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语言训练之摹绘使形象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ngsv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日看到2018年中考满分作文提分七大秘笈,部分摘錄如下:“备考作文,语言的准备是最难的。在此给考生们提几点建议:一是遇到你喜欢的句子和段落,你干脆背下来,也许能用在考场上,反正就是这一锤子买卖,即使没产生作用,也不会扣分。二是记住要有描写。三是句子最好短一些。四是注意修辞手法。”看完后哑然失笑,通篇有理,但都是正确的废话,大而无用。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切切实实让学生写好作文呢?
  人们常念叨的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阅读虽然有利于作文,但二者终归有区别。阅读能力要转化为作文能力,还需要一道“工序”,那就是思维加工。这就需要老师在茫茫书海中费一番爬罗剔抉的工夫,挑选出精美的文章,然后分类分析,引导学生从这些文章中总结出思维规律,归纳出某种构思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最有价值的智慧,学得更经济,写得更快捷。
  于是,摹绘使形象便应运而生。
  摹状,也叫摹绘。就是运用语言手段描绘客观事物的声音、色彩、气味、景象、形状、情态。运用摹状的修辞方式,可以把事物描绘得生动形象,给人一种亲眼所见、亲眼所闻的真实感觉。摹状可以分为摹声、摹色、摹形三类。
  例如:
  1.月色很美,月亮洒下淡淡的一片黄晕,树也像喝了惬意的月光酒,将自己的影子映到墙上,在风中微微摇摆着。门前的小河里,萤火虫飞来飞去,时而为芦苇点一盏亮灯,时而为柳树做一个发夹……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只是偶尔传来几声蛙鸣。
  2.在空蒙的氤氲尽处,一缕荒烟,几点残红。那绺早樱,缓缓飘入泥淖,发出零丁的叹息。偶一寒鸦点水而过,却被风中渗出的声响惊得高飞。
  3.丽儿正和一群女孩子在园子里捉迷藏,她们在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丛中穿来穿去。女孩子们尖锐清脆的嬉笑声,在春日的晴空里,一阵紧似一阵地荡漾着。(白先勇《那一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
  4.黄昏了,太阳正落下地平线,辽阔的沙漠被染成一片血色的红。这是鼓声响了起来,它的声音响得很沉郁,很单调,传得很远。(三毛《娃娃新娘》)
  5.秋很深了,芦苇一片惨淡的黄。灰灰的天空下,凋落的银白芦花在漫游。大雁一行,横于高空,发着寂寞的叫声,吃力地扇动着黑翅往南飞。(曹文轩《阿雏》)
  6.夜空很是清朗,那星是淡蓝色的,疏疏落落地镶嵌在天上。弯明月,金弓一样斜挂于天幕。芦苇顶端泛着银光。河水撞击岸边,水浪的清音不住地响。(曹文轩《阿雏》)
  7.天灶笑了,他拨了拨柴火,再次重温金色的火星飞舞的辉煌情景。在他看来,灶坑就是一个永无白昼的夜空,而火星则是漫天的繁星。锅里的水开始热情洋溢地唱歌了,柴火也烧得哔剥有声。(迟子建《清水洗尘》)
  小结:重视摹绘,综合运用,增强画面感
  练习:以夏为话题写一个片段,综合运用摹绘的手法,渲染夏的特点,烘托人物的心情。
  附学生佳作:
  夏(片段)
  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1203班 张伊茜
  这里的夏流动的,是不断漫延扩大的,或许是从树荫地上撒下的第一缕金丝开始;或许是从柏油马路镶上了一层镀金开始;亦或许是从新叶抽出一层油绿开始。这里的夏,来得太平淡了!但这里的夏,辣得跟刀子似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衣香,汗味,阳光味的独属于夏的味道。蝉声在这里并不多见,但偶尔听闻也没有他人形容的清脆悦耳,反而带着一股躁动,像是在齿轮上抹了层腊却仍发出“咔嗒嗒”的磨合的声音,它是否也厌了这夏的热?孩童们最爱买名叫“绿舌头”的冰棍,舌头一凑上去,它就变得弯弯软软的,透出澄澈的绿,若是你听到了孩童们“吧唧吧唧”的声音,看到了树下斑驳错落的影子,嗅到了空气中特有的味道,这里的夏,可能迈着清脆的步,近了。
  后记:示例所选片段皆出自名家之手,文不甚俗,言不甚深,学生学得来,用得上,事实证明,学生在掌握了写作思维后,展现出了惊人的创作力,以上学生佳作即是明例!
