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费用

来源 :科学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aemon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先生说,有时候就觉得自己这辈子就是给孩子挣钱的机器,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对于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投资数额,《科学投资》曾在2004年撰文专门分析过,如今2年过去,孩子的教育消费更是节节看涨。200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婚姻家庭研究专家徐安琪公布了一项关于抚养孩子的成本尤其是教育成本的调查结果。她主持的这项调查由上海市徐汇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社科院进行,样本全部来自徐汇区(随机抽取36个居委会,共调查746户有0-30岁未婚子女的家庭)。
  这份名为《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称,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至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估算30岁前的未婚不在读的子女的总成本达到49万元——这还未包括社会赠送、学校免费、春节压岁钱等5万至6万元的收入。
  徐安琪强调,由于不是从0岁开始对孩子进行30年的追踪调查,因此,49万元的孩子成本并非是目前30岁孩子的家长已经支出的费用,而是以2003年的物价水平,0-30岁孩子的父母在1年中平均花费的相加之和。
  徐安琪说,考虑到市场经济转型中就业的不稳定,使一些子女从学校毕业后未能及时找到工作,或在职业流动过程中待业、失业或创业失败甚至破产,家长既要供子女吃穿用,还为子女储备结婚费用,提供子女的开业基金、婚房首付等,成年子女潜在的延伸成本也不低。因此,该调查的对象增加了30岁以下未婚子女.故经济成本明显放大。
  这项调查在大城市的很多家庭都得到了证实。《科学投资》随机采访的一位王先生表示,他女儿今年13岁,他为我们算了一下13年来的支出:女儿0-5岁,大概花费3.5万元,6-12岁大概花费了约10万元(小学阶段);13岁上初一,已经花费了4万元,而且还是保守估计,其中包括学校赞助费1.5万元,学费5000元,为孩子上学租房一年1万元,其他生活费用1万元;初中还有两年至少还要3.6万元。到女儿初中毕业就已经花费了21.1万元了。 还有高中、大学……这其中还不包括配眼镜、过生日、压岁钱、看病、保险等等想不到的支出。王先生说,有时候就觉得自己这辈子就是给孩子挣钱的机器,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幼儿园:3年花费超过6万元
  
  谈起宝宝的开销,深圳的张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年仅5岁的儿子,目前所有的花费已经超过10万元。据她估算,待孩子幼儿园毕业时,其养育费可能超过13万元。
  张女士的孩子目前入读的深圳彩田村幼儿园,是一家公费幼儿园,在同类幼儿园中收费偏低。按这一学期收费计算,入园费为4500元,另加课本费、兴趣班费、订奶费、班费等费用,这一学期孩子入读费用为5200元。这样,她孩子一年仅读幼儿园的费用就达1万多元。而此前一年,张女士儿子在莲花一村一家省一级幼儿园就读,一学期收费更是高达7000多元。
  张女士说,如果再加上平时零花、衣服、医疗、保险等费用,孩子一年的养育费则会超过2万元。这样,在3年读幼儿园期间,孩子养育费6万元左右。
  为了让孩子以后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很多家长从孩子3-5岁时就让他们参加各种艺术训练。来自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全国城市儿童中有近一半人正在学习或学过乐器。在首届全国少年儿童艺术风采展示大赛上,仅在全国各地参加初赛、复赛培养的少儿选手就达80万人。但是,这种兴趣却常常走偏,父母消费的盲目性值得警惕。中央音乐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对3297名家长进行过调查,他们发现,一些琴童的遭遇特别值得关注:33.3%的家长偶尔会为练琴打孩子;至少有44%的琴童因“不听话”经常受到家长的批评;因为是琴童,半数的孩子受到比其他孩子更为严厉的管教,玩的机会则更少……
  在我国,艺术教育过早被赋予了浓厚的社会竞争色彩和功利性。艺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久的动力因素。过多的功利主义对孩子的个性发展非常不利,容易使孩子产生痛苦甚至逆反心理。中小学:月培训费近两千
  现在的小学教育都采取了就近入学制度,只要学生按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一年级新生学费全免,只收取很低的杂费,其中不包括家长为孩子报的各种辅导班所花的费用。
  中小学阶段,也就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支配下,每个中小学生都不堪重负。很多家长都知道国家一再坚持减负,但孩子肩上的书包却越来越重。原因很简单,人家都读奥数、学英语,自己的孩子不读的话,如何跟人家竞争?所以只能不停地让孩子上辅导班长本事。这背后就是高昂的课外辅导和培训费支出。
  王女士和丈夫都在事业单位工作.家庭年收入约10万元。为培养孩子的兴趣,从女儿5岁时,王女士就花3万多元买了一架进口钢琴,并请了老师教孩子,每周一次,每次学费120元,一年的花费就超过6000元。孩子上小学后,她又颇费一番周折地请到了知名学校的老师为孩子补习英语。按老师的安排,每周女儿要上两次补习课,每次两小时,收费150元。一个月的英语补习费就达1200元,一年费用达到了1.5万元。
  


