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区农民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198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民意愿,内容涵盖农民城镇生活、农村迁建、土地流转和就业意愿等。农民意愿受个人、家庭和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因区域的差异而迥异。文章以北京郊区户籍农民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计划行为(TPB)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证明,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意愿的影响因素是适用的,农民的城镇化行为态度已经处于追求经济理性和价值理性阶段,感知行为控制中的非经济理性、迁居成本和个人特征对意愿有较强影响,农民在做决策时会更多参考亲戚、家人和邻里的意见。
其他文献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3月,是在原云南省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和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部分课题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专业农业经济作物
文章就湖北省高校校办产业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湖北省高校校办产业的相应对策。
财政下乡是近代以来国家政权建设的一项基本命题.文章基于财政社会学的视角,在国家政权建设的框架下,总结了基层财政转型的三种模式,即汲取-政府强制模式、积累-政社一体模式
东莞有为数众多的外来务工者,他们被称为新莞人。调研发现,整体而言,各世代的东莞在地居民对新莞人的接纳态度差异并不算过大,对新莞人也有一定水平的友善包容;60后东莞居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大命题。鄂西L县自2013年底,开始全面推进乡村网格化建设,搭建管理信息化平台,拓展出"十户联防""民生110"和"律师进村面对面"等
近代以来,“人—自然”关系呈现人类中心主义化的趋势.“人-自然”关系剧烈转型是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以云南少数民族林区为例,阐释人-自然关系演变与生态危机的关联.借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