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彪作品赏析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unm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惠彪,1964年生于广东,职业画家。出版有《融—陈惠彪水墨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1世纪优秀艺术家画集》(江苏美术出版社)等4本专辑。曾在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举办“陈惠彪水墨展”。曾应邀到韩国、瑞典等地参加国际美术展览会,在中山大学等院校作巡回演讲。
  作品及文章先后发表于《人民日报》、《美术观察》等报刊杂志;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山东卫视等媒体均对其做过专题报道。作品《荷塘》被收入《新中国美术史》(湖南出版社)。作品还先后被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美术机构和国内外知名人士收藏。
  润格:16000元/平方尺 收藏热线:13925998991
  点评:
  陈惠彪擅长用自己的方式和手法创作出自成一体的画。他拒绝模仿前辈的表达方式,认为艺术的轨迹体现的是画家自身的轨迹,艺术的高妙在于画家对生命存在的本质把握与主体灵魂升华的完美结合。他的作品诠释了艺术是生命与存在的表现形式。正是胸次高迈,人格所然,才使他的画气象雄浑、动人心魄。
其他文献
或许有读者已经注意到了,这是一个我曾经写过的题目:在今年第五期的“积微览萃”专栏上,我以此为题写过一篇介绍金农梅花四幅的短文,但当时因为篇幅所限,四幅梅花我只介绍了其中的两幅,还有两幅打算以后结集出书时再续写。没想到文章刊出都过去几个月了,还有读者提及此事,这让我感到愧疚。征得有关编辑的同意,我接着再写,至于题目,还是依旧,就算是前一篇《梅花好看 梅“话”有趣》的续篇吧。  大约同为杭州人的缘故
期刊
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内曾经独立发行过不少品种的纸币,以支援革命战争和生产发展。而在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共中央西满军区,由辽西行署发行的“辽北省第一专区兑换券”,是解放区货币中流通时间最短的“区币”。因其发行数量少,只有“拾元”一种面值,且兑换券本身正背面券名各异,所以倍显珍贵。  1945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成立了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彭真同志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加强党对东北
期刊
据香港苏富比日前透露,郎世宁创作于清雍正时期的《池莲双瑞图》将在其本年度秋拍中亮相,这一罕见佳作相信会吸引不少藏家的关注。据悉,香港苏富比将于10月5日至9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拉开2012年秋季大拍的帷幕。本次拍卖囊括了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中国书画、当代亚洲艺术、20世纪中国艺术、现当代东南亚艺术、珠宝、钟表及洋酒等专场。  郎世宁佳作拍场惹眼  据了解,郎世宁的作品在市场上十分罕见,每次出现在拍场
期刊
齐白石出身木匠,27岁才正式拜师学习传统的文人诗词书画。直到35岁以前,他都没有离开过家乡,足迹只在老家杏子坞附近百里之内,连湘潭县城都没有去过。那时候,他的名气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名满天下,仅仅只在老家那一百来里地比较有名。人们当时的说法是:芝木匠改行做了画匠,画的画比雕得花还好。  35岁以后,朋友们介绍齐白石到湘潭县城画画,他的名气才开始在县城传播开来。也正是在那之后,他才开始以画谋生。  卖画
期刊
据北京东正拍卖公司日前透露,其今秋拍卖将推出40余件精雕细琢的明清白玉动物雕件,佳品迭出,其中多件均为乾隆时期皇家御用把玩的佳作,玉质莹透,造型生动,来源清晰,值得藏家关注。  其中,一件曾收录于《清代玉雕之美》一书的清乾隆白玉麒麟颇为亮眼,其选料上乘,玉质莹润,雕刻精湛,造型优美,体态舒展,磨抛光极为精到,精雕细琢,须发毕现,起承转合,宛转流畅。此件由整块白玉雕琢而成,体量较大,采用立体圆雕手法
期刊
春拍落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为92.4亿元,同比2011年上半年下降了67.4%。在这种“不景气”的市场氛围下,各大拍卖公司都面临着精品稀缺、藏家惜售、买气不足等问题,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拍卖行业的“大佬”们纷纷开启另外一个“战场”的争夺,那就是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的市场营销。  文化牌  日前,北京匡时联合雅昌艺术网发起“收藏寻城记”——中国收藏地理发现之
期刊
当代实力派画家许其爽,1947年生,福建泉州人,号乐斋主人,毕业于福建工艺美专(原厦门鹭潮),后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进修深造,从事中国画研究和书画教学工作四十余载,现为中国美术家福建协会会员、当代中外艺术家联谊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创作委员、中国书画人才市场特聘研究员、当代收藏界关注实力派画家、中国收藏拍卖网签约高级书画师。自幼习画,潜心钻研国画之道几十年,传统功力深
期刊
近亿元的成交额、90%的成交率——今春拍卖,中国嘉德推出的当代水墨专场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而在北京保利“现当代中国水墨回望三十年”夜场中,王明明、何家英、王西京等当代艺术家均创造了其个人作品拍卖的最高记录;北京荣宝中国当代书画专场同样表现不俗,160件拍品成交额达5621.1万元;在申城的拍场上,当代水墨也涨势不减,荣宝斋(上海)推出的“当代中国画风貌”专场斩获了3019万元的成交额和73.47%
期刊
钧瓷之美胜于釉色,三分人力,七分天成,其间色彩的流淌与幻化,惟巧思才可成就,尤以紫钧最为典雅,釉彩之绚丽宛若晚霞,而釉质之细润,犹似一泓静谧的湖水。其烧造颇为周折,先需模制成型,再经多次素烧、施釉。因釉彩本身乳浊黏稠、流动缓慢,故上下加迭色泽不同的釉彩,极易形成斑斓交织的现象,乃至一窑一火烧制的钧瓷,变化万端,无一相类,故有“钧瓷无双”之誉。据悉北京保利本年度秋拍就将推出一件罕见的明初或更早官钧窑
期刊
白云,曾名傅白雪,是年八十二岁,浙江金华人,“民进”会员。十岁拜金华师范美术教师朱国雄为入室弟子。后得潘天寿、陆抑非先生恩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曾在义乌、杭州等地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和艺术研讨会。获大奖多次,如近期获“国家艺术大奖”金奖、“第七届中国艺术文化政府奖”等。被授予“一代名师”、“中国当代艺术之星”等称号。入编《中国现代书画名家名作》、《新中国60年艺术人物回顾》、《辉煌中国——翰墨华彩写春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