  女儿长到12岁,王女士粗略算一下,花费还真不少。从出生到现在,女儿每年生活费、服装费、学费、过生日、买玩具、购买课外学习书籍等,年平均消费在1万元以上。
  有很多家长考虑到孩子户口所在地小学的教育质量.往往会让孩子选择划片区域外的小学就读。这就涉及到让很多家长头疼的“择校费”问题。目前,除公办学校外,各地都有少量不享受国家拨款扶持的民办和私立小学。由于投资渠道不同,这些非公办性质的学校硬件条件普遍较好,收费自然较高,因而吸引了不少家境富裕的孩子。现在,北京市的学校择校费在1-3万元不等,如果进入私立小学,采取寄宿制的话,择校费3万元,学杂、书本、寄宿费每年大约2万元。
  
  高中:占家庭收入1/3
  
  张先生是某省省会的一名公务员,妻子在一家医院上班,他们的儿子在一家重点中学上高二。目前,张先生和妻子的月收入加起来大约有4000元,年收入5万元左右.在省会属于中等收入家庭。儿子每学年的学费和其他书本费、杂费加起来大约在3000元,这是一笔固定的支出,由于儿子学习成绩在班里算中等水平。所以参加各种补习班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支出加起来一年能有1500元,张先生还打算为孩子请一个英语方面的家教,支出每月也要400-600元,另外孩子一个月的零花钱也在100-200元之间,粗略算下来,一年的花费要在7000元以上。
  不过这还不是全部,考虑到孩子再过一年多就要考大学了,所以张先生已经开始提前为孩子的大学生活打算了,从两年前开始,他每 月在儿子的教育储蓄账户里存入800元,他预计到孩子上大学时就能有4万多元的教育储蓄,4年的大学生活应该能够有所保障了。
  跟中小学的就近入学不同,高中阶段,除去必要的学杂费等支出外,另外一项大的支出就是高昂的择校费,有些学校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对择校生很是欢迎,这就导致平价生的分数线越来越高,更多的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不得不硬着头皮交上这笔择校费。动辄两三万元的择校费对许多家庭来说不是个小数目,此外还有一些变相收费如“英语班费”、“实验班费”、“矿泉水费”、“资料费”等支出项目。
  有家长表示,要想进入好中学,有三个办法:一是靠关系;二是交钱;三是各种特长证书,还得看学校认不认。许多没关系的家庭节衣缩食,甚至借款让孩子上好的中学。因为只有上了重点中学,考大学才有希望。
  


  大学:4年制还是7年制
  
  上海外国语大学大二学生小陈家住上海市徐汇区,她详细算了一下自己大学4年花费:4年大学学费4万元;4年住宿费6000元;住校生活费,家里每个月给800元,4年就是近4万元,还不包括周末住在家里的生活费以及寒暑假的费用;书费,每年700元,自己课外买的书一年约300元,4年共4000元;4年买衣服、CD、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花费3万元左右。这样,仅大学本科4年花费就达到12万元。除此之外,高考之后,她还动了一次激光准分子治疗近视的手术,花费1万元……小陈说,她在同学中并不算奢侈的,只是中等水平。
  目前大学生消费个体间差异很大。一份针对大学生消费现象的报告显示.年轻人在消费方面的情况为,18岁-24岁时每月用于化妆品的平均消费是82元。受访的大学生中,36%经常花钱购买非必需品。除了交学费,60%的调查者每月消费支出超过500元,30%超过700元,10%以上的每月支出1000元以上用于非学费消费。
  同时,严峻的就业形势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推入到考研大军的行列中,他们认为考研可以提高就业身价,为赢得更好的社会地位积累资本,但同时也意味着多3年的花费。而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让4年大学几乎异化成了7年制的大学制度。
  如果还在考虑将孩子送出国门,那就更是个无底洞了,没有50万元是根本不可能的。
  


