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玩泥巴”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cy456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孩子,特别是城里的孩子,都被钢筋混凝土包围着,玩的是高科技的玩具,跟泥巴接触得少得可怜,更不用说去玩泥巴了,即便是想玩,也多被家长以脏、易传染细菌的理由阻止。其实,孩子的天性中就有亲近泥巴的欲望。对于孩子们来说,玩泥巴是最惬意不过的游戏,他们可以无拘无束,根据自己的想象将泥巴捏制成任何物品,任意表现自己个性化的思维。
  基于这一思考,在幼儿园改建时,我们利用幼儿园原来的仓库,经过精心的设计,创设适宜的环境、添置丰富的材料。建起了“玩泥巴”专用活动室。下面就是我们在玩泥巴过程的一些思考。
  一、案例回放
  孩子们首次来到泥巴活动室,我兴致勃勃向他们介绍各种各样的泥土,又一起讨论怎样把泥土运到池子里,怎样和泥,等等。“开始吧!”我一声令下,原本以为孩子们会欢呼雀跃着奔过来,可是他们只是在观望,一个也没有动手的意思。我急了:“孩子们,动手试一试啊。可好玩了!”在我不断的“鼓励”下,一些“听话”的孩子慢慢走到储土池前,用勺子挖了一点点土倒在和泥池里,却怎么也不愿用手去和泥。有一些孩子走到池子边观看,还有三四个孩子依然站着不动,我有些奇怪,就问:“为什么不去玩啊?”“我不想玩,太脏了!”“我觉得有点臭,太恶心了!”“这是脏东西不能玩,妈妈会批评的。”孩子们都不愿意碰到泥巴,“难道孩子们嫌弃泥土?”我一下子愣住了!
  二、原因分析
  1 社会环境的制约。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在都市孩子居住的环境基本上都是高高的楼房,光亮的柏油路,用砖砌成方格精心保护起来的树木,到处都是水泥地、砖头地,缺少泥土地。孩子们从蹒跚学步到上幼儿园很少接触到泥土,他们亲近、接触泥土的机会也就被剥夺了。
  2 家庭教育的偏差。现在的家长特别重视对孩子的培养与教育,不惜花大量的钱为孩子买高科技的玩具,却不赞同孩子接近土、沙、石子等这些自然玩具。我们常常见到一个孩子将手刚刚伸进土里,妈妈大声喊道:“别动,很脏!”孩子将落地的树叶捡到手中准备像对待最珍贵的玩具一样收藏起来,却被妈妈教育道:“以后,再也不许捡这破烂儿。”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孩子们怎会喜欢泥巴?
  3 幼儿园教育的缺憾。在当前幼儿园的评估标准中,对硬件设施的要求过分追求现代化。有些幼儿园场地为了硬化、美化、软化,把所有的土地都精心包装起来,很少有幼儿园能够给留下一片未开垦的土地,供孩子们去探索和游戏。有些教师也顾忌到家长的反映,将这样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取消,有些老师也会用“材料不太好收集”为借口将玩泥巴改为玩橡皮泥。
  三、教育对策
  1 看看、摸摸,引起兴趣
  泥土是自然的尤物,用它湿润柔软、富有韧性的特殊方式与揉捏它的人进行着无言的交流。泥巴有很多特点,是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最为突出的就是在创作时不会局限你的任何思维,它会使幼儿的想象空间更宽广、更有延续性。教师事先用泥巴制作许多泥塑作品,晾干后涂上漆,引导幼儿欣赏分析这些泥塑作品的特征和制作方法。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来认识这些不同的泥塑作品的名称和形状,通过摸一摸来感知泥塑作品的质地、软硬,了解这些泥塑作品的性能,通过猜一猜让幼儿知道这些作品都是由随处可见的泥涂上漆制作而成的,从而引起幼儿玩泥的兴趣。
  2 做做、玩玩,激发欲望
  幼儿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摆弄材料。泥的捏、揉可以提供幼儿自由体验的机会,那是一种奇妙的感觉。训练了手指的灵巧度,同时还锻炼了手臂、手腕,对幼儿的身体成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幼儿爱想象,联想、幻想、奇思妙想,泥巴的可塑性使他们能通过简单的操作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幼儿在玩泥过程中不知不觉渗透自己的想法、念头,并呈现在别人的面前。当幼儿对泥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创作的欲望时,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做一做。幼儿用泥巴做成了自己喜欢的物体。如用泥球串成糖葫芦、葡萄、太阳花、心形项链,用泥条做成桌子、凳子,用泥球和泥条组成螃蟹、小鸟、蝴蝶、花朵,娃娃家里的幼儿用泥巴制作糕点、糖果、面条、水饺、小锅、小碗、捏个磨来磨“粮食”、捏群鸡、鸭、鹅来做客……生活中的物品,幼儿用泥把他们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在此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捏、团、压、搓等基本技能。此外,教师组织幼儿用做好的泥塑作品来玩过家家的游戏,把“黄鼠狼赶鸡”“谁来补我的锅”等一些民间传统玩泥游戏加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在做中玩、做中学,并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
  3 想想、创创、促进发展
  在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探索下,我们把传统的泥巴玩法进行创新。如把泥通过团、搓、压等技能把底面压平,上面团成手柄,在底面用小棒刻上各种图案,晾干后就做成了形状各异的印章。幼儿利用这些印章蘸相应的颜色进行印添画,为大树印树叶、印各色小花、印蝴蝶等。这些泥作品做成雏形后,他们还要仔细观察,评头论足、反复推敲、仔细加工,才做成了他们喜爱的物品。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和毅力,又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欣赏能力。我们还根据节日用泥巴制作东西,如元宵节用泥制作元宵,植树节用泥制作大树,清明节用泥制作鸡蛋,中秋节用泥制作各种形状的月饼,端午节用泥制作粽子、包饺子……
