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宠物去流浪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6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拿大人对动物的热爱是举世闻名的。一般来讲,动物们和我们和平相处,和谐安宁。在家附近看见野生动物对加拿大人来说并不算稀奇事,像熊啊,鹿啊,最喜欢不请自到来拜访我们人类朋友。张国荣不是曾这样说他在加拿大自家后院看鹿趣话的么:“今天往院子里一看,一只鹿,很好玩,明天一看,还是一只鹿,天天看鹿,就不好玩了。”
  除了这些大家伙,浣熊、松鼠、兔子这些小不点更喜欢我们,有的干脆把家安到我们后院里了。现在,我家那只浣熊已经入住四年了,至于兔子,我就搞不清是不是原来的那只了。更有趣的是,有一对加拿大鹅不知是不是喜欢我儿子,每年夏天都来我家窗下会友。说实话,我还挺佩服它们记忆力的呢。平时,我最喜欢看鹅妈妈带鹅宝宝到马路上来散步,一点也不认生。
  在加拿大文化里很重视“女士优先”的礼仪,但如果女士遇上动物,就“动物优先”了。有时,我开车出门时恰巧遇上大鹅大雁过马路,便会和其他人一样,让“大鹅大雁优先”,我从车后视镜中看见好几辆车的司机也和我一样耐心等候呢。有次,我乘巴士出门,发现连最爱抢时间的公交车司机遇上它们,都会好脾气地静等。
  我今年不知怎么,仿佛和郊狼结了缘,几度遇上它们。今年冬日的某个早晨,我开车上班的路上,薄薄的晨雾中远远看见一个瘦小的灰色身影朝我这边徐徐跑来,我深怕不小心撞伤它,早早地缓缓踩下了刹车。它很机灵,也渐渐停了下来,东张西望一下,似乎感觉到四下很安全,便以优雅的身姿闲庭信步地从我车前穿过了马路,溜进了一家农场。我认得出这是一只郊狼,就是我们中国人青睐的“加拿大鹅”领子上那圈毛的提供者。
  我把这事发在微信朋友圈里,国内朋友说:“你这上班还有生命危险呐!”其实,倒不必大惊小怪,在我们居住的地方有很多郊狼。因为加拿大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很多人家是砍了树建起来的,所以,受到郊狼光顾是很平常的事。我朋友家养了不少只鸡,他们出门旅行时,郊狼不仅前来光顾鸡舍,还把几十只鸡都咬死了。尽管如此,也没人会设陷阱捕猎器去抓它们。
  在加拿大,虐待动物不仅为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还要付法律责任。刑法于2008年对保护动物的法律条文进行修正,对于故意虐待动物、使其承受不必要痛苦者,最高可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因过失导致动物受伤者,最高可判两年。

生命无价,在理性中释放感性


  因虐待动物出名可容易了,我常看到这方面的报道。譬如,我们卑诗省一名75岁的老妇疏于照顾家里的18只动物(包括11只波斯猫、五只吉娃娃狗和两只米克斯犬),致使动物们生活环境差,营养不良、身体状况不好。她于2016年10月下旬获刑(缓刑三年),且被勒令15年内不得再饲养动物。今年三月份,我看到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了一则和我们华人有关的新闻:一对香港夫妇13年前曾把30匹马遗弃在一个没有食物和水的围栏里,离开了加拿大。后被发现时,已有两匹马死亡。由于虐待过动物,今年三月他们在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一下飞机,就遭到警方逮捕。虽不是什么“杀人放火”的罪,但他们的“恶行”在社会上却引起很大反响,我看见示威群众举的抗议牌上写得最多的就是:“不要拿残忍当娱乐”,“残忍非有趣”。
  我觉得这对夫妇不仅对动物缺乏爱心,做事还不负责任不珍惜动物的生命。他们也不想想看,没有水源和食物,这群马还能有好日子过吗?别说是马这种一般人伺候不起相对珍贵的大型动物,在加拿大,就连杀鸡也会遭动物保护主义者抗议呢。我每次星期日去教会的路上,都会在一家大型养鸡场门前看见三三两两举牌抗议的群众,向我们过往的行人上下举牌,有时还会喊几声“做个素食者”,“不许屠杀动物”的口号。
