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媒体的信息公开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guain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媒体首先要有社会责任感,要实现这一点,就得做到信息公开。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新闻报道信息公开的现状及阻碍因素,探讨了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关键词】信息公开 阻碍因素 必要性
  一、新闻报道的信息公开现状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媒体接受着考验,经历了洗礼,“信息公开”一直是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信息公开是新闻界的老话题,尽管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新闻人及普通大众。
  1、信息公开欠缺的案例
  (1)非典时期的非典型报道。2003年非典”初期,媒体的整体沉默造成流言满天飞的不利状况,使广州乃至整个中国陷入了流言以及对不明传染病的恐慌中。随后,在国内外各方面的压力下,媒体才发出强音告诫大众,把真相展示给大众,让大家行动起来,抵御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非典”初期,由于处置不当,给后期工作带来很大阻力,使得国际形象受到损害。
  (2)关于阜阳手足口病的相关报道。从2008年3月上旬,阜阳市的几家医院陆续收治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为主的疾病患者开始,到4月16日,出现10例患儿死亡,而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公布任何可靠消息,全城陷入恐慌,以至于“怪病”夺取儿童生命的谣言四起,谣言传播范围以至全国,负面影响颇大。可此时,官方仅以“呼吸道疾病”搪塞民众,而民众却在各幼儿园门口看到“怎样预防手足口病”的大量宣传单,这种信息公开方面的自相矛盾,引起了百姓的恐慌。
  2、信息公开的成功典型
  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中,我国媒体快捷、全面、准确地传递着这场灾难的真实场景和救援过程,让全国和世界的受众如身临现场感受到天灾的无情和人间的真情,呈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形象。
  针对汶川地震的相关报道,媒体打破以往惯例,迅速反应,大规模、强力度报道。媒体不仅是记录者,还是各种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不少新闻记者当地震发生后,不顾个人安危及时奔赴现场,把那些悲惨的场景、生命的无助以及积极的救援及时报道出来,使民众能更多地了解灾情、了解灾区人民的苦难,与他们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美国《国际日报》在题为《也该表扬表扬(中国)媒体》的评论文章中称:“媒体所做出的没有遮盖、没有美化的如实报道,让世人看到了灾区的惨景,看到了灾民的痛苦,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忍辱负重,看到了中国政府果断、快速、有效处理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媒体的真诚打动了世界。”
  但此次关于地震的报道中,也出现一些在新闻伦理方面值得反思的地方,如一些媒体对于假新闻的炒作,干扰了民众对新闻事实本身的关注;一些记者不停追问采访地震中幸存者家属,强求采访对象回忆痛苦经历,给他们心理造成二次伤害;有些记者只顾着完成自己的采访任务,而完全忽略死者的尊严,缺乏人文关怀,为民众所不能接受。
  二、信息公开的相关阻碍要素
  1、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制度
  仍以广东“非典”事件为例,2003年4月20日前,有关部门封锁关于“非典”的真实消息,造成社会人心恐慌不安,具体领导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根本上还是制度本身造成的。
  2、报喜不报忧的惯性思维
  在公开性的社会问题上,不能“报喜不报忧”。试想,如果我们只报“喜”不报“忧”,难以让民众去发现问题,信息难以被完善,长此以往,社会公众难免质疑。相反,一旦既报“喜”又报“忧”,信息逐渐透明化,信息公开的程度逐渐加大,老百姓也逐渐理解情况的严重程度,明白政府各种措施的必要性,积极响应与配合政府。
  3、自尊心作祟
  由于中国过去受过太多磨难,因而对任何突发事件都很敏感,动不动就涉及民族自尊。而“一个国家的疫情或灾情不是靠一个国家所能控制的,更谈不上所谓的民族自尊,而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三、新闻报道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六条表示,“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此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加大信息公开步伐的起点。
  2、社会大众知情权的要求
  信息公开和知情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政府有公开信息的义务,公众有了解信息的权利。在“非典”时期,信息不公开造成的社会恐慌,政府形象受到负面影响。信息公开有利于和谐社会创建,有利于政权的科学运转,更有利于服务百姓。关于汶川地震的相关报道,信息公开充分,政府及时高效地应对,取得国内国际的支援和帮助,更取得人们对政府的信任。通过信息公开,从而引起公众对事件的高度警觉和积极配合。虽然最初可能或者说必然会导致一些恐慌,但解决的办法仍不是隐瞒不报,而是继续的、强度的信息公开,因为这远比忽略它造成的危害小很多。
  3、中国加入WTO的要求
  中国政府自加入WTO以来,有条不紊地实施对WTO协议所做的承诺。协议文本对中国加大信息透明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加入WTO后,信息公开已成为必然,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有责任向世界通报国内的灾情,这也是对自己和全世界负责。有了信息公开,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可以接受并且要求国际社会给予援助,在别国遇到灾害时也可以援助他们。
  信息公开的实施及加大,对国家的民主化建设,对新闻改革有很大的推动力。新闻界应借东风,在中国市场经济与国际规则的日益接轨中,深化改革,为扩大公民知情权和加大信息公开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①吴飞:《传媒竞争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②丁柏铨:《加入WTO与中国新闻传播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③展江、白贵:《中国舆论监督年度报告2003-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④张瑞云:《中国传媒冲击力报告——新时期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新闻事件回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一、爱的缺失开学没多久,班中的小涵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个头不高,黑黑的脸上嵌着一双闪亮的大眼睛。他衣着不够整洁,甚至有好几天光脚穿着有破洞的脏鞋子。根据我的判断,很明显,家
1995年4月20日至26日,全国造纸工作会议暨中国造纸协会第一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在海南海口市召开。参加会议代表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造纸企业、造纸公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抓好这一环节,不仅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文中
针对目前国内某些单位自行扩大规模,违反程序引进外资的做法,国家计委最近提出四项新措施,以制止这一行为。这四项措施是: 一、对借用国外资金实行全口计划协调与管理。除国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及环境三个要素组成的复杂体系,是实施教学的主渠道。但是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占主流的
改革开放呼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的实践绝禾会停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也永无止
"限娱令"颁布实施一年来,对我国电视行业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国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调整了节目配置,提升了节目的格调,改版后的晚间电视节目形态结构更丰富合理,过度
目的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
为了深化企业改革,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材料消耗,使轻工企业技术经济指标在企业内部考核评比的基础上,引导向省内先进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迈进,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社会效
〔关键词〕生命历程;绘画;生命之河  【活动理念】  “生命之河”是一个可用于探索自我成长经历的技术,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潜意识的变化过程。水在表达性绘画治疗中是灵性的、潜意识的代表,绘画中水的状态表达了人内在的精神状态。通过“生命之河”的绘画,可引导学生探索内在世界的经历和变化,意识到当下的重要性,告别过去,开启新的学习和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回忆自己的人生历程,绘制“生命之河”,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