  4 评评、说说,体验成功
  我们通过组织幼儿自评、互评作品来提高幼儿的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幼儿,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幼儿把自己动手制做的泥制品,放在窗台、廊沿上,既美观了环境,也可以让自己和他人进行欣赏和评价。我们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同伴看,拿给爸爸妈妈看,跟他们说一说自己的制作方法与心得,这样不仅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可以得到成人的指点,从而提高艺术表达和欣赏能力。
  四、教育反思
  玩泥巴是让幼儿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如何利用这种手段、挖掘它的特性、发挥它的最大作用是最需要我们教师研究的。我们引导幼儿对泥巴进行充分的体验和塑造,而不是用程式化的捏塑去限制他们。我们不把规整、对称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把求新、求异摆在首位,追求幼儿个性化的自我展示,激发幼儿潜在的表现力,实现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标。在玩泥巴的过程中,幼儿的手眼协调性得到了锻炼,艺术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向家长开放活动的时候。家长看到幼儿的作品,感到十分吃惊,不敢相信是自己孩子做的。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大自然是一本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其丰富多彩的现象和无限美是儿童智慧的源泉。我们教师应该把这种观念落实到行动中,运用多样化的学习形式,选择生活中幼儿最经常接触的自然物作为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亲近大自然的情感。萌发他们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其他文献
为改变幼儿园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教师教之无味.幼儿学之无趣”的现状.我们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并灵活采取各种活动指导策略.来为幼儿口语交际创造一个广阔的互动平台.从
数字插画艺术是新兴的计算机绘画视觉艺术形式,是数码技术和艺术设计融合的产物。本文从数字插画的概念、艺术特色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思考、研究和论述,以期对数字插画的发
肠造瘘术是小儿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与成人相比较,小儿的麻醉手术耐受性较差,故对于手术条件差、病情复杂的患儿,或者是一些先天直肠会阴畸形患儿,都需行暂时性肠造瘘术
早在2002年,我园就成为无锡地区最早评上“江苏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的园所之一。作为一所老牌实验幼儿园,如何在新的起点上追求自身的再发展?梅幼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再实践。    一、创新常规工作    1 回顾发展历程,认真定位目标。我们认真分析幼儿园的发展历程:2002年,政府投资100万易地新建了中心幼儿园,这给幼儿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常规管理带来了挑战。2002-2007年的五年间
在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幼教被形象地喻为一块“短板”,究其原因很多,但管理力量不足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文章为了探究提高游泳运动员仰泳技术的有效途径,通过制定研究方案,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了提高游泳运动员仰泳技术的训练要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培养优秀游泳运
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单高效且具有可行性的电子投票方案,该方案使用了盲签名技术,保证了选票的秘密性和公平性,并增加了监督机制使其投票机制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投票,提高投票流程
评语是一种教师批阅作业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可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
我班为每一位幼儿都提供了储物机,用来存放他们的外套和书包等物品、尽管教师常常提醒存关闭柜门时要注意安全.但是幼儿关闭柜门时夹到自己手指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传播先进的幼儿美术教育理念,促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和《早期教育》编辑部主办的,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全国第二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