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的商业间谍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_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伦敦吉尔斯东大街9号的墙上有一块蓝色牌子,上面镌刻着这样的名字: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特尼1880年逝世于此。
  这个名字,不仅现在的中国人不熟悉,就连在英国这个70%的居民每天都要喝一杯下午茶的国度里,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经历和来历。尽管他曾经做了一件对中国有着巨大损害,对英国有着巨大利益的事情。
  罗伯特·福特尼(又译罗伯特·福琼)曾在19世纪中叶潜入中国,在中国人鼻子底下窃取中国的茶叶机密。他将从中国偷来的各种茶叶种子运往了印度。在他的有生之年,印度超过了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他的冒险行动收获巨大:现在,全世界的茶消费每年达9000亿杯之多!
  罗伯特·福特尼(Robert Fortune),原本只是一名知晓植物的苏格兰园丁,在自然科学刚刚发展的英国,他后来也有了一个很好听的头衔——植物学家。
  这名身负重任的植物学家潜入中国,窜往各地偷取茶叶种子,记载下了各类生产、采摘、制作方法,他曾经在自己的旅行日记中记录下各类冒险经历,比如,他被海盗、土匪袭击,得过各种疾病,遇到过风暴,还不得不乔装成富有的中国商人瞒天过海。
  美国女作家萨拉·罗斯写过一部历史故事书,书名叫《茶叶大盗: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书中描述道: “19世纪末,全球东西方并存着两大帝国:中国和大不列颠帝国……为了两种花,两国开战了:罂粟和茶花。”这本书是关于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罗伯特在英国政府和东印度公司委托下,偷取中国茶叶产业秘密的真实故事。
  这是一宗人类史上最大的商业秘密盗窃。
  在英国的“掌上明珠”印度,种植了大量的罂粟,制成鸦片,在东印度公司操纵下,鸦片生产形成了极大的产业,并大量出口到中国。而茶,则几乎只存在于中国。在近两百年内,东印度公司不断将鸦片销往中国,同时买入中国的茶叶,中国、印度和英国保持着一种奇怪的植物生产三角链平衡,但是,在大清帝国下令禁烟之后,英国终于决定采取极端措施来维持贸易平衡:发动战争,鸦片战争彻底改变了历史进程。而且,英国人决定改变茶贸易现状。
  在英国皇家授权下,东印度公司准备开始采取行动,他们需要一个“采花大盜”,偷偷潜往中国,偷盗中国茶叶种子,收集养茶方法,然后带到印度,让其成为大英帝国的产业。“这个任务需要一个植物猎手、园丁、小偷、间谍,英国需要的这个人便是罗伯特·福特尼。”
  罗伯特·福特尼对中国比较了解,1842至1845年间,他曾作为伦敦园艺会领导人在中国待过一段时间。在旅居中国过程中,他学习中文,了解远东的风俗习惯,熟练掌握了使用筷子的技巧,并在回国时带回了100多种西方人没有见过的植物,其中包括小巧的盆景植物。
罗伯特·福特尼

  受东印度公司的派遣,罗伯特·福特尼于1848年6月20日从南安普敦出发前往香港。但这时他还不知道自己的使命究竟是什么。英国驻印度总督达尔豪西侯爵1848年7月3日根据植物学家詹姆森(他负责在喜马拉雅山的一个支脉试验种植茶叶)的建议发给罗伯特·福特一道命令:“你必须从中国盛产茶叶的地区挑选出最好的茶树和茶树种子,然后由你负责将茶树和茶树种子从中国运送到加尔各答,再从加尔各答运到喜马拉雅山。你还必须尽一切努力招聘一些有经验的种茶人和茶叶加工者,没有他们,我们将无法发展在喜马拉雅山的茶叶生产。”喜欢冒险的福特尼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英国付给他的报酬是每年550英镑。现在看来,这点报酬与这一任务所产生的实际价值相比,实在是少得不能再少了,太微不足道了。
  1848年9月,罗伯特·福特尼抵达上海。当时的上海还只是一个根据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所签订的《南京条约》向外国人开放的小港口。那时,鸦片已经大量地涌入中国,近200万中国人沉湎其中。鸦片对中国来说是一场灾难,但对英国商人来说却是获取暴利的好商品。中国人对欧洲人很敌视,罗伯特·福特尼的任务充满风险。他是继葡萄牙人后第一个渗入中国内地的外国人,如果被清王朝的卫士发现,他必死无疑。此外,他还必须小心 提防无处不在的强盗匪徒,对付急流险滩,靠葡萄牙人绘制的错误百出的地图寻找道路,应付随时可能患病的危险。为了能够混入当地民众中而不被认出来,他弄了一套中国人穿的衣服,按照中国人的方式理了发,加上了一条长辫子(他上次在中国就已用过的辫子),打扮得让乡下的农民认不出他是欧洲人(农民也没有见过欧洲人),然后向以盛产绿茶闻名的黄山进发。陪同他前往的有来自产茶区的两个中国人。这两个人一个是男仆,一个是苦力,他们收了罗伯特·福特尼的钱,便帮助他隐瞒身份。
