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关注点与企业需求存在N个偏差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s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但作为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企业,则较受冷落,很少有人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企业。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内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
  企业看中品德,求职者更重专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去年底为配合“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系列公益活动而进行的“06 届大学生毕业生就业调查”表明,大学生所关注的求职热点、核心能力、基本素质等与用人单位的关注要素偏离颇大,这种偏差在“品德”一项尤为突出。503 份企业问卷的统计显示,在综合能力、专业技能、专业成绩、社会经历、发展潜力、品德、学历、学校名气、声源等企业招聘最看重的条件中,“综合能力”的比例高达70.18%,列第一位;“发展潜力”占42.94%,紧随其后;而“品德”一项则获得了30.42%的认可,在10 个选项中高居第三。与此相反,在1728 份学生问卷中,仅有14.50%的06 届毕业生认为“品德”是大学生求职的必备素质,名列6 个选项的最后一位。非06 届毕业生对“品德”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认为“品德”是大学生求职的重要素质的比例仅占受访者的15.47%,仅略高于06 届毕业生选择的比例。调查表明,“专业水平”(49.23%)成为06 届毕业生认为毕业生需要具备素质及能力最多的选择,其次为“沟通能力”(43.24%)及“适应能力”(41.42%)。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CEO 何国玉认为,这反映出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方面的功利心态,反映出求职方和招聘方在核心能力与素质方面的认知差异,同时也表明了现代大学教育在教书方面的侧重和育人方面的不足。何国玉同时认为,就业压力的增大是大学生将“专业水平”、“沟通能力”、“适应能力”作为核心技能培养的根本原因,“但是大学生不要忘记,只有厚德载物才能赢得企业的青睐,能力可以帮助你在职业之路上快速向前走,但德却能够决定你的职业之路究竟能走多远。”
  
  HR 建议求职者调整心态,大学生自认提高技能为先
  
  1.“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最主要途径。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上,企业与大学生的看法有很大不同。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在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主要。
  2. 人力资源管理者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在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都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3. 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的依次是:综合能力、潜力、品德。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其次为“潜力”,第三为“品德”。而“专业技能”“专业成绩”“社会经历”等相对不重要。这个结果和大学生所认为的结果有很大不同。
  4. 企业对毕业生素质及能力要求依次为:适应能力、专业水平、品德。企业对毕业生素质及能力的要求中,首先是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其次是毕业生的“专业水平”,第三为毕业生的“品德”。这与毕业生对自己素质及能力要求的最大不同在于,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要求远远高于毕业生自己对“品德”的要求。
  5.“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在众多人力资源经理给大学生的建议中,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一种是建议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一种是“先择业,后就业”,前者有代表性的建议是: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后者很有代表性的建议是:不要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短期行为想法,高流动率使得用人单位望而却步。
  6.“德才兼备”是企业用人的恒久标准。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的选择可以发现,除了“综合能力”上,企业和大学生看法一致外,其他方面没有一致的。在二者之间差异的选择上可以看出,如果大学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可能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时培养自己的方向产生一定的歪曲,最后使自己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在选择毕业生时,选择看重毕业生学历学校名气的比重很小,可现实中的情况似乎是企业对毕业生这方面的条件非常看重。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矛盾。其二,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生对自身“品德”的重视程度高得多。从中看出,企业选人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德才兼备;而毕业生更倾向于表现“才”的方面,而对“德”的方面重视不足。
  
