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是学生后续学习光合作用的基石。本文从实验材料、分离装置等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旨在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质疑的能力。
  关键词:绿叶色素;提取;分离;合作探究;对照
  一、 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1. 教材分析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感性地观察到叶绿体中的几种色素,加深对色素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后续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做了铺垫。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原理和方法,学会观察和比较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
  过程与方法:进行提取和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实验操作,学会分析和纠正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乐于思考与创新的精神,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形成善于交流、反思和评价的学习品质。
  3. 教学重难点:能够成功提取与分离色素。
  二、 教学内容安排
  (一) 实验原理
  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这些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绿叶中的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是不同的。所以,利用纸层析法可以使绿叶中的色素在扩散过程中被分离开来。
  (二) 实验材料和用具
  菠菜、空心菜、白菜,学生自带的绿叶。
  无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
  干燥的定性滤纸、试管、烧杯、棉花、研钵、尼龙布、漏斗、剪刀、天平等。
  (三) 教学过程
  1. 播放视频,了解实验步骤
  通过视频展示生物与生活的联系,简要介绍本实验的操作步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做好准备。
  2. 分组实验,合作探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一:叶片种类及颜色的探究
  指导学生利用实验室提供的或自带的不同材料进行实验,并比较实验结果。如:A、B、C、D、E组分别用新鲜的菠菜叶、发黄的菠菜叶、空心菜叶、白菜叶、自带的绿叶进行研磨、过滤,其他条件保持一致,观察收集到滤液,比较层析的结果。
  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色素的种类与叶片种类有何关系?
  探究二:研磨过程的探究
  引导学生对研磨、过滤得到的三种滤液进行比较。分析思考:(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研磨过程为什么要迅速充分?(2)加入石英砂、碳酸钙、无水乙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3)过滤时为什么用单层尼龙布而不用滤纸?(4)收集到的滤液为什么要用棉花堵住试管口?
  探究三:画线要求及画线工具的探究
  画滤液细线时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寻找最好的画线方法。如用载玻片或硬币边缘压线、铅笔沾色素画线等。每组学生对画滤液细线做如下三种处理:
  1. 画滤液细线时,A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细直齐,重复画线多次;B滤纸条画线细直齐,画线一到两次;C 滤纸条画线不整齐,粗而宽,重复画线多次。
  2. 滤液细线经层析液分离后观察现象(A色素层析条带清晰;B色素带颜色很浅,比较模糊;C色素带重叠)。
  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制备滤纸条时,为什么要剪去滤纸条一端的两个角?为什么要先画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吹干后再重复画线?
  探究四:滤液细线是否触及层析液以及层析方式的探究
  1. 层析过程的处理
  分组滤液细线是否触及层析液现象
  A(用滤纸条)触及滤纸条上无色分离现象
  B(用滤纸条)不触及滤纸条上有清晰的色素带
  C(用圆形滤纸)不触及圆形滤纸上有清晰的色素圆环
  2.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后分析思考:(1)为什么在层析时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其原理是什么?(2)滤纸条上不同颜色的色素带宽窄如何?说明了什么?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的操作情况,提醒学生一些注意事项。实验完成后,提醒学生注意洗手并清洁实验台和教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珍惜和热爱生命的意识。
  三、 板书设计
  1. 实验原理:相似相溶、扩散速度不同。
  2. 实验步骤:色素提取(研磨、过滤)→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分离色素(纸层析)
  3. 实验结果
  四、 教学总结
  通过探究实验,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出验证实验的一般设计步骤:(1)材料等同,分组编号:指实验材料及用具、药品规格等要尽可能相同或相近,材料和试剂的用量相等;(2)设置对照单变量;(3)条件适宜且相同;(4)观察检测说具体:指实验中要观察的具体对象(如气体或沉淀物生成、显色反应等)或检测的具体生化指标;(5)注意前测和后测:指针对操作前后的现象预测相应的结果;(6)重复多次求均值。
  五、 教学反思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合理的创新,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并对实验得失进行总结;课堂结束前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总结进行点评,让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在不同的班级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教师提出实验中的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学生自学,根据实验步骤操作;逐步实验、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逐步推进,我国中学所有课程也随之发生了改革。为了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具备政治才能的优秀人才,我国大部分中学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已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与改进。而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国家富强的根基,创新能力更是学生立足于社会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技能。但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却极少有教师重视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下面将针对在中学政治教学中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政治课程的重要性。特别是高中政治,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新课改下,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备受广大师生的关注。以学生的生活背景开展生活化教学,紧密联系生活与政治,能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活化;高中政治;新课题;路径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观,是高中政治教学的宗旨。一直以来,高中政治课堂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而在课堂的有效教学为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行为,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可见,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老师当前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向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课内容,采用何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所学习的知识,成为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目的。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经验,针对如何提升教学效率的问题,给出了一些个人建议,希望
摘 要: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国家的建设需要复合型的人才。高中生物教师要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内涵,重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采取一系列的教学行动,根据学生的个性,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形成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形成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增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加强学生自主设计,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才能,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加强教学
摘 要:随着目前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我国的教育工作正在不断地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加地注重素质教育的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因此在目前我国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自主地去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本文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究。  
摘 要:培养创新精神和适合终生学习的方法是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小组合作”现今成为了课堂主要模式之一,“传统抽象习题”是升学和毕业考试的基础题型,那么把“传统抽象习题”融入到“小组合作”中去,必定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关键词:抽象习题;小组合作  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适合终生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根据学校的具体特点采取不
In order to do the magnetic field measurement (MFM) work for CYCIAE-100, a set of MFM automatic facility has been developed by the cyclotron team at CIAE. 1 Des
摘 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多媒体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到我国的教育教学中,不仅在极大程度上转变了我国教育教学的方式,同时还对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就目前来看,多媒体教学已然成为我国中职生物教学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但由于中职的生物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教学的效果一直无法达到预计的目标,对此,我国中职生物教师就必须转变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方式。  关
摘 要:纵观当下社会环境,随处都可以见到物理知识所涉及的生活情境。这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课本知识解释自然现状,很多学校在物理教学方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试图寻找出一个适合该校学生学习物理的最好方法。  关键词: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一、 引言  高中物理是一门学生和家长都极度重视的科目,教育改革已经走向台前,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在这种状况下,物理老师就如何建
摘 要:初中物理本身是一門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我国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当中,仍然沿用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初中物理的实践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在初中物理的教学当中,实践教学运用越来越广泛,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的问题着手,分析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综合实践活动来拓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