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投资“厚次薄主”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it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采访人:北京逸品钧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依诚
  专家支持:著名青年画家 郭明馥
  
  保值、增值、代币性、投资性、稀缺性(不可再生)、奢侈品、文化载体等特性,决定了书画艺术品与其他商品的显著区别。这点自然也成为经过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书画艺术品市场相对沉寂的阶段后,书画艺术品价位普遍上升的一个理由。有人更是把2003年以后中国艺术品的价位上涨看成是对以前中国艺术品市场背离中国经济发展的“补涨”。然而在短期内价格的暴涨也出现了所有作品都上架、人人都争先的局面,许多投资者和收藏人士过分看重艺术品的投资价值,而忽视了艺术品保值、欣赏、文化等其他价值。对于未来的书画艺术品市场走势自然被众多“玩家”所关注。
  
  厚爱非主流“潜力股”
  
  谈起拍卖,刘依诚比较兴奋。在最近上海保利拍卖会上,他帮一个朋友买了一幅工笔写实作品。10平尺大小,为画家冯忠莲女士所画。“这幅作品价格不便宜,40多万元买下来的,但我觉得非常值。”这样的作品可能别人不敢问津,主要是因为画家没太大的名气,但刘依诚认为这个作品未来一定有升值空间。“冯忠莲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并不熟悉,但她的先生—著名国画大师陈少梅大家都熟知。”刘依诚所看重的是首先冯忠莲有非常良好的绘画功底,很长时间都在故宫里临摹古画;加之她的先生又是著名国画大师陈少梅,而且这幅可以说是她所有作品中的精品。“相信未来的升值在200万元以上,期限很可能就在两年的时间。”
  选择这种非市场主流而是有发展的“潜力股”,是刘依诚目前投资书画收藏最为侧重的。他认为在追涨的情形下,也自然形成了市场非理性的泡沫,只有这种“潜力股”才更具有投资价值。“《钱经》杂志探讨2006年艺术品投资走势,我们认为,以书画为主的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泡沫逐渐被挤压,我们不赞同现在有一派悲观的观点认为会崩盘,因为价格跑得太高了。以国画为例,目前国内市场只是刚刚开始起步,诸如其他任何一个投资品种经历泡沫以后必然要回归价值,国画也必然经历如此规律。”
  不过,刘依诚也告诫,像很多一流作家的作品,在市场发展到今天这种情形下,就不必再追买了。因为如果你买到真品就要花费很高的价钱;如果买到赝品,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甚至废纸一张。刘依诚介绍,在拍卖会程十发、王震很多的假画大面积流拍。“经过几个专家测试,在去年上海的整个秋拍中,出现王震的大画小画500多张,甚至超过他流入市场的作品数量。真的留下这么多这么完整的作品吗?我们几乎无法相信这个事实。如果你追买王震、程十发的作品就要承担作品真伪的风险。如果你在街上看到有10万头黄胄的‘驴’在跑,你也会感到这是很可怕的。”
  所以,行家建议,在这种情形下,不如研究一下那些还没有被发掘的画家作品。只要投资者具有慧眼,懂得顶级的艺术品,今天三流四流的画家作品,在几十年以后可能就是精品。当然,这个前提依然是,投资的过程中首先还是要买到真品,如果连真都谈不上就谈不到精了。
  
  度量明天温度
  
  “目前书画市场上假画没有减少。其实,这个行业似乎也默许了假画存在的市场空间,中国从历朝历代就已经开始造假画。”刘依诚这样看待:假画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说市场没有假画了,那么,这个市场将发展为,谁有钱谁就能得到好的作品,而失去了一种文化、学习、探索、研究的内涵了,但市场一定要回归到它本身的价值规律上。刘依诚这么说是有根据的。据了解,自2003年艺术品市场爆发“井喷”行情以来,艺术品市场,特别是书画市场,几乎变成了书画艺术品单一的卖方市场。有人估算,从2003年底到现在,中国书画艺术品的平均价格上涨了10倍以上。2005年的春拍,几乎所有的艺术品的行市在一个阶段时间内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但2005年的秋拍却出现了大面积的盘整或者调整,流标拍品大面积存在。向人们展示了以书画为主的艺术品市场,出现了一种回归理性的趋势。就是说,从开始井喷时什么都好卖,到现在一些作品并不好卖,投资者不再是一味地跟着市场指导者(比如拍卖行)走了。无疑,这个给市场的经营者、参与者有些意外的“成绩单”也给予了检测或者检索未来市场走势的一个依据。
  专家分析,未来艺术品投资将不断回归到市场价值取向上来,市场的泡沫将会逐步被挤掉,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逐渐回归一致,而市场的热点将体现在以下方面。
  
