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茶铺》叙事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y8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月14日上午10时,由瓦库· 库里艺术馆主办的陈锦摄影作品展全国瓦库巡展第一站在瓦库济南19号店拉开帷幕。此次开幕式以陈锦老茶馆《茶铺》系列作品为主题,到场嘉宾有来自政界、艺术界、文学界、新闻媒体等各界朋友40余人。
  陈锦的摄影作品以四川的人文风光为主。他深入四川各地,拍摄了大量反映四川人生活的作品,如老建筑、老习俗等,荣膺中国摄影界最高个人成就奖——金像奖,其中,他的力作《茶铺》,被圈内誉为“西南茶饮民俗文化研究经典”。在摄影圈,“茶馆”可谓陈锦的标签。他先后出版过《四川茶铺》《茶铺》《川人茶事》等相关摄影集,该作品被誉为“中国摄影新时期里程碑式的著作之一”。在他的镜头下,四川的茶馆也从一种单纯的“休闲空间”,上升为川人性格与精神的有机载体。
  拍“茶馆”,先把自己变成“茶客”
  凡是来到四川的人,几乎没有不被老茶馆吸引的。他们有的人来这里体验生活,有的人来这里找寻画面,陈锦与他们最大的不同,就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他自己就是一个老茶馆的茶客。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将镜头对准身边的茶馆,真实、平视地作出艺术表达。
  他拍茶馆不是为了拍川人怎么喝茶,而是拍川人如何生活。如今,陈锦已经成为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更是依靠《茶铺》《市井》等摄影作品屡获殊荣,而他的核心创作始终没有离开四川这片土地。有人说,摄影人当志在远方,他却认为,摄影人更需要脚踏故乡,因为那才是每个人文化根脉之所在。
  “为了拍摄到最真实的茶客状态,陈锦老师自己成天泡在茶馆里,买碗茶,和喝茶的人聊事摆龙门阵,听评书、看川戏。茶客们没有人觉得他是一个拍摄者,只是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朋友,所以他能捕捉到茶客与鸟儿逗趣,悠闲读报看书,发呆、养神、打瞌睡,享受按摩、掏耳朵这些随意和自在的状态。” 全视影像创始人、本次活动策展人罗勇先生告诉记者,“三十年,我们可以做很多事,也可以无所事事。但是陈锦,只安静地做了一件事——拍摄家乡(成都)的市井人生,这是最难能可贵之处。”
  中国知名摄影家、策展人曾毅说,陈锦老师的《茶铺》作品系列记录了一个时代,也记录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群的生活状态。
  在陈锦的镜头下,茶馆不仅是成都人的休闲场所,还是一个了解成都人生活状态的窗口。茶馆就像是一个小社会,在这里会友、谈事、消遣,在这里体味悲欢离合、人生百态。
  此次展出的《茶铺》系列作品,从各个角度记录着家乡的时代变迁和人生百态。
  “本土摄影师陈锦用几十年的时间专心拍摄《茶铺》,给我们的启发是真正的好东西就在我们自己家门口,我们要积累、要沉淀。”知名摄影家、高级记者钱捍也来到瓦库济南19号店的展览现场。
  罗勇介绍,在拍摄茶馆近30年的时间里,陈锦跑遍了川渝地区上百个场镇的数百家茶馆,他发现了东南西北茶馆很多完全不一样的内容,喝茶的方式也不同。比如,成都人喝茶爱用盖碗儿,看上去很悠闲;重庆人多用大碗和无盖茶杯。这与生存环境和地域性格都有关系。川东的码头,客商脚夫来来往往,不要求在茶铺里坐多久,卖茶人也希望来往的人频繁些。川西的茶馆,茶客躺在竹椅上很悠闲,不急,一碗茶喝一天也没人赶。这些内容在其系列作品里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著名艺术评论家鲍昆这样评价陈锦的作品:看陈锦的摄影好像更能让人们悟出摄影的意义。摄影是时间的尺子,是尺子上的刻度。用摄影来量度文化,是阅读和解读文化最好的方式。摄影的人很多,颖悟和做到这一点的却不多。陈锦是他这一代摄影师中最早有这个觉悟的,而且也是做得最好的。因为,他持之以恒,刻度宽大却又细密精致。川西、成都,人、事,都在其作品中。
  融入生活的茶事文化
  品茶香、賞摄影,茶文化与高雅艺术的完美融合,使得本次摄影展活动显得格外熠熠生辉。
  摄影讲究的是在简单的构图中求得丰富的思想内涵,就像茶与水那样,在简明的色调对比中求得五彩缤纷的颜色。它不求外表的俏丽,而注重内在的生命感,从朴实中表现出韵味。
  罗勇说,“陈锦拍摄的茶馆不能单纯从影像的角度谈,《茶铺》的成功不只是影像方面的成功,也不只是在摄影上的成功,它展现的不只是影像能力,而是对茶馆这一文化现象的挖掘。摄影展的第一站之所以选择瓦库济南19号店,是因为祥瑞巷子里的这个小小的茶馆,没有都市的喧嚣和嘈杂,有的是一种自在、平静和悠闲。一杯清茶,在茶馆里聊《茶铺》,心境是一种洒脱,仿佛生活又回到了过去的老茶馆时代。”
  瓦库济南19号店的店长刘佛星说,“一边品茶一边欣赏陈锦老师的摄影作品,茶和艺术合二为一,也正是茶文化与艺术的完美融合。瓦库茶馆成立之初,就把提高大众的生活品位放在首位,随着瓦库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文化和艺术的资源进行滋润、滋养,所以近年来我们一直不遗余力地在做文化活动和艺术活动,这更是瓦库与众不同的重要一点。把瓦库打造成为‘一个有生命力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受社会尊敬的品牌’是我们的使命。”
  《茶铺》呈现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现象的过去时,一方面它完成了一次传播和传承,另一方面它确立了一种表达的类型和范式,对于摄影圈,在当时是有启迪和借鉴意义的。
  《茶铺》是一段记忆的切片,细细咀嚼,历史就在袅袅上升的茶气间悄悄流逝……
其他文献
