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本事就用谁

来源 :商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chengcf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人把皇帝能听进不同意见,按正确的意见办事,叫做“纳谏”,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帝王中最能纳谏的一个。
  
  有一次,唐太宗要给功臣们封官赐爵。他让人宣读事先写好的名单,并且说:
  “有不合适的,请提出来吧。”
  唐太宗的叔父李神通打了许多仗,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功劳最大,可一听名单上把自己排在后面,就不服气地大声说:“当初,我首先起兵响应您,东征西杀。可您怎么把我排在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后面了?他们有什么功劳?不过就是舞文弄墨,要不就写写划划嘛!”
  唐太宗笑了,说:“叔父虽然首先举兵起义,可您忘了?您后来还打了两次大败仗。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出主意,定计策,帮我取得天下,论功劳,应当排在您的前面。您虽然是我的至亲,我可不能以私情加重对您的封赏啊!”
  大臣房玄龄说:“秦王府里的旧人,都是皇上的老部下了,那些没升官的,不免有些怨言。”
  唐太宗说:“设立官职,为的是选拔有才能的人,替百姓办事。不能以新旧分先后。新人有才干的,就要升官;旧人没有才干的,当然不能提拔。要不然,国家的事情怎么能办得好呢?”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年轻时候的好朋友,又是他的大舅子(皇后长孙氏的哥哥),有才干又有大功,唐太宗就任命他作了宰相。长孙皇后知道了,怕别人说闲话,对唐太宗说:“我作了皇后,已经够出风头的了,你就别让我哥哥当那么大的官,免得……”
  “不。我任用你哥哥,是因为他有宰相的才干,不是因为他是我的亲戚。”唐太宗坚持让长孙无忌当了宰相。
  有一次,唐太宗问几个大臣:“我的才能比不上古人,可比古人成绩大。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请你们大胆地说,说错了也不要紧。”
  于是,大臣们说开了。有的说是唐太宗威望高,有的说是唐太宗本事大,说了半天,都是说唐太宗的好话。唐太宗听了,很不以为然,说:“你们说得不对。我成功的原因有五条。第一,过去的皇帝常常妒忌有才能的人。我不这样,我见了谁有才能就高兴,好像就是我自己的才能似的。第二,我用人主要是用他的长处,避免他的短处,不要求一个人样样都行。第三,我不像有的皇帝那样,对有功的人就喜欢得抱在怀里,对犯了错误的人就讨厌得要推到沟里去。我是尊重有功的人,也原谅犯错的人。”
  大臣们听了,一个劲儿地点头,觉得皇上说得透。只听唐太宗继续说下去:“第四,过去有的皇帝,忌恨敢说直话的大臣,随便杀害他们。我从来不这样,对说直话的人一向是奖励的。最后一条,过去的皇帝差不多都只重视汉族人,轻视别族的人。我没有这种偏见,无论是不是汉族,我同等对待,所以好些外族都来投靠我。”
  那几个大臣都听呆了。唐太宗大笑起来:“有了这五条,我才有今天的成功啊!”
  唐太宗登基后,因为开国不久,整个朝廷的结构都在建设与调整之中。那么把手下的有才之人分别放在什么位置上才能够成为一个最合理、最有效的组织结构呢?
  房玄龄处理国事总是孜孜不倦,知道了就没有不办的,于是太宗任用房玄龄为中书令。中书令的职责是:掌管国家的军令、政令,阐明帝事,调和天人。入宫禀告皇帝,出宫侍奉皇帝,管理万邦,处理百事,辅佐天子而执大政,这正适合房玄龄“孜孜不倦”的特性。
  魏征常把谏诤之事放在心中,耻于国君赶不上尧舜,于是唐太宗任用魏征为谏议大夫。谏议大夫的职责是专门向皇帝提意见,这是个很奇特的官,其既无足轻重,又重要无比;其既无尺寸之柄,但又权力很大,而这一切都取决于谏议大夫的意见皇帝是听还是不听,像魏征这样敢于直谏的人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靖文才武略兼备,出去能带兵,入朝能为相,太宗就任用李靖为刑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令。刑部尚书的职责是:掌管全国刑法和徒隶、勾覆、关禁的政令,这些都正适合李靖才能的发挥。
  房玄龄、魏征、李靖共同主持朝政,取长补短,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共同构建起大唐的上层组织。
  编辑 倚天
  《商道》杂志QQ群③群号:34829208
其他文献
朱先生开了一家枸杞店,他以自身经历和感受,告诉我们做生意并不难,但要讲良心,赚自己该赚的钱——此外,快乐地活着。    我生于70年代中期,小时候生活在“枸杞之乡”宁夏的一个小镇上。在大学里,我非常热爱艺术,经常写一些诗文,还喜欢画画。那时遇到一个喜欢的女生,她喜欢看艺术类的书,只要能找到的,她都要看。我与她一见钟情。然而,大学毕业之后,我们逐渐疏离。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血”的现实。没有经济基础的爱
期刊