  宠物在加拿大真是名副其实的受宠,我可以见证,在很多人眼里它们不只是一只动物,而是一个宝贵的生命。因此,警察常常会接受诸如上街抓回走失或耍小性子不肯回家的狗,或是上树救下溜达到树上却下不来的猫。我在上班的路上亲眼看见过几次“警察追小狗”的场景。这并不是个好干的差事,这些不老实待在家里或不受狗链束缚的家伙们,有时可能是情绪不好,有时可能是想恶作剧,打定主意要和“警察叔叔”对着干似的,搞得警察们来回跑好几条街也抓不到狗狗。您知道吗?这些可都是随叫随到的义务便民服务哦。
  加拿大人养宠物,不仅对它们管吃管喝管住,还要给他们注射疫苗,买宠物保险,甚至还要带它们去动物美容店剪指甲、理发等等。我同事卡罗玲说她以前带她家Tina去剪一次毛,就要花费80加元。后来她买了吧剃刀,自己帮他剪发,省了好多钱。如果宠物去世后,不能随便丢掉或者埋掉,要把它们送去宠物医院火化,火化费用根据宠物的重量而定,最低28加元,不包括骨灰翁和提取费。
  此外,它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一项。我们一般不上宠物商店去购买,就是因为有不少放在店里出售的宠物都来自只注重经济利益而不考虑动物权利的非人道的“宠物坊”,许多在那里买回来的小狗将来健康和性格都会出问题。我所在大温地区素里市也继其它城市之后,于不久前颁布了猫、狗、兔类零售禁令,禁令将于6月1日起生效。也就是说,我们若想养宠物,不能从市面上买到了。
  不过,这并不成问题,反正我们要想养宠物的话,也会先看广告有无人愿意转让他们的宠物。儿子小时候我送他上同学家去玩,我看见他家的猫浑身滚圆,挺结实的,就夸了两句,没想到,同学妈妈说:“她当时的样子可惨了,毛都乱蓬蓬的,满身虱子,我们带她去兽医诊所给她治病,经过挺长时间才长好的。”我不解地问:“你干嘛不挑只健康的猫呢?”她笑着说:“她是一只弃猫,是从路边捡来的。当时,我们的一位朋友发现她,就打电话问他们要不要捡回去养。我丈夫一听,赶紧带着我们俩去把她领回来了。”
  正说着,他家的两只狗狗也湊了过来,我觉得好玩,这猫和狗怎么能和平相处的?原来他们是同病相怜,这只狗也是苦孩子,是从动物协会领养的。不过,现在他们都找到了喜欢自己的主人,确切的说是家人,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家,看起来生活的挺惬意。   而我很多朋友家的宠物猫狗都是这么领来家的。其中最漂亮的要数约翰家的菲比毛了,我不知道他的品种,但他全身长长的白毛夹杂着大块黑色的花样,黑白分明清爽干净,外形超酷。关键是,他还会表演杂耍,只要约翰喊他名字,并把前三个手指并拢做出给它喂食的姿势,他就跑过来直立身子快速转一圈,像狗表演转身一样,可爱极了。约翰的太太说,菲比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了,他刚来的时候瘦骨嶙峋,没人敢抱他,你瞧他现在,像不像个气宇轩昂的王子?”我注意到,他们夫妇俩说话间情不自禁流露出对菲比的爱意。

“买”不是唯一的选择


  不是说“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吗?我看,加拿大的爱也改变了流浪动物的命运。但是,虽然它们能和我们作伴,为我们排解孤寂,但要三思而后行,别一时兴起,养不了三天就让它去流浪了。有只叫“彼得”的兔子就是这样被转来转去,成了只烫手山芋的。一开始,朋友们在我家玩,有人问说家里兔子谁想要?出于新鲜,大家都想要这只兔子,后来大家把它让给一位年轻女朋友,因为他儿子喜欢兔子。可是没过多久,这只兔子就被换到了另一位年长女士家,我儿子去玩时还给兔子拴上带子溜过它呢。这位女士问我儿子要不要领它回家。我听说样兔子也不是件轻松的事,就没敢答应。
  养宠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养宠物之前首先需要到市政厅去登记注册,领取牌照。注册登记时要填写宠物的簡历,还要登记填写主人的地址和姓名。第二,主人通常宠物看作是自己家庭的一个成员,悉心照料它们也是件耗精力和时间的事,光是处理狗狗掉毛和带它们出去散步就够麻烦了。第三,而加拿大是动物保护法非常完善的国家,对养宠物有很多规定。第四,在加拿大养宠物也是一件需要花钱的事儿,就跟养孩子一样,生老病死、衣食住医都需要细心照顾。
  儿子也曾吵着要只狗弟弟,我们也想领养一只小狗呢。可是,上哪里领养呢?同学妈妈艾丽莎告诉我:“很多人和我一样,是去‘保护动物协会’领养被遗弃的猫和狗的。”
  但是领养被遗弃的小动物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因为狗在加拿大文化中地位特殊,领一只狗的程序并不比领养个孩子简单到哪里去。
