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谐的人 实现“人的回归”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m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和把人类文明延续下去并加以发扬光大的能力。考试的目的是检验教育在人类个体上的贯彻程度,只是对教育效果的一种检测,并选拔出符合教育要求的优秀个体,使社会给予其发挥优势能力的条件。但现在却完全变成了教育在迁就考试,完全是以考试为最终目的了。在教育中所采取的活动、手段,几乎无一不指向为考试作准备的方向。然而,现在的考试并不能从合适的角度去检验受教育个体的能力。考试成绩不佳但有过人本领的人比比皆是,而考试出色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力平庸的也有不少。但如果我们能在考试中就发现贤人,及早给予他应有的条件,那岂不是最合理地利用了我们的社会资源和他的才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打造有实力的全新人才,换句话说,它只为那些肯于努力提高自己才能的人服务。有能力的人不必担心因一次考试而使自己埋没,没能力的人也不必指望考试考好了就拥有人生全程的美丽。
  教育就是要学会战胜人性中的某些弱点,战胜某些堕落的习惯,让理性来控制生命的行为。中国的教育是最伟大的教育,如果认为西方的教育是最先进的教育,那就大错特错了。孔子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则殆。”一个学生要不断地学,不断地想,不断地做,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精髓所在。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教育是一种社会化形式,它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基本生存技能、求知能力和社会规范等内化在个体之中,从而使个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遵循社会的游戏规则,调节自身的行为。但人们对教育目的的看法往往放在受教育者个人身上,针对受教育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产生了很多针锋相对的观点。在这些观点中,缺乏对教育目的的真正认知。人们不是对一些庸俗的名利孜孜以求,就是对犬儒主义的生活态度趋之若鹜。问题在于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教育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健全和多样,而非画地为牢地限定了几个模式,然后硬要往千差万别的人们身上套。柏拉图早就指出,社会需要分工,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不同的人能够做最适合他们的工作。教育既不能名缰利锁,也不能放任自流,真正的教育是认识人们的兴趣和潜力所在,引导他们最大可能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方法的选择却无具体的标准,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父母的文化水平都有可能影响到教育的方法。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最要紧的是给予受教育者足够的空间去实现自己。这或许就是教育的目的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所在。
  教育就好比是用能工巧匠接受新思想的头脑去取代一个空虚的灵魂。
  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仅教给你辛苦挣的面包,而是使你亲自品尝每一口面包都香甜,并且有能力使面包具有香甜以外的味道。这就是说,我们不是通过教育努力教会青年人谋生,而是教育他们创造生活。
  教育的目的是要“尽量使个人成为幸福的工具,先是使他成为自己的幸福的工具,而后是成为别人的幸福的工具。”最终使其心灵成为幸福的操作性动因。教育必须是实现这种功利的中间手段,不是目的。一个幸福社会里的教育必须伴有智性的快乐,感情和想象的快乐以及道德情操的快乐。
  中国,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家。50多年来没有一个人能够成为霍金、纳什的人物,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什么原因?教育的弊病在那里?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病就在于事先预设了一个“绝对正确的真理”,存在着无数“绝对正确的”知识,让所有的学生们死背硬记,毫无批判创造的必要。谁敢批判课本知识,谁就难以考试通过,难以获得毕业文凭。考试与文凭已经成为先天聪明的中国头脑中的精神枷锁,而事先绝对正确的知识则成为这种精神枷锁得以存在的合理根据。超现代的教育思想已经告诉我们,任何知识的传授,都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而不能成为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尽可能有效地开发出人类潜在而独特的头脑智慧。像霍金、纳什等大师,他们自身头脑中的独特智慧就能够发挥到最佳程度,因此造就了今天的他们。而任何一个人的头脑智慧,正是要通过对现存知识的批判,才能得到最佳的发挥。可是中国的教育方式却正好是对现存知识的迷信,因此任何学生,无不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遭到器具性知识的窒息,而没有达到超越于知识的程度。聪明的中华民族,难道要在当今的体制下永远背负如此沉重的精神枷锁吗?
  钢琴家傅聪的父亲教育他要时时记住四句话:“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这里就涉及了教育的目的问题。傅聪的父亲认为他首先是做人,最后才是做钢琴家。教育是培养人,还是培养拥有某项技能、拥有某种知识的职业者?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教育者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是灌输知识,尤其是书本知识,而是养成人格。学生不仅是认知个体,更是生命个体。获得知识是为了使生命的质量更高,使生命更有尊严,而不能把生命当作知识的容器。学校教育不仅为升学、就业做准备,更是为整个完满的人生做准备。学习不是知识的储存,把学生的头脑当作垃圾筒,把有用的没用的知识一股脑地倾倒进去,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好处。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高中教学开始实行新的课程标准。每位教师都应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发挥学科优势,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科学探究。教师要针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要求认真研读教材,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探究符合所在地区的化学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行探究式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性和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
期刊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新课标高中地理改革中的实践,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改革 探索活动 教师的角色 人地关系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在我校实施多年了,这期间我们地理教师以务实的态度、紧跟课改的步伐,积极投身新课改,认真参与新课改的各级各类培训和研讨活动,努力领会新课改精神,学习新课程标准,重塑新课程理念,把握新课程教材,探索新课程教学方
期刊
高一新生在开学后渴望学习新知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化学却要复习初三内容较长时间。过渡复习的必要性有以下三点:①教材内容的需要。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而高中化学除了定性分析外,还定量分析。同时,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②学生学习的行为特
期刊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告别一支粉笔走天下,只落得两袖清风一身粉笔末的形象,应该适应教育媒体的现代化趋势,把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制作课件、运用网络,达到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所需要求。  对教学媒体的选择问题,教育专家进
期刊
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1 深入备课,钻研教材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讲课前,应深入挖掘教材,抓住重点、难点,考虑应采取什么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学,并且会学。考虑使用什么教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不断发现新的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课堂永远大于教材,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
期刊
如果说英语是大厦,词汇就是建筑材料。学习英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背单词。中国学生初学英语,最大的困难就是记单词了,这并不奇怪,因为学生们已熟悉汉语象形文字的结构,突然要记忆相当数量的单词,当然会感到困难。怎么办想要记单词除要下苦功,还要做到五多——多听、多读、多写、多想、多看。记单词是讲究方法的。一般的方法有音形记忆法,分类记忆法,反义记忆法等,不过这些只是方法,不是灵丹妙药。经常有学生向我请教记单词
期刊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当一名好幼儿教师却是不容易的,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观念与创新思想。  幼儿期是培养学习兴趣、态度和信心的重要时期,而识字教学渗透于幼儿园的各科教学中,它不但能使幼儿的阅读期提前,更能提前开发幼儿的大脑。但识字对幼儿来说又不免枯燥、乏味,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识字的兴趣呢?我在教学中摸索总结出几种方法和大家进行交流,一是寓教于乐、二是图文
期刊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题,本文只是在平时语文教学时的几点体会。  1 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基矗。现行师范专科学校物理专业教学大纲中,把“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法”作为“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一个组成部分,约占总课时的1/3,但是,从一般学校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都将其作为一门课程独立开设。本文就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种五阶段教学模式。  1 改革现行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技能、过程与情感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同时新课程改革也是始终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有了学习方式上的根本转变,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能获得教学效益。而实现二者的方式之一就是在课堂上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