和高质量的服务。如果采用移动护理后,居家护理将通过远程由护士进行指导,并可定期前往社区服务点获取较为专业的指导和服务,这大大提高了护理的有效性。其次,移动护理可以预防和控制潜在的风险,真正降低用户的费用,这对以自费为主的中国用户尤其具有吸引力。最后,移动护理也将逐步改变中国医疗服务的形态。移动护理更强调团队合作,而且更多的是通过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来完成,这将大大提高护士在未来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医生和护士的合作也将从主导变为合作。
  不过,移动护理要在中国发展,还将面临以下几个挑战:第一,中国护士缺乏,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护士缺乏,这不利于移动护理的发展。未来护士教育培训体系需要提升才能跟得上市场的需求。第二,社区医院角色将日益突出,但显然目前的状态难以满足移动护理的需求,需要对社区医院的流程和人员管理进行再造。第三,中国老年人对电子产品的使用较为困难,前期可能还是只能针对相对年轻的慢病人群,等市场慢慢成熟后逐步再为老年人服务。当然,也可提供适合老年人的产品,但相关产品的研发仍需时日。
  总体来说,管理式医疗是移动护理的核心,提高疗效和控费是其中的关键价值。由于中国护理长期都是自费,个人有控费的动力,反倒能推动移动护理在中国的发展,真可谓是殊途同归。
其他文献
1、论催眠和心理学的关系  催眠和心理学貌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好像魔术与物理学的关系一样:一种舞台表演形式与一门专业学科的关系,也就是没关系。物理学家没有受过魔术表演的训练,更说不出魔术背后的关窍。如果硬要他们说点什么,他们只能说:魔术逃不脱正常的物理现象,其原理必定可以用物理学来解释。心理学家也会说同样的话:催眠无论看上去多神奇,本质上也逃不脱正常的心理现象。  魔术师对此
期刊
临床表现及诊断  胆囊结石临床表现  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可无症状,仅在体格检查或手术时偶然发现,称为静止性结石。典型的胆囊结石症状为胆绞痛,其他常见表现有急性或慢性胆囊炎。  ①胆绞痛:典型发作是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及呕吐。  ②上腹隐痛:多数患者仅在进食过多或进食油腻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
期刊
患者王女士,36岁,胆囊切除术后2年。来门诊看病时,告诉医生,自己因为腹痛诊断为胆囊结石,2年前进行了手术切除胆囊。但是做完手术后,原来没有症状的胆囊现在却出现了疼痛,每天饭后腹痛不适、恶心、嗳气、腹胀、大便变稀,便次增加。  她一脸茫然地问医生:“为什么胆囊切除术后会出现这些症状呢?为什么其他人术后没有表现,而我就会如此呢?难道说我的手术没有做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炎、胆囊结石、
期刊
面对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现状、加快推进分级诊疗的要求,多位专家在今年2月份的中美医学培训合作论坛上呼吁,我国应该进一步发展远程医疗,尤其是第三方远程医疗平台。远程医疗服务是一方医疗机构邀请其他医疗机构,运用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诊疗患者、培训医护人员的医疗活动,包括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培训等。  我国远程医疗历经多年发展仍不尽如人意:传统远程医疗更多是点对点的医疗帮扶,就医人数有限,一些地方远程医
期刊
【编者按】  常常有患者问:拍完CT为啥不能立刻拿片子?一般来说,这个问题如果问医生护士或者导医的话,会得到的答案80%都是“等出报告”。事实上,这个问题在某些层面上还是可以用来简略地解释一下“PACS”这个大部分患者都并不熟识的系统。  医院放射科往往是信息建设最发达的一个科室,而大部分医院的PACS正是以放射科为基础进行扩展,逐渐开始向区域互联的方向发展。这不止是个网络硬盘  拍完CT后发生了
期刊
强迫症OCD  强迫症以前一直被归为焦虑障碍的一种,直至2013年新改版的DSM诊断手册中,强迫症及其相关障碍被单独列出来,成为一个“谱系”。它终于得到了它应有的重视。  强迫症出现的时候,人的脑袋里面有抛之不去的念头,让人觉得很焦虑,于是人就发展出大量重复的、无意义的“强迫行为/思维”,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而实际上,越来越焦虑。  举例来说,“强迫”的同学看见这个歪了的小格子,即便接下来要去见
期刊
性格判断说明  本测试共25个题目,请对每一个题目做出判断。  如果该项题目反应的内容符合你的情况,请回答“是”,否则回答“否”。  1.你说话时会刻意加重关键字的语气吗?  2.你吃饭和走路时都很急促吗?  3.你认为孩子自幼就该养成与人竞争的习惯吗?  4.当别人慢条斯理做事时你会感到不耐烦吗?  5.当别人向你解说事情时你会催他赶快说完吗?  6.在路上挤车或餐馆排队时你会被激怒吗?  7.
期刊
64.9万个村卫生室,138.1万名乡村医生,是我国农村医疗体系的“基石”,是国家医疗预防保障体系的“神经末梢”。  今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多个文件,要求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乡村医生们的生活现状如何?有哪些“成长的烦恼”?  55岁的黄爱民是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镇老墩村村医。在他34年的行医历史中,有着最风光和最难熬的两段经历。  “上世纪80年代,当时还是工分制
期刊
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以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疲劳有其不同的表现,躯体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心理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行为的改变。按不同运动项目的物质能量代谢特点,可将运动项目分为五种代谢类型(磷酸原代谢类型;磷酸原糖酵解型;糖酵解型;糖酵解有氧代谢型;有氧代谢型)。不同运动项目的疲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的疲劳是由于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度下降或一
期刊
骨折术后康复可以协调运动与固定之间的矛盾,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其朝着有利于骨折愈合的方向发展,康复治疗常采用物理和作业疗法及针灸推拿,科学地运用物理疗法可有效地促进水肿消退,促进创面恢复,减少肌肉萎缩的程度,防止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提高功能障碍后期的手术效果。.  1、骨折术后康复的目的是什么?  骨折术后康复的目的就是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促进骨折后机体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继发症的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