  约翰的女儿是个宠物迷,爱动物如痴如狂,最近跑去另一个城市学习护理宠物课程,准备在家里的地下室开辟一间工作室,专门收养流浪猫和狗,并帮助它们寻找新家。她说自己在菲比之前,领养过一只狗狗,光是填申请表格,就很花时间,表上问题详细得要命,包括有无养狗经验、养过何种狗;家庭成员年龄工作收入;每天家中有人的时间有多久;住公寓还是独立房,有无院子,院子有没有篱笆,篱笆高多少;地板用什么品牌清洁剂;草地用不用除草剂;领养之后会不会给狗做绝育手术买健康保险等等等等。
  填完表还要接受面试,如果发现什么不利于宠物生活的问题,面试官会重点询问。面试合格后,他们还来个突击家访。由于我们刚搬来这里,家里装修后油漆气味较重,他们就让我们等。
  加拿大人不仅照顾本国流浪狗,向世界宣告接受流浪狗。于是,每周、每月都有流浪狗被送达加拿大机场, 一年的数字可能达到上万只。加拿大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全球各地流浪狗重生的避风港。
  由于送狗出国与迎接狗儿抵加的双方,都是属于志工性质的动物救援团体,所以在数目统计或后续追踪方面,难免不够具体和全面。但值得庆幸的是,“重视动物权益”是加拿大的主流价值,街头流浪狗极其罕见,处处都是人与狗儿一家和乐共处的温馨画面,相关法律也堪称面面俱到。
  但是,加拿大人社会对领养外国流浪狗存在异议,有人建议应该只在本地领养,加国流浪狗问题已经够多,中心照顾不过来,还要领养外国流浪狗,让本地保护动物组织情何以堪?
  这的确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报道说去年有超过1,800只家猫和500只狗遭人道毁灭,它们大多数是由于生病、受伤、年老或行为有问题,但有其中66只猫是由于“孤儿”而遭人道毁灭。由于幼猫在双亲死后无法独力生存,无奈之下,只好向它们实行人道毁灭。
  尽管加拿大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体而言,以人道主义精神处世立身的加拿大被称为“动物的天堂”也是当之无愧的。我想说,加拿大尤其是流浪动物获救重生的天堂,是被弃宠物的温暖港湾。
其他文献
他捧红了英国当代艺术,却在短期内抛售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无论出于何种立场,人们都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正是这个充满矛盾与纠结,集天使与魔鬼于一身的犹太人,如同一只突然入侵的凶猛的大白鲨,在死水微澜般的英国艺术生态中掀起了一阵阵滔天巨浪。  当今最知名的收藏家除了非常有钱,以及有能力使他们看中的艺术家在市场上变得炙手可热外,几乎没有其他共同点了。他们多数是美国人,有些是欧洲人,少数是俄罗斯人、亚洲
《这就是卡拉瓦乔》  作者:[英]安娜贝尔·霍华德著  [意]伊克尔·斯珀齐奥插图  译者:吴啸雷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6月  定价:60.00元  卡拉瓦乔的艺术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艺术家把现实转化为理想化版本的旧式传统。他常常在画中注入戏剧性的元素,从不羞于表现情感、丑陋、贫穷、绝望等人生百态。  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卡拉瓦乔一直都在与病痛做斗争。他一定是在康斯坦扎的府
【摘 要】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高管薪酬粘性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创新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成长期与成熟期高管薪酬粘性正向影响创新投资水平;衰退期高管薪酬粘性负向影响创新投资水平。研究表明,高管薪酬粘性一定程度上是薪酬制定者容忍管理层失败的制度安排,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采取相应的应对高管薪酬粘性的措施,以达到较好的公司治理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
