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显像在病毒性心肌炎诊疗中的意义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核素心肌灌注扫描(ECT)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疗和转归的相关性并探讨其诊疗意义。方法 4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其中21例ECT异常为阳性组,正常为阴性组,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阳性组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室性早搏次数和多源性心律失常、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等例数均比阴性组多,并具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组治疗后复查ECT均基本正常;心律失常好转率明显高及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阴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CT可作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疗中一项科学性与可靠性较强的参考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编码区部分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探讨这些SNPs与中国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标记自动测序法测定β2-AR基因编码区序列,确定SNP位置及类型,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RFLP法进行SNPs基因分型。结果 编码区410bp长度范围内共检出2个SNPs,分别为+1053位G→C、+1239位A→G碱基变异。2种SNPs基因型频
同一个家族同胞兄妹3人同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且起病时间相近,其父母健在,非近亲结婚。报告如下。
期刊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部分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可演变成慢性,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
期刊
骨关节炎(OA)的病理特征为关节软骨的进行性变性和破坏,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未明。近年研究提示,OA的这种病理改变与金属蛋白酶(MMPs)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作用可能有关。我们检测了MMP-1、-3在OA软骨和滑膜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探讨两者在OA发病中的作用。
期刊
第268例——发热、休克
期刊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常有微血栓形成,一般认为与高凝状态有关,但是否同时存在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尚不十分清楚。本实验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观察了缺氧时肺动脉内皮细胞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变化及卡托普利对其分泌功能的影响。
期刊
第三届西太平洋地区幽门螺杆菌会议于2000年6月21~24日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学术委员会特邀了多位世界著名的胃肠病专家进行专题演讲,介绍了有关幽门螺杆菌(Hp)的许多新发现和根除Hp的新方案。现就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期刊
我们分析了1996年1月~1999年1月来我院用环孢素A(CsA)治疗的14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患者,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70年代年以来,已有多种介入治疗法先后用于临床。
期刊
目的 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期(HSCT)细胞因子及受体水平的变化、免疫重建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以探讨临床预测aGVHD的指标。方法 22例HSCT患者,采用双夹心ELISA动态监测血清细胞因子及受体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