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相关指标的实验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123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基于对运动性疲劳理论知识的了解,本文以运动性疲劳的相关指标为切入点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对运动前后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运动前后 相关指标
  在运动性疲劳理论的实践应用中,各种评定人体运动性疲劳的主客观指标被用于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判断和掌握运动的量、强度和时间,这为运动中合理分配体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疲劳的发生以及加快疲劳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滨州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运动前后运动性疲劳相关指标的对比与研究,使之能够正确的认识和诊断运动性疲劳。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被试者
  本研究选取滨州学院体育系2013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90名作为被试。对其实施一定时间强度的运动量,并针对不同人对于不同运动量产生的不同的疲劳程度的反应,展开实验研究。
  2.测试指标与测试方法
  (1)反应时:受试者取坐姿,连续测定受试者五次红灯信号反应时。
  (2)皮肤空间阈值的測定:受试者仰卧,单臂侧平举,闭眼。测试人员持触觉计或两脚规,拉开一定距离,将其两端以同样的力轻触受试者前臂皮肤,先从感觉不到两点的距离开始,逐渐加大两脚规距离,直至受试者感受到两点的最小距离即为皮肤空间阈。
  (3)闪光融合频率的测定:令受试者坐在闪光融合频率计前面,测定仪的高度要与受试者的面部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接触测定仪的窥视窗口,眼睛注视闪光屏。检测者控制测定仪上的数字显示器调节旋钮,使闪光频率次数逐渐从慢到快,直至受试者感到连续的闪光变成连续光感时为止。引起连续光感时的断续闪光的最小频率,即为闪光融合频率,可以从测定仪上的数字显示器上读书,记录其频率(次·S),测三次,取平均值。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阅览相关论文及相关图书,对研究课题进行相关查阅及了解。
  2.实验法。针对运动性疲劳的相关指标,对大一90名同学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3.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运功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判断是否出现疲劳或疲劳程度的大小。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运动前后红灯反应时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表1,标准差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运动前后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基本相同。还可以看到在运动一段时间后,总体的红灯反应时延长,表明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造成了机体产生疲劳。其中27%的机体红灯反应时缩短,表明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产生了兴奋。
  (二)运动前后闪光融合频率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运动疲劳时,闪光融合阈值降低,当阈值为1.0-3.9Hz时为轻度疲劳,4.0-7.9Hz为中度疲劳,8.0Hz以上为深度疲劳。通过表2,运动前离散程度大于运动后的离散程度。同时可以看到在运动一段时间后,总体的闪光融合频率增大1.5Hz,可判定机体产生了兴奋。另外有53%的机体闪光融合频率增大,20%的机体没有变化,27%的机体闪光融合频率减少,即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了疲劳。
  (三)运动前后皮肤空间阈值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机体疲劳时,皮肤空间阈值增大,与安静值(未疲劳)比较,比值大于1.5而小于2.0为重度疲劳。通过表3,标准差表示的整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运动后的离散程度明显大于运动前的离散程度。另外可以看到在运动一段时间后,有57%机体的皮肤空间阈值增大,有43%机体的皮肤空间阈值减小或没有变化。
  三、结论与建议
  实验结果显示,经过一定时间的持续运动,机体有疲劳产生,并能够通过数据被我们明确的看到,同时也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兴奋的同学,从而使运动后比运动前反应更迅速,成绩更好。
  参考文献:
  [1] 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林崚,王华叶.运动性心理疲劳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9.
其他文献
本试验以松浦镜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谷氨酰胺及其前体物对松浦镜鲤、生长性能、免疫和肠道发育的影响,优选出最佳替代物,为丰富鲤鱼的营养生理知识以及鲤鱼饲料的科学配制提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2  摘 要 近年来,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跆拳道课程,报名学习跆拳道的人数逐渐增多。同时在跆拳道运动实践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较为常见。我校把跆拳道课程作为体育专业必修课和非体育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同样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和积极的参加。综上所述,全国各学校都积极开展跆拳道运动,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加强了学生的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2  摘 要 做好运动损伤危险因素的识别,保障大众健身运动的持续健康发展,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重视。对上班族来说,因为工作繁忙只能“见缝插针”地进行运动,这不仅让他们成为运动损伤的高发人群,更让文体赛事的组织者倍感压力。这就需要我们认清运动损伤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干预方法,使预防成为避免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2  摘 要 职业女性作为特殊群体,在职场环境中面临诸多压力,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这部分群体的奢望。而瑜伽作为一项科学的体育锻炼内容,其凭借简单易操作等特点备受职业女性青睐。在排除该要素之外,瑜伽所能够发挥出的内在价值也值得关注,对职业女性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作用显著,最终缓解职业女性生活及工作压力,表现出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2  摘 要 本文应用澳大利亚GPSports运动训练监控系统对备战2017年天津全运会的男子足球队后卫球员比赛表现进行监测,运用比赛心率和能量代谢两项指标对后卫球员的比赛负荷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为教练员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有针对性的对边后卫位置上的球员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供科学支撑,力求提高运动员的竞
中图分类号:G83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2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武汉轻工大学大一大二艺术体操专选班学生进行调查,就艺术体操教学中心理因素及其影响做分析,以此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依据,使教师在教学中能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更好的安排教学内容,注意教学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艺术体操 教学 心理因素 影响  一般性艺术体操是主要以女子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2  摘 要 赛前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竞技状态,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赛前做好最佳竞技心理状态的准备,控制心理的稳定性对运动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蹼泳赛前最佳竞技状态心理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并给出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使运动员在赛前达到最佳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疲惫感会影响到体育训练的正常进行,也会降低体育训练的质量和效率,会使运动员做许多无用功,甚至还有可能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本文就游泳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疲劳情况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较为科学的恢复措施,希望能对我国游泳运动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游泳训练 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