杜先菊,作者、译者、软件从业者。毕业于北京大学,曾执教予清华大学。后转学至美国,获布兰代斯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科技公司从事软件开发,业余继续写作和翻译。  参加童子军有很多好处,一是孩子们可以交到学校外的朋友;二是可以参加很多户外活动;三是可以锻炼孩子的组织能力。  美国童子军(BSA,BoyScouts of America)创立于1910年,是美国最大的青少年组织,据2011年统计,美国童
目标解读  教学是2016NETP主体内容的第二部分。其目标是:在技术的支持下,教育工作者可以随时和学习者沟通,获取学习数据、内容、资源及分享专业知识和学习经验。这样的方式激励着教育工作者,为所有的学习者创造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技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教师们互相协作,并把教学扩展到教室之外。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由学生,学校同事,博物馆、图书馆、课后学习项目、世界上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社会组织成员,以
美国给予欧盟钢铝制品分别征收25%和10%关税的宽限于6月1日到期。5月31日,G7集团财长会议在加拿大举行,唯一议题是要求美国收回成命。不论其他6国如何“苦口婆心和情绪激昂”,美国“面如铁石,不为所动”。随着6月1日“大限”来临,美国财长罗斯在所有盟国的激烈反对声中宣布将执行既有决定。“美欧多轮会谈没有进展,延长对欧盟的豁免期已无意义,永久豁免更无从说起。”“第二只靴子”最终落地。  欧委会主义
2018年5月25日,巴巴多斯的新首相米亚·莫特利(Mia Mottley)走马上任。作为巴巴多斯劳动党党魁,莫特利既是该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也是第一位女性党首。法律专业出身的她还是巴巴多斯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大法官。在5月选举中,莫特利领导的巴巴多斯劳动党几乎是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胜利,并把议会的全部30个席位收入囊中。但是,莫特利创造的历史还不限于此,上任后,她还邀请了7位女性议员加入议会,成
作为乌克兰民族主义的集中表现之一,在全国推行乌克兰语就是一个引发矛盾的根源。今天的乌克兰语和俄语主体都是以西里尔字母为主(又一个来自拜占庭东正教化的礼物),但是有着大约六个字母的差异,在语法结构上乌克兰语比俄语多出来一个“呼格”,双方除了大量相同的词汇之外,乌克兰语部分词汇来自于波兰语,另外在发音习惯上也有若干不同。大致比喻一下,乌克兰语跟俄语的不同大致类似于汉语中江浙方言和广东方言的差异。但是除
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修建于大约公元前4000~2000年,是古人用来祭祀、疗伤、观测天文和作为王室陵墓的非常重要的圣地。  在英国天空和大西洋电视台拍摄的历史剧《大不列颠尼亚》中,巨石阵又被赋予了一项更为重要的职能——聚集召唤来自冥界的力量,以帮助凯尔特人抵御罗马对不列颠的侵略。入侵前的准备工作  古罗马第一次入侵不列颠发生在公元前55年,而在此之前不列颠群岛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这些有志或无志的青年,在繁华大都市如何争得一席之地?是立稳了脚跟还是艰难维生?让我们听听他们的经历和心声,在社会形态不停转变的冲击中,充斥着挣扎、无奈、雄心,甚至放任自流,说到底,对于北上广青年来说,未来都是一盘难解的人生迷局。“单身是我挑剔,也是我无奈。”  苏晓敏  女  上海  32岁  离婚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严格意义上的“人生赢家”,对老公是真爱,在一家整型医院也做到了人事经理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