其他文献
沉默是个可怕的囚笼,“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历史的车轮兜兜转转,将一批一批囚在开口与抗争的枷锁中的沉默者碾成尘埃。惟有勇敢者打破沉默,借此力量,赢回尊严与荣耀。  打破沉默的力量,可以是一支笔。他以《狂人日记》开始,执笔发声,向封建礼教发出无惧的挑战。中国近代最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之一——鲁迅,将沉默弃置在泥泞的乱世中,任由外界闲言碎语、威胁恐吓的击打。他写《狗猫鼠》,肆意批判社会黑暗
期刊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了,夜晚,月亮是那么圆、那么亮。  团圆饭后,我到河畔赏月。此时,它已经坐在了柳树梢头,秋风吹过,柳树就像妈妈一样,抚摸着月亮,而月亮就像一个孩子,安静地睡着了。月亮不像太阳那样刺眼,月光是柔和的,柔和中又散发着皎洁的美;月亮也不像星星那般闪烁,它身上的斑斑点点,更给它平添了几分姿色。可是,今天的月亮是孤独的,在茫茫夜空中,没有眨眼的繁星,只有转瞬即散的云陪伴着孤独的明月。月光
期刊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激发朗读情感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并分角色朗读,运用多种朗读形式。开展读后评论,促进学生在经验教训中提高。  作为农村的语文老师,同时也是年轻教师,我发现学生们的读书基本上是愛“唱读”,当然这也不是他们的错。从幼儿园开始他们好像就形成了这种习惯。那时候他们学的都是儿歌,所以总是有个调子,后来如果老师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就会自动地按照他们心中的儿歌模
期刊
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期刊
离别是人生序幕中的一大主题,我们尽量释然,却还是不可避免地感性。  又是一年冬天,依旧是回到了这个雪花纷呈的故乡。时间过得真快,我不禁感叹着。还有回忆也是一窝蜂地涌来,昭示着这已经是奶奶在天堂待的第二个年头了,我眯起眼望向白花花的天空。  过分安静的病房里,床上躺着位已是弥留之际的白发老人,她嘴唇蠕动,不停地漫出些胡言乱语,我牵着她的手。周围是静静注视着我和她的爸爸、妈妈、哥哥,还有七大姑八大姨。
期刊
语文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让农村教学点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玩活”语文课成为语文教研员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实践经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一、组织开展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教师素养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只
期刊
“在这海滩上,我徜徉到永远,徜徉在沙与沫之间……”  《沙与沫》确乎是一捧沙,一把沫,零星散乱的字句,正似被浪涛随意堆积在岸边的沙与沫。纪伯伦是徘徊在岸边的老者,背影孤独而深远,他将“心碎屑抛入了沙中”,将“灵魂液汁倾在了沫上”,潮涨潮落,老人的脚印被海水冲散,沙与沫被冲刷得愈发明朗。百年后,我品读此书,不禁凝神于此,似懂非懂,又沉迷其中。  “人性是一条光河,从无始流到永恒。”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
期刊
什么是幸福?学生尊重你,课堂有活力;什么是完美?师生同学习、同进步,共写随笔,共创辉煌。教室,一个创造奇迹,演绎故事的地方。我曾深深地被韩兴娥老师洒脱的讲课所折服,被学生渊博的知识所震撼,原来语文课可以这样上。她用两个星期就带领三年级学生学完语文课本并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剩下的时间师生在课堂上共读课外书。她们就这样坚持着,这样积累着,学生们的课外知识与日俱增,师生之间的情义越来越深,这是我们日常所
期刊
一、教师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效果及不足  1.教师的教学方式总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所以老师的讲课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主导作用。传统教学中老师教授阅读理解的方法较为单一,对文章的关键词深度把握不够准确,甚至只理解字词的表面含义,与文章写作意图大相径庭,浅层次的学习文章内容。  2.老师在文章的思路解析中,仅仅注重讲授目的,而忽略了学生对词句的揣摩,不能深层次的抓住文章要点。例如:小学六年级课文中的
期刊
大淑村矿工会女工部结合自身特点,克服女工少、地方小、阵地少等困难,以“争创红旗标兵岗、争当红旗标兵,创新安全协管、创建文明家庭”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紧紧围绕企业“安全不出事、环保不惹事、稳定化解事”的目标要求,多措并举发挥女工作用,为推动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积极主动展现作为。  培育先进,发挥典型领跑示范作用。女工分布在基层生产、后勤服务、机关等单位,她们通过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带动这一方法,创新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