一个人无论他的文化有多低,出身多卑微,只要他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照样可以获取成功!    创业者能否借用他人的力量为我所用,也是决定创业成败的关键,邱文钦就是善用这一点,成为了亿万富翁。  英雄可以不问出处,但生活却常常以成败来论英雄。10年化蛹成蝶,邱文钦这个建筑工地的上小木匠,却构筑出了中国最大的文具连锁王国——都都文具。他奇迹般的创业故事,足可以使他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打工英雄!  现如今
期刊
事必躬亲,其实是对员工智慧的扼杀,往往事与愿违。    在浙江大学MBA高级研修班上,曾在诺基亚等外企当过十年人力资源总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晓彤妙语连珠,给学员们点评小故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道。老师请三年级学生说出下面歇后语的后半部分:  “猪八戒照镜子——?”  正确答案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可孩子们的答案充满了个性化。  爱美的孩子:猪八戒照镜子——臭美。  宽容的孩子:猪八
期刊
关于中小企业的用工问题,我在武汉创业培训会上经常会听到,专家就此也提出了很多建议,可是每次依然会有企业主提出,用工问题已经成为了企业经营发展的第二症结。都说人才流动,可是在中小企业看来,"人才"是属于可遇不可求的,都在大企业,"流动"在中小企业倒是真的,时常有员工离职,特别是在餐饮和服务行业,尤其是在服务旺季,这种情况还比较突出,不少老板对此是无可奈何。那么,如何有效的规避和预防呢?我在与一些老板
期刊
他不是非法融资第一人,却成为非法融资的牺牲品。  他不是北疆重镇包头唯一的富商巨贾,却以极其惨烈的死亡方式,成为一个血色传说,死后毁誉满天下。  金利斌,一个民间传说资产高达40亿元的包头巨商,毫无征兆地自焚身亡,留下了一串颇为蹊跷的谜团,以及债权人估计高达12.37亿元的巨额债务……    4月13日16时,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公安局接到报警称,在土默特右旗新型工业园区福禾豆业有限责任公司院内发现一
期刊
一个人“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出必行,一言九鼎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和下属的信服。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的头号智者,不仅谋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从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总结出的用人之道,不仅全面、深刻,而且可操作性很强,极具参考价值。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考察一个人,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可“问之以
期刊
能够忍耐,能够把持一种对环境的掌控,能够审时度势,把握的刚刚好,毫厘不差。这就是一种健康而成熟的心态。    周星驰在他的作品《喜剧之王》中刻画了一个跑龙套的小演员,经历无数的轻视、打击,经历了无数精神和情感上的痛苦,始终不放弃自己成为大演员的梦想,战胜诱惑,终获成功的故事。  有人说,这是他自己人生经历的写照,人们也都能读出影片中的他那笑中的泪水。诚然,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并不鲜见。然而,正如童
期刊
不知道从哪天起,李向南的心变得很麻木,肆无忌惮地告密。他甚至默认了那句口头禅:朋友,就是用来出卖的!    一、告密网站    下了班,李向南心里窝着火往家里走。他是个推销员,最近一个月,一台饮水机都没有卖出去,老总喷着唾沫星子骂他:“真是个废物!再给你一个月,要是还没有业绩,赶紧卷铺盖走人!”  李向南真想一拍桌子辞职,可理智制止了他。现在工作难找,辞了职,喝西北风去?  回到家里, 李向南仰躺
期刊
盘点国内餐饮行业发展历史,广州食铭(双食记)餐饮连锁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亮点。从六年前名不见经传的招商机构到如今在全国拥有数百家成功加盟店的知名企业,双食记承载的不仅仅是无数普通投资者真实的创业梦想,还有民间特色餐饮向品牌化、国际化迈进的伟大理想!    ●●●因为创新技术更加全面    2005年7月,双食记餐饮连锁机构的前身广州食铭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悄然成立,没有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甚至没有正式的
期刊
没有开厂之前,我一直是从事工厂中高管理工作,大小工厂都做过。在朋友的鼓励和怂恿下,我开了一家硅胶制品厂,在同行中,我厂的规模算是中等吧。由于之前我一直从事工厂的管理工作,对产品的销售不大在行,也就是说和人打交道的经验十分欠缺,于是就有了下面被骗的事。  在2006年12月28日,公司业务员在网上收到一条信息,一个客户要求我司生产此硅胶传动带,数量100万条。希望我们能报一个最优惠的价格给他。第二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