  大师与名家
  从整个秋拍下来,大面积的流拍现象存在,但精品毫无疑问地价格还在上升。大师、名家作品的走势依然强劲,齐白石、李可染、徐悲鸿、傅抱石、张大千、吴昌硕、林风眠、吴冠中、陆俨少、黄胄等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热点。这也进一步向我们表明了一点,那就是:艺术大师是永远的主题,好的作品继续贵。
  《钱经》提示:有待于挖掘的热点还有很多,建议投资者、参与者不要跟风。我们知道一些仿画做得已经相当的精致,作假的水平已经非常高了。专家告诫,“个股”来看,诸如齐白石、黄胄等第一大名头的作品是重灾区,不能碰,这不是一般投资者所能涉及的,与顶级的收藏家不能相提并论。而且由于大师及名家作品价位的持续走强,作为专业不深的“钱经人”投资压力也会很大,建议关注一些未被市场发掘的名家以及当代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当你投资这样的作品时,你的经济压力也不会太大,升值的空间也很大。当代中青年艺术家作品认证较易、现代感更强、更注重中西结合,所以,其作品受到日益青睐也是必然的。
  
  1万与10万
  在书画收藏市场上,真正的精品价格是不会低的,低价的就是有疑问。因为如今市场的透明度已经非常高,而买方、卖方的专业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每个小型拍卖会都有专业的藏家、专业的投资者,你很难再轻易“捡漏”。投资这个行业侥幸心理已经很少了。这就出现两极分化,一极是购买价位在10万元/平尺以上的顶级艺术家的作品。这多为一些大的收藏家、财富掌握者所去投资炒作的热点。而对于一般的投资者,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升值,建议在1万元/平尺的价位上寻找新的热点,而这些一般都是中青年画家的作品,甚至也可能有一些极少数的已经过世的或者目前在世的老知名画家,但并没有被发掘的作品。
  《钱经》提示:去掉浮华,去掉虚荣心,没有人在家里摆挂齐白石的真作品,因为它的价值太高了,风险很大。如果你不是大的玩家,投资的重点在1万元/平尺以内,才有机会获得更高的升值空间。
  
