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从北京传来喜讯,襄樊高新区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至此,襄樊高新区目前已拥有11张“国牌”。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襄樊高新区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核心,大力鼓励企业开展对外合作;以扩大经济外向度为主线,大力实施科技兴贸计划;以实施“人才强区”为主要战略,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科技人才,以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主要措施,搭建平台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使该区国际交流与合作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通过国际科技合作这一平台,近两年来,高新区骨干企业对外合作意向达21项,取得科技合作成果200余项,拥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已达23家,其中年出口创汇百万美元以上的有15家,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安哥拉、越南、巴基斯坦、埃及、伊朗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该区还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与美、德、日等科技发达国家的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导和鼓励国外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及其它社会力量参与创办各类孵化器。襄樊高新区投资建设的孵化器平台,建筑面积由最初的3000平米现已扩展到10万平米,是国内一流的孵化器平台,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前来创新、创业。
据介绍,此次襄樊高新区通过科技部授予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将为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扩大国际战略资源、能源、技术利用及提升辖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同时,襄樊高新区将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这一平台,进一步加快优势科技资源的整合和集聚,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促进科技进步,并通过开展合作,促进项目、人才、基地的结合,从而发挥积极的辐射作用,带动襄樊地区国际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襄樊高新区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核心,大力鼓励企业开展对外合作;以扩大经济外向度为主线,大力实施科技兴贸计划;以实施“人才强区”为主要战略,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科技人才,以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主要措施,搭建平台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使该区国际交流与合作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通过国际科技合作这一平台,近两年来,高新区骨干企业对外合作意向达21项,取得科技合作成果200余项,拥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已达23家,其中年出口创汇百万美元以上的有15家,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安哥拉、越南、巴基斯坦、埃及、伊朗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该区还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与美、德、日等科技发达国家的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导和鼓励国外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及其它社会力量参与创办各类孵化器。襄樊高新区投资建设的孵化器平台,建筑面积由最初的3000平米现已扩展到10万平米,是国内一流的孵化器平台,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前来创新、创业。
据介绍,此次襄樊高新区通过科技部授予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将为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扩大国际战略资源、能源、技术利用及提升辖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同时,襄樊高新区将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这一平台,进一步加快优势科技资源的整合和集聚,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促进科技进步,并通过开展合作,促进项目、人才、基地的结合,从而发挥积极的辐射作用,带动襄樊地区国际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