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血液标本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s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溶血血液标本对于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60例体检者血液标本各6mL,平均分置于3支试管中,分别编为A组、B组和C组,每支2mL,A组是自然分离未发生溶血现象的标本;B组是指在较轻的搅拌力度下,标本出现轻度溶血的现象;C组是指较重的搅拌力度下,标本出现严重溶血的现象。观察并比较三组血液标本对于多项生化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不同程度的溶血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影响。不溶血和轻度溶血标本的检验结果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溶血标本对于大部分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溶血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分析
  标本发生溶血在目前的医疗工作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1]。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新生儿、以及癌症患者等的血液采集[2]。为了掌握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我院特进行实验调查,抽取我院60例体检者血液标本进行分组分析,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从2013年1月至7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病例中抽取60例检验标本,将其按照溶血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组。不发生溶血的为A组,在较轻的搅拌力度下,标本出现轻度溶血的现象为B组;指较重的搅拌力度下,标本出现严重溶血的现象的为C组。观察并比较三组病例的12种生化检验的结果。
  1.2方法抽取我院60例体检者血液标本各6mL,平均分置于3支试管中,分别编为A组、B组和C组,每支2mL。首先对于未发生溶血的A组标本,在室温自然分离,30min后以12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取0.6mL血清作为正常血清备用;B组标本对血块进行适当的搅拌,直到血液标本出现轻度溶血(血清颜色为淡红色,Hb浓度<3.0g/L)现象,以相同条件离心,分离溶血血清后备用;C组标本对血液标本进行重度搅拌,直至标本出现重度溶血(血清颜色为红色,Hb浓度>3.0g/L)的现象,以相同条件离心,分离溶血血清后备用。
  1.3观察指标采用日立7180生化分析仪,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的试剂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葡萄糖(GLU)等12项指标水平,操作方法按试剂说明书规定进行;每组每份血清共进行4次测定,取均值,分别计算60例标本各指标的测定均值。对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的均值以及溶血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χ±s表示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未溶血、轻度溶血、重度溶血的检测结果的各项生化检验不同程度的溶血多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影响,例如,ALT值的变化情况在发生重度溶血时的含量为(47.53±1.34)(U/L),明显高于轻度溶血时的含量(29.42±1.23)(U/L)和未发生溶血的相应含量(22.40±1.03)(U/L),差异显著,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溶血是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的现象。标本发生溶血,是医护人员经常面临的一项问题。在临床上,较容易出现溶血的因素有以下几点:①利用注射器对患者抽取血液时,如果负压过大,并且患者进行穿刺的血管不顺利,抽缺血液时就会使得注射器内出现气泡,此时,如果不立即将注射器的针头拔出,而是将注射器注入到试管中,则血液在注入试管时就会出现压力增大的情况,临床上很容易出现溶血的症状[3]。②在对于某些留置针的患者来说,对这些患者进行抽取血液,则能够很大程度上的减少患者的疼痛感,但留置针也是引起患者的血液发生溶血的重要因素[4]。③运用真空的针管对患者进行采取血液时,倘若临床上应用的真空抽血管质量不过关时,则会出现血液粘附在真空抽血管壁的情形出现溶血。④血液标本在运往实验室进行检验的时候,由于路途颠簸,温度过高,或者温度过低等现象,均会使血液标本发生溶血[5]。⑤在实验室中,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时,有时会操作不恰当,使其发生溶血,同时污染了标本。
  通过临床实践得知,未溶血和轻度溶血标本的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标本发生重度溶血,会使AST、ALT、TP、ALP、LDH、TBIL等指标升高,GGT、AMY有下降趋势,对ALB、DBIL、UREA、GLU无明显影响。综上所述,标本发生溶血会对多项生化指标造成影响,这些影响不单单是医技人员应该掌握的常识,对为患者进行诊治的医生而言,尤为重要,要掌握标本溶血对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医生才能为患者进行精确地诊断与评估。作为医技人员要不断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标本采集及处理时应尽量避免溶血,如不能重新采集,溶血标本应在检验报告上注明,确保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为诊断患者的疾病提供有力的检验资料。
  参考文献
  [1]刘亚普.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6):1874-1875.
  [2]謝宁芳.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标结果影响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8):97.
  [3]赵树波,邢国燕.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1(9):2081-2082.
  [4]王勇,叶路.血液标本检验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9):177-179.
  [5]龚建武.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4):177-180.
其他文献
为掌握大学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了解HBsAg感染情况和发病规律,明确学校卫生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我们对1991~2000年4506名新生进行了HBsAg检测,现将结果报告
目的 分析成人体检人群单次尿液和肾功能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成年受检者8136例,均接受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分析检查结
【摘 要】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48例,观察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对这48例患者进行随访4~16个月,这48例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本组无内固定物失效、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髋内翻及股骨骨折发生。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32例,良10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88.1%。结论:应用PFNA来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舱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出现后遗症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舱方法治疗,对
【摘 要】目的:观察超短波配合中频脉冲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发病1周内单用超短波治疗,第2周开始加用中频脉冲治疗,一个疗程(20次)后评价疗效。结果:60例患者,治愈51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超短波配合中频脉冲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无痛苦、显效快、后遗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超短波;中频脉冲;周围性面瘫  【中图分类号】R745.12 【
期刊
目的 分析血细胞涂片镜检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至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128例异常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4例,
【摘要】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断7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所有患者均行DR摄片,CT扫描,MRI扫描,对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70例病变发生双侧股骨头20例,左侧20例,右侧30例,以右侧多见。其典型的X线及CT表现为股骨头出现散在的斑片状或条带状硬化区,边界模糊,其间混杂有斑片状或囊状透亮
期刊
[目的]探讨3D打印定位导板辅助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置钉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2016年6月~2017年5月,对本科收治并采用手术治疗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15例.术前采用3
目的 研究分析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监测中采用目标性监测对医院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40例急诊危重症患儿当中,采用无特
【摘 要】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母亲、胎儿、新生儿有极高的危险,可导致一系列母儿并发症,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护理干预,降低母儿并发症以及围生儿期死亡率。  【关键词】未足月;胎膜早破;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98-02  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包括足月胎膜早破和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未足月胎膜早破是指妊娠37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