  油画与国画
  油画在2005年可谓风光无限。嘉德“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总成交1.3亿元,成为国内油画专场拍卖的最高纪录。北京华辰油画部分5808万元的总成交额比春拍时整整高出4000万元。其中,老一代的、中国的写实画派比较流行。油画正进入一个被更多的收藏和投资人士及机构关注和参与的佳境。随着中国艺术与世界的进一步接轨,人们也将进一步接受油画的审美方式,油画也将和国画一样,会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
  《钱经》提示:油画被称为艺术品市场短期获利最快的品种之一。油画发源于西方,作为舶来品,研究的时候自然脱离不了国际市场。油画获利最快在于其作家少,产品少。一旦有大资金进入,涨幅会非常快。但此时,投资者要非常小心:你是那个获利者还是“抬轿子”的人,因为获利快的同时可能也下滑得快,如果参与者跟风,很可能上当。国际市场上经过上百年的稳定运作以后,比如毕加索这些知名的画家在国际上是有一个通行价格的。在美国,当代知名的画家,其油画作品是在8000~50000美元之间,即合40万元人民币左右。目前我国油画市场价格已经蹿升到上百万元。
  对于“钱经人”,不建议匆忙地介入油画市场,此时跟进炒作,很可能被套牢。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个作品值得,其价格又不背离国际市场价值,在40万元之内还是可以买的。由于油画市场在我国的特殊性,40万元之内可能还有升值空间。但在国际上40万元的价格已经很高,超过40万元的价格就要非常小心了。
其他文献
《从0到100亿》,这一跳跃性的数字,这一极具诱惑的书名,就是台湾商界流传的创富读本。  “鸿海董事长郭台铭,曾淋着雨在门外站上整整4个小时,为的只是与客户见上一面,而客户最后收了礼物,但连门都没让他进……”书中剖析的36个从平民到超级富豪的成功模式,展现在我们面前。也许我们梦寐以求的成功总是擦肩而过,成为富翁的梦想总是激励着下一次努力。读完36位亚洲富翁的成功故事,让人惊讶于在聚光灯的背后,他们
期刊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块调整房贷利率的石头在原本就不平静的房地产市场砸出了比千层浪更大的浪花。在这个巨浪面前,连金融界的人士都有些懵懂——建设银行房贷新利率的举棋不定就是证明;更何况普通的消费者和一知半解“准专业”水准的传媒。博弈、泡沫、崩盘、持续走高……各种声音伴随着巨浪呼啸而至。  谁敢在这样的变化面前无动于衷?房屋是每个家庭的核心资产。无论你现在是有房者,还是无房户,房产都是你面前一座绕不开
期刊
故事一    我的男友是“小抠儿”  文/青青子衿    守财奴速写(欢迎对号入座)  菜鸟级守财奴  姓名:隐藏  昵称:小抠儿  性别:男  年龄:26  职业:IT工程师  月薪:8000元  月支出:2500元  月存款:4500元  消费习惯:演出基本不看,名牌基本不穿,周末在家做饭  守财目标:早日在土地昂贵的都市安居下来,成为有产者    2005年的第一场雪后,我决定和他分手。我把
期刊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山清水秀的小镇,群山环绕,潺潺河水从中而过。镇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珠宝精品店,店老板就是珠宝商哈利洛里,他曾经是一个出色的首饰工匠,心地善良,讲究信誉,手艺活也在当地闻名。  一天,珠宝商哈利洛里沿着小河来到小镇的乡村,拜访他的一个农场主朋友,两个人边喝茶边聊天。珠宝商说:“倘若你能得到小指头大的一颗钻石,就能买下附近全部的土地;倘若你能得到一个钻石矿,那你可能买下全国的土地
期刊
我们的钱正变得越来越摩登。  20年前,外教为了教会我们“信用卡”这个词,特意从她的钱包中抽出一张卡片,让我们摸了摸这种在大洋彼岸才会使用的“塑料钱”(PLASTIC MONEY,信用卡的俚语)。而10年前,各种各样的卡就开始充斥我们的钱包。  从贝壳、刀币,到贵金属、纸币,伴随我们生活一路走来的金钱,一直走到了现在的“金钱数字化”(现金等价物的金融卡、电子钱包、电子银行)。钱在变得流通越来越便捷
期刊
北京是一个拥有漫长冬季的城市,2006年的春节已经成为美好的记忆,但春天的脚步似乎还有点慢。就如同拥有14万亿规模的人民币储蓄存款,在沉寂和迷茫中,还没有找到出路一样。对不熟悉的事物不要贸然接触,尤其是在金钱的问题上,这句话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反而成为了阻止大家主动学习金融知识、通过投资金融产品来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的最大心理障碍。  何为保值增值呢?年初的100元,到了年末还是
期刊
随着南京汤山“温泉留园”在国内首个公开推出逆按揭性质的“以房换养”举措后,  上海、重庆等城市的业界和政府部门也掀起了探讨此项新业务的热潮。多家金融机构也纷纷表示对此有所关注。  以此为契机,“逆按揭”这个名词,似乎突然让人们对养老制度的完善充满了希望。    什么是“逆按揭”    以房养老,又叫"逆按揭(Reverse Mortgage)"或者住房反向抵押,在国外兴起只有一二十年时间。它是以自
期刊
不增加每月支付压力,但可以缩短房屋按揭贷款的漫长还款期、减轻利息负担,是每个按揭购房者的心愿。最近在网上经常能看到连篇累牍的报道有关于一种“神奇”的还款方式——周供款还房贷。这一项由深圳发展银行新近推出的业务——“双周供”个人按揭贷款甫一上市,立即受到市场关注。    “神奇”案例    表面上看来,一个月3000元的房贷被拆分成两次,一次1500元。这会对还款有什么影响吗?以下有个例子:对于一笔
期刊
高送转题材股,在中国股市中是长盛不衰的炒作题材,曾经造就了许多股价翻番的大黑马。在1996年前,做庄最重要的题材是分配方案,有10送10或转10题材的个股会大幅向上,如早期的中国嘉陵、四川长虹、深科技、东大阿派、深发展等。那时跟庄前就要判断哪些股有高送转机会,庄家建仓一般在业绩公布前,等利好消息公布后便派发,股民摸清庄股这个脾性,就能操作自如。    慧眼识金识别高送转股    即使是现在庄家已经
期刊
30多年前,一个怀揣20美元的奥地利乡村的穷小子,如今却拥有超过20亿美元的资产。当上州长后,他甚至主动放弃了每年17.5万美元的薪金,因为他每年纳税的零头都不止这个数。所以,他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能够收买我!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有智慧的大块头,他的财务自由之路,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在富爸爸的系列理财读物中,罗伯特·T·清崎提出:要想获得真正的财务自由,就必须选择B象限(大型企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