  面对丰富多彩的各种植物,面对满山遍野的绿色茶树,福特尼兴奋不已。每走一段路,他都要纪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在跋涉于产茶区的过程中, 罗伯特·福特尼发现,这里多雾的气候和富含银元素的土壤很适于种植药用茶。他由此了解到何种气候和土壤才适于种植优质茶。在宁波地区,他采集到许多茶种。由于他出手大方,表现得体,茶场的主人常常拿出自己珍藏的最好的茶招待他这位客人,以感谢他的来访。
  1848年12月15日, 罗伯特·福特尼在写给英国驻印度总督达尔豪西侯爵的信中说:“我高兴地向您报告:我已弄到了大量茶种和茶树苗,我希望能将其完好地送到您手中。在最近两个月里,我已将我收集的很大一部分茶种播种于院子里,目的是不久以后将茶树苗送到印度去。”他信中所说的院子,是指英国驻当地领事馆的院子以及一些英国商人住所的院子,用这些院子来试验种茶树。他发往加尔各答的每批茶种和茶树苗都是分三只船装运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损失。
  1849年2月12日,在途经香港时, 罗伯特·福特尼致函英国驻印度总督说,他想到著名的红茶区武夷山,其间住宿在一些寺庙里。他从寺庙的和尚那里打听到了一些茶道秘密,特别是茶道中对水质的要求。这一次,他乔装成知识界名流,了解到了使绿茶变成红茶的过程:对茶叶进行发酵处理,从而使茶叶的颜色变暗。绿茶的制作则不经过这道工序。当时多数欧洲人一般都喝红茶,因为绿茶运输过程中在船舱中发酵了。所以,绿茶和红茶都属于同一种茶。   罗伯特·福特尼准备回印度。但是,他学到的茶叶知识还不够用,只有中国的种茶者才能把他们种茶和制茶知识传授给印度的茶叶种植者。在回印度前, 罗伯特·福特尼招聘了8名中国工人(6名种茶和制茶工人,两名制作茶叶罐的工人),聘期3年。这几个中国人离开中国没有引起任何怀疑。1851年2月他通过海运,运走2000株茶树小苗,1.7万粒茶树发芽种子,同时带着中国制茶专家来到印度的加尔各答,他们的到来将使喜马拉雅山的一个支脉的山坡上增加两万多株茶树。
  3年后, 罗伯特·福特尼终于完全掌握了种茶和制茶的知识和技术。这甚至对印度的茶叶种植者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同中国茶竞争,他们就必须掌握这些知识和技术。回到英国后, 罗伯特·福特尼发表了他的旅行手记,删去了原稿中与他的间谍使命有关的细节。他从手记的出版中获了利。1853—1856年, 罗伯特·福特尼又到中国待了3年,目的是进一步了解花茶的制作技术,招聘更多的中国茶叶工人到印度去帮助东印度公司扩大其茶叶种植规模。
  與此同时,在印度境内的喜马拉雅山山坡上,茶叶产量不断增加。1866年,在英国人消费的茶叶中,只有4%来自印度。到1903年,这个比率却上升到了59%。中国人一直不明白自己的茶叶机密是怎样泄漏出去的。当时,在世界上销售给西方人的茶叶中,中国茶叶所占的比率下降到了10%。
  他将其在中国的经历写了四本书:《漫游华北三年》《在茶叶的故乡——中国的旅游》《曾住在中国人之间》《益都和北京》。
  对这段历史,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说,东印度公司有点类似今天的孟山都公司,垄断着一个产业,今天全球有了专利的概念,商业秘密受到保护,但在一百多年前,同样是获取别人东西,罗伯特却不视自己的行为是偷盗,相反,他认为,植物是属于所有人的。
  罗伯特·福特尼晚年默默无闻。英国王室既没有给他颁发勋章,也没有让他从给英国带来的贸易收益中提成。但他生活得并不拮据。
  现在,在中国,只有在杭州茶叶研究中心能看到罗伯特·福特尼写的书。但是,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曾在中国充当英国间谍。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历史学家关注过罗伯特·福特尼过去执行高风险任务的情况。但英国茶道爱好者、纪录影片制片人、法学家威利·佩雷尔施泰因揭示了前大英帝国经济文化史中的这个重要插曲。1996年,在阅读了罗伯特·福特尼的手记《茶叶和鲜花之路》以后,佩雷尔施泰因隐约地感觉到,在这部手记的字里行间蕴藏着另一种情景。于是,他同作为电影工作者的姐姐黛安娜·佩雷尔施泰因以及另一位合作者一起开始研究此事。历时4年的研究证明,罗伯特·福特尼当年的冒险活动乃是一种经济间谍的活动。罗伯特·福特尼是一个成功的超级盗贼。罗伯特·福特尼的活动导致了中国制茶行业的衰退,使中国茶叶这一最重要出口产品的贸易大幅度下降,严重打击了中国经济,改变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福特尼是影响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作用比成千上万的军队起的作用更大。
其他文献
王森浩  杭州第四中学毕业生,现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高考总分726分,理综276分。  考前早做准备,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考前除了要备齐文具等考试必需用品外,还要想好时间的合理分配。就我个人而言,在理综考试中都会留足1小时给后面化学、生物大题。当然,时间的分配因人而异,但必须早做准备,否则在考试时会因为没有掐好时间导致手忙脚乱。  高考的时候,答卷会提早15分钟发放,除了填涂考试信息外
  
期刊
br