  彼此了解,才能结好“姻缘”娶好嫁好
  
  从本次调查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先就业后择业”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流观念,由此可能引发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成为“为别人做嫁衣”。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大学生对招聘单位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巨大差异。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沦为大学生遗忘的角落,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是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在上述这些方面,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分歧。
  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真实了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现状,进而对比二者之间的异同,寻找影响大学生就业难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更真实地了解自己,更明确就业时需要努力的方向,促进大学生就业。
  1. 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企业人士更多地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选,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了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的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地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
  2. 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品德不应该受冷落。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地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
  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彰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
  3. 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更流畅、有效的沟通渠道。调查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不能畅通、有效地让大学生了解。事实上,高校培养大学生上自有一套体系。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养大学生,但对该怎么培
  养大学生以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就业缺乏了解。而建立一种基于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所在。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关注大学生就业组委会供稿)
其他文献
这厢是企业在高呼“用工荒”束缚了企业发展脚步的怨声,那番却是大批徘徊在就业大门之外的应届毕业生惶惑的脸孔。在农民工身价上涨的同时,“高级工人”们的身价却似乎面临着不断缩水的窘况。为此,记者采访了浙江两所职业院校的相关负责老师,探寻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艰难就业季里大获全胜的内在因缘。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就业起跑从入学开始     “到目前为止,我们学校绝大部分的毕业生已经找到了工作单位”,
006 年的职场,风起云涌。跳槽、裁员、工会……虽然完善立法、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口号呼喊已久,但和谐劳资关系的实现似乎并非指日可待。《职业》特别选取今年职场上的热点劳资案例,特邀中国人力资源法律网主编、北京正仁律师事务所劳动法律事务部部长付迎涛律师,以及北京圣吉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五位资深顾问张延智、王伟、徐青肖、陈继东,任晟分别从法律风险防范、员工关系管理的角度精彩解析劳资关系管理各个难点、疑点。
种子的力量,或移民史  1  情愿,或者不情愿  都是为了  活下去——前路渺茫  大野荒凉,暮色中聚集着黑色的鸦群  鸦鸣撕裂泥泞的雨夜  撕裂孩子们的哭声,和饥饿  2  夜,漫长,黑冷  枯草、落叶  霜雪落在破旧的衣衫  跋涉在荒野上的单薄的身影  不能  不能倒下去  3  他向着渐渐远去的娘亲和家乡  倾倒思念  ——那一滴滴來自孤月的泪水  4  接受一捧种子面临的现实  他紧紧地 
“  我原在浙江打工,去年返回家乡开办这家工厂,销售渠道比较稳定,但由于缺少流动资金,一直不能扩大经营,县劳动就业局得知这一情况后,不仅给我讲解创业扶持政策,还主动为我办理了5万元小额贷款,现在不仅扩大了生产规模,还新增就业人员70余人。”  张华是竹溪县天宝乡人,十年前来到浙江开关厂打工,积累了丰富的手电筒开关组装技术,去年回乡后就在该县城关镇红光村开办了开关装配厂,他的人生轨迹也在这里找到了一
一、描述:悠悠时光  “以针代笔,以线代色”  浩瀚的历史也不过是工匠手中的一张绣面  指尖上拨点的锦绣山河  起落在传统和文化的冲突与和解之中  当一幅来自承德“皇家满绣”的百蝶朝凤披肩  亮相在“2017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一个“康乾盛世”的鼎盛时光迤逦而来  献上了满汉文化大融合的吉祥与祝福  历史就这样奇妙地与现实相遇  翩飞的翅膀,祥和的气象  让一个马背上的民族的丰饶穿针引线  
经济回暖了,薪酬也走上正轨了吗?  哪些行业、哪些人才的薪酬表现惹眼?   企业都在喊加薪,为什么你却觉得自己的钱袋子没有鼓起来?    2010年的薪酬,到底走出了一个怎样的线路?带着疑问,《职业》专访了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研究员、太和顾问合伙人荆嫣红女士,解读关于2010年薪酬的三大疑问。    薪酬上涨三大推动力    和经济回暖相呼应,今年的薪酬整体都呈上升阳线。 
临近岁末,忙的不仅仅只有元芳。“外包式生活”“被保姆一代”等新词的背后,是职场人被忙碌工作打乱生活步调的无奈。拒绝隐形抑郁,告别心理缺氧,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职场人不妨换种心态,进行适当调整,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外包式生活  在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中,很多生活环节都被外包给专业人士代劳。从孩子起名到日常接送,从朋友聚会到相亲婚恋,从老人照顾到后事料理,只要愿意出钱,都可以请到专业人士量身定制。上班族
全面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  【本刊讯】日前,全国就业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江苏南京召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在会上指出,为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事业发展目标,要重点加强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实现服务供给均等化。要扩展服务范围,保证公共服务供给的规范性;要加强网点建设,保证公共服务供给的可及性;要完善服务制度,保证公共服务供给的普惠性。二是要实现服务方式多样化。要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特
编者按  职场无小事,或无心插柳,或细节定成败。在这个庞大的行为与力的作用系统里,个人极尽施展之能事,也许卑微与徒劳,但心里都藏着一个高傲的梦想,于是上班这件事永远不乏精彩纷呈的解读,喜怒哀乐天天上演。《职业》联手人气最旺的职场社区——搜狐就业频道推出全新专栏“上班无小事”,我们精选摘登网络热帖,每月为你呈现最热职场话题和最时尚职场生存方式,敬请关注。你可以登陆http://learning.so
石永明,华尔街猎头总经理,中国金融招聘网站第一品牌华尔街招聘网、华尔街猎头创始人,资深媒体经理人,明鼎广告公司投资人。曾被央视东方时空、凤凰卫视、中国证券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为超过100位金融高级管理人员提供过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咨询。    优秀的猎头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石总总结了一个优秀猎头的三个必备素质:人力资源知识、销售能力和行业领域知识,在这三者中,销售能力要占到50%,其他两者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