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BG4蛋白对人胃癌AGS细胞凋亡和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GOUSIY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G-四链体抗体BG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BG4,探讨转染该真核表达载体致BG4蛋白过表达对人胃癌细胞株AGS凋亡和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影响.方法:以BG4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SANG10-BG4为模板,PCR扩增出含有BG4基因的目的片段,经TA克隆与pMD18-T载体连接,测序正确后,经Sac I和Pst I双酶切,与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连接后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并进行酶切分析和序列测定,Western blot鉴定BG4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DAPI法及HE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空白对照组、pEGFP-N1组和pEGFP-N1-BG4组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酶切分析显示,目的基因条带与预期结果相符,DNA测序表明克隆的BG4基因序列正确,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转染pEGFP-N1-BG4质粒可以成功表达BG4蛋白.转染pEGFP-N1-BG4质粒可抑制细胞进入S期.DAPI法及HE染色显示,pEGFP-N1-BG4组出现明显的新月形核和核固缩的细胞凋亡现象.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EGFP-N1-BG4组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受到抑制.结论:用pEGFP-N1-BG4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株AGS可以抑制该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统计分析近年来TDM在临床药物治疗与研究中的实践与应用情况.TDM已在临床抗癫癎、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反应、哮喘及抗生素抗感染等个体化治疗与研究中得到较广泛应用.应进一步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严重创伤,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SCI会造成患者损伤平面以下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不同程度
期刊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并非存在斑块的颈动脉狭窄者均会发生缺血性卒中,只有那些存在易损斑块者具有高卒中风险及复发风险,因此对颈动脉易损斑
期刊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一直被认为是具有“臭鸡蛋味”的毒性气体,有关其毒性的研究已有几百年.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发现,内源性产生的H2S存在于哺乳动物的
期刊
Pax3是一种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与神经系统发育密切相关.在神经管发育中,Pax3参与脊髓背腹侧模式的形成,通过影响神经管背侧神经元的分化及细胞的凋亡,可影响神经管的闭合.在
帕金森病(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年龄相关性神经变性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运动迟缓、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不稳;其神经变性特征为进行性黑质致密部(SNc)多巴胺
期刊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远端、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伴脑底部和软脑膜
期刊
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恶性肿瘤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目前人类的两大杀手.临床观察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血栓疾病的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并且脑血管病是恶性
期刊
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是属于甲状腺中常见良性疾病中的一种,通常是因为弥漫性甲状腺肿发展而成.即当机体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甲状腺激素合成下降,可反馈性促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可由巨噬细胞、基质细胞和视网膜内皮细胞分泌,也可由肿瘤细胞分泌,其主要功能在于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和增长,诱导新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