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道新芽早知春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guowu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这是欧阳修当年遭贬峡州夷陵时落寞心情的真实写照。当大地回春时,他在荒远山城看到的却依旧是满目的凄凉之景,不觉黯然神伤,怀疑春风不愿在此停步。
  是啊,二月的春风好似锋利的快剪,迅快裁出了一个桃红柳翠、姹紫嫣红的春天,也剪出了茶蓬上一棵棵青翠鲜活的新芽。然而,春风似乎特别眷顾古“焚道”——宜宾。正当大江南北的茶园还在沉眠时,这里的茶树早已觉察到了春天的讯息,争先恐后地抽芽冒尖,抢“鲜”让人们一亲芳泽。
  这一“红”一“绿”就是来自古“焚道”的早春使者,把第一缕芬香、第一滴甘露带给人间,带来春目的第一个问候。
  “早白尖” 川红功夫
  乌黑油润的紧细条索上,“长”满了金黄色的纤细茸毛,就像是披上了一件镂金错彩的金缕衣,透着一股低调的华丽。
  在它未被热水濡湿前的干香,无疑会让人只一次就会深刻铭记。因为从它身上散发出了一阵阵馥郁的甜香,时隐时现,给足了自由遐想的空间。
  用带过滤内胆的玻璃壶来冲泡,沿内胆壁缓缓注入约90℃的水,茶条随水流翻卷,洇红了透明的茶壶。约30秒,壶中的水已然变成红亮带黄的颜色,泛着清亮的光泽。启盖细嗅,浓郁的橘糖香冲上壶口,那是种甜而不腻的香气。倒入匀杯,享受头水的滋味,富有张力的茶汤,醇厚却不失甘滑,溶于水的香气在口里弥散开来。
  第二水、第三水,冲泡时间分别依次顺延30秒。尤其在第二水,它发挥到了极致,蜜甜的橘糖香更加芳馥,但并不造作,在壶盖、杯沿、鼻间停留很久,而汤色亦是呈现出高贵而典丽的琥珀色。轻啜茶汤,高甜鲜醇更甚于前道,在舌面稍停,味蕾会有被茶浸润之感,入喉则甘味更显。第三水无限接近于第二水,香、味、色基本无异。
  第四水、第五水时,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与水温的提高,香稍有减弱,但仍然保持着较浓的橘糖香,毫不涣散。红艳的汤色开始回归到第一水时的红亮,澄澈依旧。滋味略有减淡,口感醇爽柔和。至第七水。汤色呈橙红,橘糖香幽柔。味清甜润喉吻。
  它用的原料是四川茶树良种“早白尖”,比一般品种早15天萌发,具有早、嫩、快、好的特点。因此,叶底芽叶完整,红匀软嫩,手感绵柔。
  专家品鉴:条索圆紧,金毫较显,色泽乌黑尚油润,橘糖香较显,滋味醇厚尚爽,汤色红亮,叶底厚软较红匀。
  “林湖翠” 早春嫩芽
  与江浙一带闻名遐迩的绿茶相比,产于长江上游的它显然名不见经传。但是,它巧妙地运用了“时间差”——因产地冬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春季回暖特早,它比这些江浙地区的茶树早了15~30天与爱茶人见面。
  紧结挺直的外形酷似针形茶,但较之又来得粗松些。色泽翠绿,白毫如霜,满披茶条,银绿隐翠,带给人清新的视觉享受。
  绿茶本应该用透明玻璃杯来冲泡,可以欣赏“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曼妙。但是这只能独享,而不能与人分享。于是,找来一只青花瓷壶来分甘,用“中投法”冲泡。先将80℃左右的水沿壶口缓缓注水,冲满瓷壶的1/3处时,将茶投入壶中,轻轻荡壶,让茶、水亲密接触,唤醒紧直的条索。50秒后,再冲入约70℃的温水。
  一拉起提线壶盖,就能闻到一阵纯正的熟栗香,隐约间还有淡淡的兰香。斟入白瓷茗杯,杏黄色的汤面上漂浮着一层细细的茸毫,这虽令茶汤看起来不那么清澈,但入口却鲜醇甘美,舌头的两侧顿觉鲜爽生津。
  接连饮了数杯之后,进入第二道,高雅且持久的栗香,从壶口上扬。这道茶比头道来得更浓醇,鲜爽度保持得很好。因芽叶在冬季时积累了大量的内含物,因而口中会感到有种饱满的质感,具高山茶的特质。
  再泡第三道,栗香慢慢变成优雅的清香,茶汤呈淡黄色,口感清爽细柔。直到第五道,清香犹存,淡却不浮,滋味清甜,回味绵长。
  叶底,色泽黄绿清亮,均为完整的“一旗一枪”,肥厚嫩匀,夹着丝丝清香。
  专家品鉴:外形紧直尚嫩,锋苗较显,色泽翠绿,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高雅,滋味较鲜爽,叶底软亮。
其他文献
俗话说,“病从口入”,口腔可以说是人体健康的“第一关”。人的生存,首先是通过口腔来摄取食物和营养,而与此同时,一些病菌和不良物质也会跟着“乘机而入”,威胁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口腔的清洁和保健,对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古代,刷牙工具没有发明之前,口腔保健普遍是采用以盐水、浓茶或者酒类作为漱口剂的“含漱法”。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并说这样做可以
期刊
又是金秋十月,一眼望不尽的稻田,给人无限丰收的暖意。  秋天是旅行的季节,是户外漫步的最好时光。走在武夷山景区的山路里,一阵阵的清风,带来桂花那绵绵幽幽的香气。寻香而望,好一场无声的桂花雨,金黄的小花铺满了一地,在这样的地方泡上一壶茶,绝对不负大自然的馈赠。  一行人若干,于桂花树下摆上茶席,席地而坐,把下午的时光,就在这暖暖秋日的阳光里度过。  我想要这样的一间屋子,房前屋后种了桂花树,阳光透过
