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抽筋,不一定是缺钙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99youaik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患者有过小腿抽筋的经历。医学上把抽筋称做肌肉痉挛,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发作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为常见,轻微时可能片刻就好了,严重时会感觉疼痛难忍,尤其是在夜间睡梦中发作时,往往会把人痛醒,长时间不能缓解。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骨质疏松,所以出现频繁抽筋现象时,经常会认为是缺钙的表现。实际上,引起腿脚抽筋有多种原因,有必要认识清楚,以便对症处理。
  抽筋常见原因
  1.外界寒冷刺激:如夏季夜间吹空调时间过长或冬季夜里室温较低,睡眠时盖的被子过薄或腿脚露到被外,都可引起抽筋。
  2.疲劳、睡眠、休息不足或休息过多导致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均可引起肌肉痉挛。如走路或运动时间过长,使下肢过度疲劳导致乳酸堆积;睡眠时间过长,也可使血液循环减慢,造成二氧化碳堆积。
  3.老年妇女雌激素下降,骨质疏松,都会使血钙水平过低,肌肉应激性增加,从而导致常发生痉挛。
  以上是常见的引起抽筋的原因。除此之外,对“糖友”来讲,还有一种导致抽筋的原因,尤其值得重视。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引发抽筋
  腿抽筋未必都是缺钙,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腿抽筋很可能是患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经常腿抽筋的患者,尤其是夜间发作严重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有长期大量补充钙剂的治疗史,但补钙效果却并不明显。检查发现,他们中多数人并不缺钙或仅有轻度缺钙,但是这些抽筋严重的患者,却大多患有下肢部分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因下肢动脉血管壁内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下肢供血不足。患者早期症状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由于一些患者行走较长距离后才出现间歇性跛行,还有患者本身患有脑梗死,行走不便,间歇性跛行不明显,所以早期并不容易察觉该病。部分患者甚至被当做一般腰腿疼痛或缺钙而长期误诊,个别人甚至误做了骨科手术。
  警惕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发病率很高,如果不能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患病后期将非常痛苦。抽筋只是可能出现的症状之一,患者常见表现还有夜间下肢疼痛,难以入睡;走路间歇性跛行明显,不能走远;发展严重时腿和足出现溃疡,甚至不得不截肢。
  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当伴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血脂紊乱时,当出现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等症状时,应当首先排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旦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应当及时请内分泌科和血管外科医生治疗。病人如合并缺钙,应以食补为主,辅助药物治疗,确实需补钙者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服用。
  预防下肢动脉硬化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做适当有规律的步行锻炼,放弃吸烟等不良嗜好。出现足部发凉时要注意保温,但不可用暖水袋暖脚或热水泡脚,因为不能针对病因治疗,而且很多糖尿病患者皮肤感觉减退,对热不敏感,容易发生烫伤不愈。当然,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是重中之重。
其他文献
在记者所接触的老年糖尿病中,大多采用健走的方式运动。健走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是最简单、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有氧运动,同样有利于降血糖。近期本刊刊登热身运动和整理运动后,有读者打电话询问:我采取健走的方式锻炼,也需要热身运动和整理运动吗?健走有没有一些技巧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系王正珍教授。  健走也讲究速度  健走看似一项简单的运动,同样需要热身运动和整理运动,讲究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
