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美学效果--《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翻译策略及和谐圆融的审美理念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l64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朱生豪和梁实秋两位翻译大家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个译本的比较,考察其中归化与异化这一对互为矛盾而又相辅相成的翻译策略运用问题,及梁译“中庸策略”所体现出来的和谐圆融的审美理念。
其他文献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由于客观世界包罗万象,而表达概念的语言则相对滞后,所以人们表达的语义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模糊性是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和人们正常交际对这种
中职教育,主要是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型技能人才,同时也承担着把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重要任务,如果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和市场需求,不能和谐地融
通过对我国农村法律援助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农村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指出了解决农村法律援助困境的出路.
致母亲  妈妈并不是什么大人物  陪伴她左右的常常是孤独  整天陶醉于繁琐的家务  谈不上大风大浪的人生起伏  她最温柔的情感  只为她深爱的儿子引吭  失去彼
美国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通过短短500字的小说《早秋》,把一对旧情人街头相遇的典型爱情故事,用诗人的感觉和诗歌的技巧,展示出人类情感的无限复杂性。《早秋》在创作上表现
随着辞格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辞格的具体使用中逐渐呈现出了辞格的形象美、意境美、情趣美和变异美,即辞格的审美功能,使得人们在话语表达中充分挖掘语言的审美潜能。本文主要从以
20世纪20-30年代是苏联远东地区革命和社会主义转型时期.在社会主义转型进程中,中国人积极参加了远东地区的建设,参加集体农庄,为当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人在俄远东地区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和隐喻理论,旨在探讨以“dirty”为例,分析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表示物质特征的形容词的一词多义现象,解析形容词一词多义
严复是中国近代最杰出的译学理论家,他提出的“信达雅”准则完善了我国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自1898年被提出至今,该准则一直被奉为中国翻译的最高准则以及中国翻译界的金科玉律。
川端康成在早期创作了许多“掌小说”,其中的小说技巧与美学趣味,在后来的长篇小说里得到继承和发展.作者本人的生活美学与文学美学相交融,充盈其中.岛村作为现代浪荡子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