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明踪迹追觅

来源 :内蒙古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im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内蒙古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大草原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故乡,历史上先后有10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特色鲜明的草原文化。走进草原,就走进了历史,沿阴山山脉从呼伦贝尔大草原西至阿拉善戈壁,草原先民雕凿于岩石峭壁上的反映草原先民的生产生活、狩猎、乐舞、日月神灵祭拜的岩画比比皆是,在先人遗迹前,感受着北方草原文明的博大精深,无不引起我们无比的遐想和自豪。
其他文献
正'博',萨满教蒙古语称谓,是蒙古民族自古信仰的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萨满'是通古斯语的音译,即'巫'的意思,'巫'即蒙古语'博',是
关于蒙古族舞蹈艺术,这些年来一直在我心中有一大喜悦,同时也有一大期待。即,为蒙古族舞蹈艺术在表演方面的传承与发展成就及良好态势而欣喜,但却又为对此研究不够、或日研究
正科尔沁民众将当地英雄史诗称作"蟒古思因·乌力格尔"。蒙古语"蟒古思"意为"魔鬼"或"恶魔","乌力格尔"为"故事","蟒古思因·乌力格尔"即"魔鬼的故事"或"恶魔的故事"
期刊
宇宙万生万物、有情无情,皆在起舞。流星是宇宙的泪滴,是地球的兄弟姐妹,它们在亿万年的生命终结时,一次告别群星的壮丽的涅槃和再生之舞!鸟兽在地球上起舞,孔雀开屏之舞,是
期刊
2011年7月,作为向中国内蒙古第八届草原文化节献礼项目之一,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主办的《忽必烈的世界—中国元代艺术展览》在内蒙古博物院隆重
初闻马头琴制作师史文国,是在世界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前的发布会上。齐·宝力高大师高举手中精美的马头琴说:"我将带着史文国制作的马头琴在
期刊
春末夏初的两场喜雨,将锡林郭勒草原提前润绿,孕育着一个风调雨顺的年景期待。微风吹拂的夜晚,新建的剧场里上演了一台舞剧,名为《草原记忆》。一个尘封的故事被重新讲起,用
期刊
音乐是时间与听觉的艺术,它以声音塑造形象,在一定的时间里以声音的特定运动形式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并转化为人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人产生对音乐美的心
黄自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一位极具影响力,兼备道德、文章于一身的杰出音乐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音乐教育,为我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黄自于清光绪三十
期刊
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以它丰富的音响、无穷的表现力,得到人们的喜爱。今天,中国经济繁荣的景象和高度的文明,又促进了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