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沙的“坐法”“观法”与儒家静坐传统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kn7621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坐是陈白沙的根本为学方法与教法,其思想史意义已被广泛提及,其技术操作却鲜为人知。在"坐法"上,白沙既承继了宋儒的"瞑目""调息"等传统,又确立了趺坐的新坐姿;其"观法"体系由悟道静坐观法、观天地生物气象静坐观法、愈疾养生静坐观法所构成,三者功能各异,又有交织。白沙在儒家静坐史上开启了静坐规范化、仪式化的进程,他对静坐的推崇、力行及教法实践,极大促进了这一工夫法门的传播,对明代中后期的士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重温白沙静坐,既有助于对白沙心学及儒家静坐传统的理解,对当下伦理建设亦不无裨益。
其他文献
介绍了电子邮件系统LotusCC:Mail(LM)的一般特性并描述了用户利用该系统进行工作的一些特点。指出,实际上LM是向用户提供广泛服务的复杂系统。但是。对用户来说,这个系统是非常简
中国革命在大陆的顺利推进,促使杜鲁门政府重新审视西藏在对华政策甚至全球冷战战略中的价值和地位。为阻止中国统一并给中共的统治制造麻烦,美国将“西藏问题”国际化的战略考
管理训练,这是一种充分利用受训人员的实践经验超速进行培训的方法。培训中理论知识灌输较少,主要是与学员自己的实践工作相结合附带提到一点。在训练作业中,无论是教练员或学员
明代中晚期,《论语》"志于学"章一度有"圣人年谱"之称,如此解释在王阳明及其弟子季本那里已见端倪。阳明在解释此章时提倡"亲切简易",特别揭示"立志"贯穿于整个为学成圣过程的重要性,伸张立志成圣之"吾"的"主体性",辨析经文中"志"与"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以"四时"的观念统摄成圣之阶段。由此,阳明提出"尽心"的成圣路线,而与季本"节节分疏"的释经路数有诸多不同。对比阳明与季本对"志于学"章的解释,既可以为考察阳明及其后学因经典诠释而产生的思想差异与分化提供方便,亦能成为进入阳明释经学的一个通道。
研究了影响多处理器系统运算率的一些因素。指出,生产厂商不断地增加他们所生产的计算装置中的过程数量。介绍了具有2.4和8个处理器的系统。但是,独立的美国实验室AMI所进行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