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探析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wji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高校大众教育的普及化使得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以及高校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够强等原因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探究了高校毕业生现存的不良心理状况以及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心理健康
  当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推进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大学这座象牙塔,随之而来的是规模迅速扩大的毕业生群体:2015年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749万人,比曾经被称为“史上最难毕业季”的2014年增加22万人。较之2013年,更是增加了50万人。[1]毕业生数量连年刷新着历史的最高成绩,使得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由于就业市场的供大于求,面对激烈的求职竞争,应届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在求职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心理状态,甚至由于没有及时进行合理的调节而酿成悲剧。因此,探究高校毕业生产生不良就业心理的原因以及研究出合理的应对策略,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畢业生就业压力下较为突出的心理现状
  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做事干劲十足,同时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是大学生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劣势,如社会经验不足,工作经验不够等,加上就业市场供过于求,求职竞争日趋激烈等原因使得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当代高校毕业生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焦虑恐慌心理、依赖心理、自卑自傲心理、从众心理等。
  (一)焦虑恐慌心理
  焦虑心理是高校毕业学生最普遍的心理问题。它是因为心理冲突或者求职受挫引起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有些毕业生无法找到符合自己期望的工作,或因为工作经验不足被自己心仪的企业拒之门外,或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而感到迷茫等,进而产生焦虑心理,具体表现为不明原由的焦虑和担心,精神紧张,胸痛闷等,严重时甚至会产生恐慌心理。
  (二)依赖心理
  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和亲人的呵护下长大,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挫折,独立自主方面发展不成熟,过分依赖他人,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独立地做出职业选择。有些学生虽然完成了大学四年的高等教育,但却还未完成心理断乳,独立性差,遇事不能独立解决,尤其在需要做出有关自身发展等重要选择时,往往很难下定决心,依赖父母和亲人朋友的意见,甚至连高考志愿也是按照父母的意愿,没有经过自己独立思考来选择。面对就业选择,他们也会依赖父母和他人的意见,或者依赖父母的关系网来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2]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他们不积极主动去参与,也不努力去争取机会。
  (三)自卑自傲心理
  自卑是种自我评价过低,并有着悲观失望的一种不良心理反应。自卑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这种心理会导致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因而错失很多机会,对平时的生活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有的毕业生认为自己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和名牌毕业生有很大的差距;多次求职的失败经历而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全面否定自己;认为自己的成绩不好,能力不足,即使能胜任公司给的任务,也不敢自信地说可以。这种自卑心理很不利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和能力的表现。自傲心理和自卑心理一样,都是一种极端的心理反应。它是由于对自身的不正确评价造成的。如有些毕业生认为自己受过大学四年高等教育,或者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就更应该得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甚至在选择就业城市的时候除了大城市其他的都不考虑,低薪的工作更是在选择之外。这种自傲心理会导致毕业生门不能对自身条件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判断,因而会错失就业机会。
  (四)从众心理是毕业生在求职中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
  许多毕业生由于对自身缺乏合理的认知,缺乏主见,已受到他人的干扰,在择业时喜欢随大流,完全没有考虑过这一行业或者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如群体报考公务员、群体考研等。社会价值观对大学生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社会评价的众说纷纭导致大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过于重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失去了自我,以至于盲目追随。[3]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原因
  自从高等教育改革以来,高校连年扩招,导致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在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已达到749万人,同时企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供大于求的意思一方面是指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市场需求不符合,导致出现类似企业招不到人,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局面。还有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之间的不平衡,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和地区偏远落后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别歧视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长期存在,有些企业明确规定不要女毕业生,还有的毕业生依靠父母亲戚的关系网就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这些现存的问题对大学生产生较为普遍的影响。
  (二)学校原因
  高校的专业设置是以社会需求为目的的,然而有些高校看到其他高校专业设置调整后也随着调整本校的专业设置,有些高校甚至没有具备开设一些热门专业的条件强行开设,结果导致教学质量的不到保障,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自然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还有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只是流于形式,毕业生没有得到及时的、专业的就业指导,在遇到求职问题时无法得到合理的调节,使得毕业生们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劣势。
  (三)毕业生自身原因
  高校毕业生看似已经成熟,但因为缺少社会经验和自我探索,导致大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不够准确和清晰,临近毕业对自己职业没有明确的规划,又不肯虚心学习,从而导致自己专业技能低下。有的毕业生一味的求稳定的工作,缺乏竞争意识,没有长远的规划和目标。
  三、应对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政府应该根据我国的经济政策和基本国情,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率,避免造成人才的浪费。制定各种大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农村、西部地区去,同时,企业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岗位。同时,净化社会风气,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这样既促进毕业生的就业,也能促进企业对优秀人才的选拔。
  (二)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都应设置相应就业指导以及心理辅导部门,并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利用传统课堂,海报,易班微博类学校网络媒体来引导毕业生有个科学的就业指导,进行国家就业政策的宣传和相关优惠政策的信息。同时应该密切关注高校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出现心理困扰无法排解的高校毕业生,应及时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使得其能正确面对就业压力。[4]
  (三)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
  现代社会,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自身能力不足的体现。因此,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同时毕业生应该对自身条件有一个客观的评价,综合分析就业形势,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结合自身优势和不足,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城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加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得毕业生在面对就职压力时能够合理的进行自我调节。(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炜丽,毕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科教导刊,2015(9):171-172.
  [2]杨莲.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0):17-18.
  [3]张丽娜.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D].渤海大学,2014:6.
  [4]冯卫东,张剑波.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7):119-121.
其他文献
技术跨越现象研究的时间较短,首先是在对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探讨中提出并引起学者们关注的,目前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我们利用已有的研究文献,尝试着
2014年11月19日,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美)诉陈晓违反协议不当披露公司信息案终有结果.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北京二中院)作出民初字01464判决,判决国美
1935“一二·九”运动的成功发动,对开展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必须正确判断群众工作的客观形势,精心组织和准备是开展群众工作的必要条件,慎密实施计划是打开群众工作新局
党的文艺服务方针由“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调整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党的文化观的重大飞跃,突出了
本文对中国济宁地区汉族598个健康无关个体进行15个STR 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调查。采用AmpFISTR华夏试剂盒进行直接扩增及检测。结果在15个STR基因座共检出191个等位基因和687种
随着NGN的到来,传统接入层的建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网络发展的要求,接入层的设备应该具有接入NGN的能力、提供统一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具有大容量的多业务融合接入能力,具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产品质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也因为如此,中国制造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引起了各国人民的关注.但是,随之而来的竞争更加白热化,受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承担业务拓展职责的管理者需要具备一般企业管理者所不具备的管理素质。  成就导向  业务拓展的管理者应是一群拥有“梦想”的特殊群体,他们目光远大,能构想未来,具有强烈的追求和达到目标的驱动力。成功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其追求梦想的过程,而不是随之而来的报酬。他们与一般管理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梦想。没有伟大的初衷就不能成就一个合格的业务拓展带头人。  冒险精神  高
期刊
在当前的这个信息时代,在职民警培训工作在公安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在职民警进行在职培训是提高警察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利用网络学习的优势,探索适应在职民警的网络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