不少同学喜欢玩电子游戏,不过,你有没有想过,电子游戏到底对大脑和行为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国外最新研究表明,有些电子游戏确实能够大大改变人类行为的许多方面——比如认知、学习能力,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还能起到一定的“大脑训练”的效果。  虽然玩游戏可以训练大脑,但也该有一个度。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阿隆·塞特兹认为,可以将电子游戏比作食物,玩什么类型的游戏、玩多少时间都应该有所控制。  小编
Ruth Buchanan“我的身体属于哪里”展览(2019)Lisa Reihana《我的名字不是纳塔胡》(2001)  英語与毛利语并行是新西兰的地域特色,而后者在20世纪之前一直作为主要通用语言存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当地人民坚持民族独立与自由的去殖民化的革命精神。当地艺术家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他们的故事、经历与感受。  Ruth Buchanan的展览“我的身体属于哪里”通过强有力的作品
俄罗斯刺绣文化与中华传统刺绣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刺绣元素常常出现在俄罗斯日常生活的各种物品上,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该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俄罗斯的传统刺绣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基辅罗斯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相对成熟的刺绣工艺。在8—9世纪的古罗斯,人们对多神教的信仰和崇拜催生了刺绣工艺并促进其发展。公元988年,“罗斯受洗”后,基督教的传入更为俄罗斯传统刺绣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10世纪左右,刺绣
寻父 回乡  “起初有些混沌,然后便有了光。光和暗渐渐分离,便有了白天和黑夜。”《圣经·创世纪》中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影片开头,这个故事来得不期而遇。故事在海伦· 卡兰德罗舒缓沉郁的音符里铺展开来,弥漫着忧伤悲戚的情绪。导演安哲罗普洛斯一开始就已然奠定了这低沉的甚至近乎残酷的语气。不过这个故事从来没有讲完过,每次都是在快要讲到上帝以己之像造人时便被母亲的脚步声打断。到了片末,当《圣经》中的这段故事
端粒越长,寿命越长?  今年5月初,诺贝尔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伯恩公布了她的端粒长度检测计划。今年年底,她的公司将向公众开展个人端粒长度检测商业服务。布莱克伯恩表示,提取血液中的细胞,测量细胞中端粒的长度,就可以推断出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但是,同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卡罗尔·格雷德却对此持保留态度,他在《科学》杂志上说:“人们真的可以通过测量端粒的长度得知他们的生物学年龄吗?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端
今年8月中旬,一组名为“你的照片是体育老师拍的吗”的照片爆红网络,照片中大多是天真无邪的孩子,或微笑,或沉思,看起来颇有文艺范儿。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照片的拍摄者不是专业摄影师,而是衢州市柯城区新华  小学的体育老师张煜。几乎不懂摄影技术的他,用一部苹果5S手机,拍下了学生嬉戏玩耍、天真无邪的种种瞬间,记录下了孩子们的童年,意外地火了。不懂技术、没有好器材的张煜,却拍出了有灵魂的好照片,被称为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馆是每所学校必不可少的“装备”。和高中体育馆相比,大学体育馆体积更庞大,功能更齐全,人气也更旺盛。而且不同的大学体育馆风格不同,有的传统,有的现代,有的个性,有的典雅,但无论如何,那里都是我们挥洒汗水、激扬青春的好地方!  最奥运:第一座奥运乒乓球专用赛馆  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竣工于2007年底,是奥运史上第一座乒乓球专用赛馆。体育馆翘起的屋檐伸展两翼,总设计师汤朔宁及同事
你的来信中还反映出两个小问题,我想有必要提醒你。  首先,周围不少同学有了大学专业选择的目标而自己还没有,你对此感到焦虑,这没必要。有些人现在选了将来还会再改,这种修改用得好就是抓住了人生中多次选择的机会,但用得不好就变成了早选早乱、多选多乱。所以,选择时更要紧的还是尊重自己的兴趣和擅长,要有主见。  我有一个同学,读书时不怎么偏科,成绩不错。当年他也一直没有太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后来上了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