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晚期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x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是近30年来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mUC)的标准治疗手段,但其长期疗效欠佳,对不能耐受患者价值有限。近年来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途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及安全性,为晚期UC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并有可能改变恶性实体瘤的治疗模式。随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聚焦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预后性生物标志物及联合免疫治疗等新问题、新策略被深入挖掘。本文就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治疗现状及PD-1/PD-L1抑制剂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局部中低温(32 ℃)和深低温(20 ℃)对大鼠在脊髓缺血再灌注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皮下热交换器产生脊髓低温,球囊阻断胸主动脉诱导脊髓缺血10 min。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Ⅰ.非阻断组(37 ℃,6只);Ⅱ.常温缺血组(37 ℃,12只);Ⅲ.中度低温组(32 ℃,12只);Ⅳ.深低温组(20 ℃,12只)。Ⅱ、Ⅲ、Ⅳ组各6只大鼠缺血10 min并进行腰段脊髓取材,每组另外6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对panc-1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和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Ost作用panc-1细胞,以Alamar blue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锥虫蓝计数方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含量和细胞周期;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anc-1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D3和Notch1的表达,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钾电压门控通道亚家族Q成员1反向转录物1(KCNQ1OT1)在骨肉瘤顺铂(DDP)耐药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方法检测KCNQ1OT1在亲代细胞及耐药细胞中表达。针对长链非编码RNA-KCNQ1OT1基因序列体外合成小干扰RNA(siRNA),脂质体法将siRNA转染至人骨肉瘤细胞,采用WST-1检测两组细胞顺铂半数抑制浓度(IC50),
肠道微生物群也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在维持宿主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成分和功能变化可导致严重的肠道和全身性疾病。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体内致病菌的增殖干扰了宿主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肠道细菌发酵蛋白质和氨基酸会产生过量的潜在毒性物质,如氨、胺、硫醇、酚类和吲哚,但短链脂肪酸的生成却减少了。CKD肠屏障功能受损,可使肠源性尿毒症毒素进入全身循环,导致CKD的进展、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草酸钙结石常见且复发率高,因此尿草酸的水平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肠道草酸吸收增加使得尿草酸排泄增多是形成草酸钙结石的重要病理因素。目前发现微生物可能在肾结石的发病机制和预防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肠道菌群与肾脏疾病的关系是近年来研究的一项热点。目前已知具有降解草酸功能的肠道菌群有产甲酸草酸杆菌、大肠埃希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乳酸杆菌等。其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PCNL)技术带来高效结石清除率的同时,也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为了降低PCNL的术后并发症且达到同样高效的结石清除率,微通道经皮肾镜概念于2001年首次被提出。与此同时,一些改良的微通道PCNL技术也相继报道。研究表明,微通道PCNL技术的应用不仅显示了微通道技术,而且在无需套石篮或取石钳的情况下,可以将结石通过水流灌注压冲出肾输尿管系统。虽然该技术已经应用于临床,但由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近有学者提出用晚期前列腺癌(APC)代替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较传统的去势药物GnRH受体激动剂作用机制不同,新的GnRH受体拮抗剂已经出现。新的阻断雄激素合成药物、化学治疗药物、肿瘤疫苗等免疫治疗药物、生物靶向药物、骨转移药物、多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成为一线推荐药物或正在临床试验。放射免疫疗法被认为是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
前列腺癌是我国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人民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诊疗技术的发展,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检出率逐年上升,且增长比欧美国家还快,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筛查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依然是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然而,当PSA处于灰区,即PSA处于4~10 ng/mL之间时,PSA特异性降低,诊断效能大打折扣。本文就近年来能提高PSA灰区前列腺癌诊断率的研
晶体性肾病是指各种晶体大量沉积于肾脏造成肾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根据不同晶体在肾脏沉积部位的不同,依次分为肾血管性、小管性晶体性肾病以及尿路结石。具体的发病机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晶体的阻塞作用,亦与炎症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离子通道等有关,而更具体的内在机制决定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决策的不同。若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类疾病,则可为临床决策提供新的思路,对患者的预后及长期肾功能的维持
肾病综合征患者存在高凝状态,血栓及栓塞并发症发生率高。抗凝血酶III作为体内重要的抗凝血因子,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凝血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抗凝血酶III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血栓和栓塞并发症、肾综缓解率等关系,其在抗凝治疗中的作用及对抗凝治疗选择的影响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抗凝治疗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