期刊
欣赏三古默农最新的茶器创作,让我颇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惊艳。做为台湾第一家岩矿壶展览馆,丽水街的“三古手感坊”尽管经常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国际友人,主人却仍能怡然自得地在一隅拉胚、泡茶、插花或勤练书法,不断将多元风貌注入创作,为原本就充满文化气息的永康商圈更添亮点。  而长年隐居在南投鹿谷创作不懈的邓丁寿,早在20年前就以“虹吸原理”大胆颠覆茶壶三点金传统格局、成就下方出水的“古逸壶”红遍对岸。
期刊
“这泡纯料古树茶足足浸了11分钟,初入口会有点苦,到喉咙就会觉得冰冰凉的,很快就满口甘甜了。”9月19日,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的第2届中国(长春)国际茶业茶文化博览会暨紫砂、陶瓷、茶具工艺品展上,来自云南勐库的冰岛昔归茶业负责人廖星强给观众介绍起了冰岛古树茶。这是他第一次到东北参加茶博。展会才开幕,他就卖了一片明前冰岛古树茶,不禁喜出望外。“这次来长春除了参展,也是想来看看这边的市场,发展几
期刊
一千多年前,木兰这个平凡的女子褪红装,换戎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终破柔兰,凯旋而归,推倒了自古以来“女子不如男”的定论。这个故事千古流传,花木兰不仅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更是化作一种不畏艰险、湧往直前的精神符号。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也许早已没有“可汗大点兵”,亦无须让一个女子柔弱的双肩去承担国家、民族之重,但是这不意味着“战场”责任与使命不存在,也不意味着这个世界完完全全由“须眉”
期刊
福建的民间斗茶由来已久,如今秋茶上市已经有一段日子了,厦门又有如此优越的环境,穿梭于不同茶店茗坊斗茶,是金秋时光的乐趣。  斗茶,既涵盖了文斗,又不乏武斗技术的成份。文斗,讲的是“察颜观色”,形色可知茶的出处、工艺;武斗,讲的是“水火攻芯”,泡茶时的水温、操作不同可以控制一泡茶所能表现出来的茶水口感和香味。于是不明其中晦暗的新茶友,常常自愧明明原本也是花了高价淘来的上品,怎么有时候在坊间还不如人家
期刊
金秋十月,茶香古城。2013中国(西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紫砂、陶瓷、茶具工艺品展于10月11至14日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茶博会展览面积达12000平方米,设立了国际标准展位650个,并吸引了全国各名茶产区近300家茶企业前来参展。其中囊括了20多家中华驰名商标企业,3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190多家省级知名企业,以及包括李昌鸿、吴亚平等大师在内的30多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茶博会期
期刊
茶为什么苦了?  可能是泡茶者冲泡得不好,再追溯根源的原因,或是在种植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茶的苦性。  社会上的很多问题,需要从根源上去找答案。  一个国家的强大或衰弱,总结到根源,还是与国民精神相关。良性的文化与道德自律,再与制度相配合,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基石。  没有哪种茶可以脱离人类社会的痕迹,社会有谎言,茶就有谎言;社会有正气,茶就有正味。  茶汤中有大义,大义微言。  2012,是中国人的
期刊
经过明中、后期紫砂艺人的不懈努力,至时大彬及其弟子李仲芳、徐友泉以及花货大家陈仲美、沈君用时代,紫砂壶已基本形成了几何形器(光货)、自然形器(花货)、筋纹器等基础造型和几种基本装饰手法。又因文人艺术家对紫砂技艺的艺术化提升,使紫砂壶初步呈现出清雅的人文气息,为清代紫砂壶艺全盛期的到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清代延续260余年,紫砂壶艺受制作技艺自身发辰规律、时代审美倾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人艺术家的
期刊
近两年,复古之风有越吹越劲之势,奥黛丽赫本的齐刘海、形形色色的邮差包、彼得潘的小圆领、翼梢的牛皮鞋、经典的针织花纹流行于当下,连铁观音也是越泡越浓。从机焙到手工炭焙,再到不同道数、不同温度的烘焙,制荼师们玩味出各式各样的浓香铁观音,讓人眼花缭乱。  烘焙之后的铁观音带着一股气韵悠长的熟火香成为更多茶客的冬季热饮。但每一道焙火之后铁观音的香气滋味变化如何,您是否通晓?好吧,来一次对比品鉴,答案便可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