  教育资金如何筹划
  
  教育资金已经成为压在每个父母身上的一座大山。如何做好教育资金的筹划,是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
  对当今的家长来说,筹划教育资金的重点之一,就是理性投资,切忌跟风。很多家长都有攀比心理,一味想给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并让孩子参加很多学习班,请几个家教等.有时反而适得其反。
  以请家教为例。在决定是否请家教之前,必须认真考虑支出问题。而且对支出没有取得预计的效果,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家教的支出主要由以下几大部分组成:教师的薪金;购买辅导材料和其他资料的费用;伙食、礼品等招待费用;阶段性的对家庭教师成效的奖励以及机会成本等。通过计算这些,再与孩子目前的学习状态相比,你会发现可能请家教反而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其实并不必要。
  其他的重大消费诸如择校、上兴趣班、寄宿等,都可以按以上类别,对具体支出进行细分。细分后,详细计算一下投入成本,会发现价高者未必优,如择校时,不妨到实地去暗访一下,找几位该校学生的家长聊聊,看看学校提供给学生的一切是否和家长的投入相符。另外,再比较一下,花同样的成本谁可提供更好的教育。这样,可能对孩子的教育支出会更加理性。
  此外,要尽早为孩子设立教育专项基金,可以考虑选择一些教育基金类的保险品种。
其他文献
人的欲望有大有小,对项目成长性的要求也就有高有低。对于那些抱负宏伟,志向远大的投资者,项目的成长性在他们选择项目的各项参考因素中,可能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上,有些项目可能永远长不大,就如涓涓山泉,永远不会断流,但也永远不要指望它会成为大河。北京有家金生隆,是专业做爆肚的,爆肚是北京的地方小吃,金生隆从前清年间做起,迄今历150年,到2003年才开出了3家店,2006年初,关掉了一家店,又变成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乐趣所在,把乐趣结合到买卖中,是最快乐的事情。  老北京有句话,形容比较阔绰的生活状态,叫“天棚鱼缸石榴树,老婆肥狗胖丫头”。意思是家里有钱,能种葡萄石榴,能养鱼养狗,除了老婆,就连丫头也能养得胖胖的,宽裕嘛。身为打工一族,天天上班,对这样的生活,的确是“虽不能之,心向往之”。总想以后老了,要是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很满足了。  本来以为,只有我这样的胖子,才喜欢置地种花,过“老地主”生
期刊
从我国目前家居墙面装饰材料看,墙面漆(乳胶漆)和壁纸仍为主导产品。对于壁纸,人们是又爱又担忧,喜爱它的质地、喜爱它的花色、造型,而更多的是担忧它昂贵的价格、开裂的接缝、有毒的粘胶、无法擦洗的污迹……这种种的麻烦让许多消费者只能忍痛割爱。  如今,一种新型特色涂料的诞生再次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这就是立体闪光涂料产品,也称作壁纸漆。据了解,壁纸漆前身是印花涂料,在10年前就存在。只是,当时由于技术不
期刊
黄宏维 洋娃娃掀财富旋风  陈 峰    洋娃娃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商品,但是将洋娃娃制作成电动智能型,不但娃娃本身千娇百媚,而且还能与人对话、唱歌、讲故事,就实在新鲜了。正是凭着这些与众不同的洋娃娃,黄宏维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洋娃娃财富旋风。  1992年7月,黄宏维毕业于湖北大学,在大连一家外资服装贸易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后,1994年10月,他用1万元积蓄在公司以厂价每套20元购进500件女装,再拿到
期刊
近日,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在为实施个人金融业务的战略转型中,以支持普通居民购房为出发点,着力打造专业的“住房金融顾问”形象,精心推出了针对个人二手房贷款的“益居通”金融组合产品及赠送代付律师服务费、自愿选择购买房贷保险、赠送评估费等全线优惠金融服务;并针对个人住房和个人商业用房贷款,推出赠送律师服务费和自愿选择购买房贷保险等重要举措。  “益居通”产品是以个人二手房贷款为主销产品,以资金托管、银行卡、
期刊
中小板股票基金发行    由华夏基金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建设银行联合推出的中小板股票基金(ETF)于5月22日起正式发行。本次发行首次引入中国建设银行作为发行、申购赎回和代理交易机构。 据了解,中小板股票基金(ETF)最大特色在于投资于高速成长的深圳中小企业板,自最后一只股票上市以来.中小板指数已经上涨了近100%,超越同期全部指数及91只股票基金中的89只。  点评ETF指数基金,全称交易型
期刊
作为中国内地首家国际公众持股银行,交通银行加快打造一流现代零售银行步伐,在上市一周年前夕,隆重推出全新的高端客户服务品牌——沃德财富。沃德财富品牌以一对一、面对面,团队协作为服务方式,以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智囊团队为支撑,以服务引领理财,实现银行和客户丰沃共享、厚德载富。  “沃德财富”是交通银行实施零售业务转型过程中,推出的一个针对零售高端客户、内涵丰富的服务品牌。“沃德”引申自《易经》中“上善若水
期刊
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数据大集中工程(二期)于5月28日在北京分行上线投产。该工程的投产不仅实现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本外币业务一体化,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而且为满足零售客户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多渠道服务提供了可靠平台,为零售业务个人金融产品持续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技术支撑。大集中二期上线投产后,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将为首都市民提供更加优质。安全、便捷的服  交通银
期刊
丽莎·麦赫斯特赢得了许多务实的澳大利亚人的尊敬,不仅是接受过她服务的那些大块头女人,还包括许许多多其他的人。人们现在认为她是澳洲精神的典范,那么,丽莎·麦赫斯特是如何成功的呢?  在澳大利亚的一部分“特殊人群”中,丽莎·麦赫斯特很受拥戴,享有非常高的威望,被看作明星一样。这里的“特殊人群”,是指这样的一群女人:她们肥胖、高大,总而言之,被人们称为“大块头女人”。她们总是在为找不到合适的穿戴而烦恼,
期刊
“超级女声”诱发娱乐经济热潮  李志男    “超级女声”无疑已经再次成为了这个夏季的一大热点。《科学投资》第5期的《海选海量金钱紧着捡》一文真是及时,抓住了时下这个大热点,让人看了非常过瘾。可以说,“超级女声”唱响了娱乐经济,也唱响了娱乐产业。“娱乐因素”已经成为产品与服务的重要增值活动及市场细分的关键。每一个受大众欢迎的娱乐因素都有可能变成一个品牌。从“超级女声”居高不下、令人艳羡的收视率和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