期刊
第8期杂志介绍了上肢力量练习的基本知识,以及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力量练习及牵拉方法,本期将介绍胸大肌、三角肌、斜方肌的力量练习与牵拉方法。  胸大肌的力量练习与牵拉  力量练习:蝴蝶夹胸  体位:仰卧位。  动作:双手握哑铃,肘微屈。起始动作时,上肢置于体侧,与身体垂直,然后双臂向上屈起,使哑铃相接触,再缓慢放回原位,感觉胸前的肌肉有酸胀感。  要点:双臂外展,与身体成90度夹角。  增加难度:增
期刊
养生之道  先天的禀赋。①善熟睡。睡下去后不到几分钟就能睡着,而且睡得很熟。②脾气好。每次遇到困难,往往只怪自已,不怪别人,从不发脾气。③记忆力强。自小念私塾记忆力强过同学,别人需要半个月背熟,他则只需3~4天。  后天的保养。养身在动,养心在静。古人云:“户枢不蠧,流水不腐。”他每天5:30起身,做全身按摩运动。每日三顿饭后走500~1000步,已有20年;养心主要在淡泊明志,对于勾心斗角之争,
期刊
生活中常见的食用盐除原盐和精盐外,还有以精盐为基础制作的各种营养盐和风味盐,而食品标签中并未标注使用人群。糖尿病患者面对这些盐时往往不知如何选择和应用。本文就为您解答这些问题。  什么是盐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而钠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元素。它可以帮助调节人体水分平衡和酸碱平衡,还能影响血压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但是,人体每天所需的钠并不太多,过多的钠不仅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还可能升高血压,增加钙和其
期刊
北京市从7月1日开始,在友谊医院试点医药分开。这一改革能否真正破除以药养医,给患者带来实惠,促进医院运行机制改变,使存在已久的深层矛盾得以破解,让我们拭目以待。本文也试图就一些具体问题,探讨一下处于医患关系旋涡中的医院,可以做些什么。  医患困境如何破冰?如何解决看病贵的难题?社会各界人士、专家学者对此见仁见智。我们期待更健全更顺畅的医疗体制,我们也呼唤医患之间更多一份理解和信任。  杜绝超范围住
期刊
为何“糖友”好发皮肤病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皮肤问题,根本原因还是血糖控制不佳。血糖偏高,渗出到皮肤表面的糖分较多,糖分在皮肤表面氧化、酵解,引起瘙痒;其次,糖尿病患者存在神经病变,造成皮肤汗腺、皮脂腺分泌少,引起瘙痒;再次,紫外线、高温潮热会加重皮肤瘙痒。  秋季如何避免这些皮肤问题的发生?首要的是控制血糖。另外,送给大家一些秋日护肤小锦囊:①注意卫生,保持皮肤清洁;②防止外伤,出现外伤及时消毒
期刊
说到衡量人体是否肥胖的指标,大家可能比较熟悉体质指数(BMI)及腰围(WC),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专家学者们经常采用的。这两个指标增高,表示超重或肥胖,说明患心脑血管病及代谢病的风险增大,要注意减重。对“糖友”来说,也意味着血糖控制难度加大,所需胰岛素量更多。此外,同类型的指标还有腰臀比(WHR),即腰围和臀围的比例,这两个“围”越接近,越说明身材上下一般粗,“水桶腰”。非但不美观,而且说明腹部
期刊
本刊第6期杂志刊登“食用油为什么要换着吃”一文后,读者又有了这样的疑问:既然几种油换着吃营养更均衡,那我直接买调和油好了,各种油脂调在一起,营养不更全面吗?可现在市场上的调和油真的营养更全面吗?  调和油是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配料少则3种,多则10余种。在理论上,调和油是非常好的食用油,不但符合食用油多样化的建议,而且一桶油里有多种油脂,可以取长补短,使各种脂肪酸的配比更
期刊
经常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发生早餐前空腹血糖增高的现象,但医生在给予治疗措施的时候却可能不同。有时会让患者增加睡前胰岛素剂量,有时又会建议患者睡前适当进食。为什么同样是早餐前空腹血糖增高,医生的处理却不完全一样呢?  其实,这是因为引起早餐前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不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  “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各自特点  同样是早餐前空腹血糖升高,但“黎明现象”在凌
期刊
颈部有两条非常重要的血管叫颈动脉,为脑组织提供80%以上的供血。颈动脉狭窄除了可造成脑供血减少外,狭窄处的动脉硬化斑块还可破碎,导致局部血栓形成、脱落,斑块内出血,从而发生脑梗死。多普勒超声是检查颈动脉是否狭窄最为实用简便的方法。  近几年来,对于颈动脉狭窄导致脑梗死开展了大量研究。有数据显示,将近40%的脑梗死是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  但是,很多医院对于有脑卒中危险的患者并没有强调颈动脉检查,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