截止到2017年12月底,济南市连续 7年命案全破,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排名前一。截止到去年11月,济南的八类案件侦破率也达到94.5%,为历史最高水平。  在刑侦类影视中,我们常常见识到生活中不拘小节的神探。但济南刑警的“带头大哥”王辉,看见办公楼地上一个烟头也要捡起来。或许正是这样的零容忍性格,才造就了济南的安全感之最。  他本人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4次,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期刊
著名学者王学泰先生1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作为一个学者,王学泰研究的主题是游民、流民与江湖文化。而近几年,他更多是以“读书人”的身份在发言。  对王学泰而言,读书就是他的信仰。他把对书的需求和吃饭相提并论。终其一生,王学泰都在买书、读书,做研究反而是一种副产品。他提倡一种“慢读论”,不功利,而是在书上耗费掉漫长的人生。当然,他也曾因《推背图》以“现行反革命罪”被判入狱。而书,终究没有负他
期刊
从万科、华为、阿里,到海尔、美的、碧桂园,当代诸多标杆企业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名称、不同的深浅度,进行着具备合伙化特征的变革与管理创新:合伙制是最古典的组织智慧,也是最显著的未来趋势,“合伙”背后,是正在被构建起的崭新的商业文明。  万科的“干什么”和“怎么干”  1月5日。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湖。  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郁亮在当日举行的媒体交流会上提到“万科作为发展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期刊
2017年5月5日,山东省政府工作会议上,山东申请国家批准建设泛济青烟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被正式提出。会议认为,如果试验区获批,无疑会释放巨大的政策红利,加快山东的经济转型。  6月24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第一次见诸公众视野,距离李克强总理寄望山东“在国家发展中继续挑大梁,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继续打头阵”,恰好两个月。  2018年1月3日,国务院批复山东省政府、国家发展改
期刊
《叹别离》——崇祯乱世一段情  崇祯年间,王朝末年。多事之秋。  云梦平原,鱼米之乡,有世家冷府。  冷家原姓梅,因靖难之役,被驱赶到云梦平原扎下根来,后冷家在当地富甲一方,成为当地大族。冷家有个世代相传的祖训,就是秘密寻访朱允炆后人,一旦寻到,便秘密保护起来,护其之一世周全,令建文帝香火不绝,尽一份旧臣责任。以假名出家为僧的释缘,正是冷延泉找到的建文帝的后人,才会在这乱世,奇货可居,得到各方势力
期刊
很多时候,活在微信朋友圈里的我们,仿佛在被一个光怪陆离的的怪圈所绑架。除了寂寞和情怀、人脉和利益,这里也不乏浓浓的商业把戏、利与欲的底色。  2017年后,当线上社群商业开始严重下滑,靠社群驱动商业的模式也进入洗牌,有人一针见血:传统的朋友圈商业将逐步死掉,唯有社交尚存。  朋友圈也是一个江湖  春节临近,打着“免费送”名号的朋友圈欺诈行为也“卷土重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公告称,近期安全中心对于5
期刊
2018年1月18日,泰康在西南地区投资打造的首个高品质养老社区——泰康蜀园正式投入运营,这是继北京、上海、广州后,第四家建成开业的泰康养老社区,意味着泰康“保险与医养实体跨界结合”战略逐渐步入快速发展期。  养老社区十一城联动 打造全国化医养网络  泰康是保險业首个投资养老实体的企业,围绕保险+医养战略,已完成北京、上海、广州、三亚、苏州、杭州、武汉、成都、南昌、厦门、沈阳十一城联动布局,医养业
期刊
近年来,随着知识付费市场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音频成为重要分羹者。在资本和市场的作用下,音频平台开始加速业务拓展、完善商业模式。同时,随着使用场景的生活化延伸,互联网音频行业的商业模式也获得了更多可能性。  IP游戏  在喜马拉雅母婴频道中,心理学家李晓闯的亲子课《妈妈你听》颇有拥趸。这是一档教授父母如何与6到12岁孩子相处的课程,每节课10分钟左右,解决一个家庭难题。课程介绍中写道“让你的爱更专业”
期刊
“去增提”“四新四化”“企业上云”“破立降”“透明海洋”“十强产业”“瞪羚企业”“雪亮工程”……2018年,随着省两会的召开,我省经济、文化的新变革和这些新热词一起,成就着山东的新气象。  1月25日上午,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山东会堂隆重开幕。与会的840名代表,积极履职,共绘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宏伟蓝图。  如何理解新时代、新征程、新气象、新作为?作为政府施政的纲领性文
期刊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山东省要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丰厚优势,开拓文化强省新途径。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强省建设最深厚、最持久的精神力量。  那么,开拓文化强省有哪些新途径?实现从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又有哪些意见建议?本刊记者采访了山东省人大代表、山东世博华创动漫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华。  让“创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  1月26日上午,舜耕会堂,山东省第十三届人代会分组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