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立体空间一级开发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中国土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198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前海合作区)位于深圳市城市新中心的核心区.自设立以来,前海合作区开展了一系列大胆创新的探索性实践.以立体复合、互联互通、街坊开发的规划理念,推进分层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其中的内容之一.其重点,是在立体空间一级开发方面进行了探索.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加剧,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抬头趋势,2020年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疫情发生后,世界经济发展遭受冲击,WTO成员提交了近200余份与新冠疫情有关的贸易声明,包括限制人员、货物流通等各种国际贸易措施,对全球贸易自由流通产生了重大影响。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更加完善的要素配置与管理体制机制作为支撑.土地利用计划的完善事关高标准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对土地要素循环畅通和“双循环”新经济格局有重要影响.随着对要素配置中市场决定性作用认识的深化,当前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适应性与合理性成为热议话题.
期刊
在农村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是自然资源部在新形势下探索土地整治改革的重要举措.2019年底,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试点工作,此后又陆续出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要点(试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强化制度设计、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明确负面清单,对“破坏乡村风貌和历史文化文脉,在需要重点保护的传统村落搞不符合规定的拆建活动的”不得纳入试点名单,已纳入的要调出试点名单.这表明,保护好乡村历史文脉是全域土地
期刊
做好自然资源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统一管理,必须紧紧依靠信息化技术手段.《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按照全面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的要求,建立互联互通的自然资源“一张网”、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和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调查评价、政务服务、监管决策等三大应用体系,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自然资源信息化的战略方向.
期刊
设施农业用地是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需要、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要素.近年来,设施农业用地规模显著增加,粗放无序、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现象时有发生.笔者结合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的实践,就进一步建立完善设施农业用地有效长效监管机制作了一些研究和思考.
期刊
2021年4月,《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正式印发,成为我国首个将“两山”理念落实到制度安排和实践操作层面的纲领性文件.生态产品源于自然生态系统,其数量、质量与生态系统提供的供给、调节、文化服务等能力息息相关.目前,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带来生物多样性损失、气候变化、空气和水污染等系列问题,严重威胁生态系统安全[1],亟须开展整体性、系统性生态保护修复,并关注修复后产生的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问题.
期刊
近年来,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不断推进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其中,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从2018年启动这项工作,今年已基本完成,当地的村级工业园将退出历史舞台;江苏省江阴市今年5月制定了工业园区升级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有来自外部推力作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有来自突破发展空间制约的内生动力.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其核心问题之一是土地资源的整合,因涉及调整的利益关系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期刊
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通过出让等方式取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抵押;而2021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八条仍规定乡镇、村企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即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得单独抵押.法律对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财产范围作出明显不一致的规定,给登记机构界定抵押财产范围带来了困难.
期刊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集“老、少、边、贫”于一体的典型区域,发展基础薄弱,“三农”问题突出.统计数据显示,自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广西已先后组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8.7万亩,为脱贫攻坚筹措资金239.78亿元,构建形成了运用增减挂钩政策反哺农村的新机制.本文结合广西部分地区的探索,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增减挂钩的平台优势,分析了增减挂钩项目的发展模式和实施策略.
期刊
耕作层是经长期自然演化和耕作形成的、适合农作物生长的优质表土,是土地的精华和不可再生的基础资源,是耕地生产力的核心.有数据表明,耕作层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了约80%的热量和75%的蛋白质.而依靠自然力量,形成1厘米厚的表土约需要400年时间,30厘米厚的自然表土则至少经历约1.2万年的岁月来“养”成.严格保护耕地耕作层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