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挤奶次数选择及其对产奶量、乳品质和乳头健康的影响

来源 :中国奶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wei313624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牧场挤奶次数的选择对于高效优质的牧场管理非常重要,需要平衡许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挤奶设备的能力、人员的工资及调配、牛舍的布局(会影响到每次挤奶时间)、奶牛产奶量等.国内的牧场挤奶次数从一天2~4次不等,但国内对于挤奶次数选择方面的报道较少,同时关于挤奶次数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及乳头健康方面的影响也鲜见报道.不同牧场的自身情况不同,但相同的情况是奶牛饲草料价格高企迫使养殖企业提高牛奶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单位产量的投入成本.为了更好地帮助牧场选择合适的挤奶次数,实现效益最大化,本文对国内外挤奶次数选择对奶牛奶产量、乳头健康和奶品质的影响进行综述,同时总结挤奶次数调整时牧场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供参考.
其他文献
初乳关系着犊牛的生长和健康,饲喂过程中应注重对初乳巴氏杀菌、初乳质量、初乳饲喂量以及饲喂时间的管理.笔者所在团队先后于2017年、2019年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两次后备奶牛培育现状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我国96.4%的规模化牧场都会进行初乳质量检测,91.8%的牧场会对初乳进行巴氏杀菌,且有83.6%的初乳质量达到了优质水平(初乳折光率大于22%).另外发现,采用“4+2+0”或“4+2+2”初乳饲喂模式的牧场占比最多,达79.5%.86.4%的牧场能够在犊牛出生1 h内饲喂初乳.新生犊牛被动免疫是否成功是判断
收益质量是指一个企业的会计收益所表达的反映企业经济价值的可靠程度,也是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而对于乳制品企业而言,高质量收益可以更好地促进乳制品企业各个环节取得质量保证,只有乳制品的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才会产生更高的收益,二者是一个正反馈过程.因此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与支持向量机方法对我国不同梯度的乳制品企业的收益质量进行相关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如下:①高梯度企业效率值小于低梯度的企业,而在收益质量的最优值方面却恰恰相反.②从收益质量的不同属性来看,影响最大的是安全性,其次是收益质量的可保障性,据此
本文通过研究新疆地区8个规模牛场2016-2020年期间连续参测的生产性能数据,统计分析测定日平均日产奶量、胎次、乳脂率、乳蛋白率、高峰奶等常用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分析,重点讨论了2020年生产性能数据水平,找出牛群管理及饲养方面的问题,为该地区规模牛场进一步提质增效提供技术参考.
目前,随着工业进程的加快,温室效应是越来越明显,气温较之前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同时夏季高温时间逐渐持久,家畜发生热应激的概率也在不断增高.奶牛体积大,生理特点明显,从而热应激更易发生,导致降低养牛户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奶牛热应激产生的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一、基本情况rn安徽省亳州市辖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和谯城区“三县一区”,位于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35°05′,属黄淮海平原地带,辖境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国土总面积8521平方千米,耕地899.3万亩,土壤主要是砂姜黑土,主要骨干河流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芡河、北淝河等.亳州市属于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4.7℃、日照2320小时、无霜期达216天,平均年降水量822毫米、水资源量24.9亿立方米,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
期刊
进入九月以来,北方的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较大,规模化猪场由于饲养管理等原因常会出现一些秋冬季节猪常见传染病.笔者结合临床,总结了秋冬季节猪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和防控措施.rn一、猪瘟rn判断猪只是否得了猪瘟,首先要了解猪瘟的症状.根据临床症状,猪瘟分为三种类型:急性猪瘟主要表现是猪只精神状态差,体温达40度以上,发病前期便秘,后期出现腹泻的情况,粪便带血且有一定的腥臭味,发病后很快死亡.慢性猪瘟主要表现是反复发烧,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病猪逐渐消瘦,背上的毛较粗乱,耳朵变成蓝紫色.温和型猪瘟主要发生在保育猪阶
期刊
围产期是奶牛最为特殊的生理阶段,这一时期奶牛经历了妊娠-产犊-泌乳三个巨大的生理变化,从而引起能量负平衡,诱发产后诸多疾病的发生,给奶牛养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奶牛围产期生理机能变化规律、能量代谢特点及能量负平衡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围产期奶牛疾病预防和产后保健提供理论基础.
猪疥螨病是由蜘蛛属螨亚纲疥螨科的猪疥螨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世界各地的猪场均有流行,发病率为40%~90%.猪感染猪疥螨后生长缓慢,料重比明显增加,一般情况下该病容易被忽视,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猪疥螨病临床表现为皮肤慢性结痂(常见于后备母猪)和皮肤瘙痒(多见于育肥猪和仔猪).随着诊断技术和药物研发等方面的不断发展,猪疥螨病的诊断和治疗愈加成熟,但该病的流行情况还需继续研究.
期刊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的显著增长,人们开始重视减少糖的摄入量,也开始关注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品.酸奶是一种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乳酸菌发酵制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传统酸奶因较高的蔗糖含量饱受诟病,由此低GI酸奶应运而生.本文概述了低GI酸奶的发展背景,介绍了国内外GI标识相关法规情况,对国外已上市低GI酸奶产品的配料和GI标识进行了分析,汇总了国内外低GI酸奶的研究情况,以期为国内低GI酸奶的发展提供参考.
2020年1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印发《关于公布先进适用畜牧养殖机械装备遴选结果的通知》(农机鉴推〔2020〕161号),公布了313个型号(系列)产品,涵盖了畜牧养殖各关键环节机械化重点推广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