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方式、问题及对策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008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子商务应用对于农业企业具有重要作用。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在互联网宽带接入、企业门户网站、农业服务平台、搜索引擎应用和网络销售应用等五个方面的应用程度较低,因此,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农业;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724.6;F3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061-04
  引言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引人关注,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引入电子商务服务来影响现代农业流通体系和信息化,进而影响现代农业资源配置结构。但由于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还不够成熟,并且随着区域经济环境和信息化环境变化而不同,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还不确定。
  目前,许多高校研究视角逐渐聚焦到农业电子商务,关于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1]、发展模式和路径[2]等研究陆续展开,另外,对于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方面也有些研究[3]。同时,众多学者纷纷结合各个地区来展开对农业电子商务的研究,潘园园[4]等研究了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李斌宁[5]等研究了广东省农业电子商务,翁则苏[6]等研究了福建省农业电子商务,其他很多省份的农业电子商务也都有学者涉及。
  相对于以上研究,针对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进行研究的比较少。崔艳红[7]分析了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劣势;徐征[8]对南阳市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基于这些研究,笔者对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方式进行统计调研,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方式
  (一)互联网宽带接入
  互联网设施是农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已建成集骨干传输网、宽带网、移动通信网等于一体的高效快捷的信息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全省重点乡镇以上基本实现3G和光纤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宽带网络已经覆盖了全省99%的行政村[9] 。
  2014年1—8月,河南省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新增62.8万户,总数达到1 063.3万户[10]。其中,城市宽带接入用户为750.5万户,占比70.6%;而农村宽带接入用户仅为312.8万户,占比29.4%。农村互联网使用规模与农村人口规模相比,互联网在农村还没有被充分利用。
  同时,截至2014年6月,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省,IPv4 地址数占全国2.9%,域名数452 556个,占全国2.4%,说明该省的互联网接入的比例还很低。
  (二)企业门户网站
  企业门户网站是企业在互联网上进行建设和宣传的平台,也是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农业企业门户网站的建设情况,能够反映出其应用电子商务的最基础状态。
  2014年9月,农业部公布第六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认定了1 19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其中,河南省有60家。由于无法取得河南省所有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数据,本文以这60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的企业门户网站建设和应用情况。
  在这60家龙头企业中,建设有企业门户网站的有47家,占比78%,没有企业门户网站的有13家,占比22%。参照这样的网站建设比例,可以推测,河南省众多的非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农业企业,拥有自己门户网站的比例会更低。
  在建有企业门户网站的47家龙头企业中,创建网站域名时间在2006年以前的有22家,占比47%;2006—2010年之间的有17家,占比36%;2010年之后的有8家,占比17%。反映出各龙头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的应用时间有早有晚,说明农业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的认知和认可随着电子商务整体环境的发展不断提高。
  企业门户网站的建设,只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企业门户网站,不能网站建好以后只当成摆设。在对农业龙头企业网站的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网站的信息不能做到及时更新。没有更新的有16家,占比34%;缓慢更新的有20家,占比43%;及时更新的只有11家,占比23%。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企业领导不重视,企业缺少电子商务职员,或者电子商务职员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不足。
  通过对以上60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门户网站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农业企业门户网站的功能基本以发布企业和产品信息为主,并且信息发布不及时,时效性差,产品介绍不详细,可信度差;网站设计水平较低,没有对网站进行优化维护,网站访问流量小;同时,绝大部分的农业企业网站不能实现电子商务交易,也没有提供产品比较和在线客服功能。这些因素导致了农业企业不能有效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农业服务平台
  农业服务平台就是介于农业产品的买家和卖家之间,为双方提供一个信息发布、产品选择、在线交易和跟踪评价的平台。河南省农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以及农业企业进行电子商务推广、宣传和应用的程度。本文选取了一些河南省整体情况较好的农业平台网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农业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如表1所示。
  从统计表中的域名年龄可以看出,河南省农业服务平台的建站时间普遍不长,超过10年的只有中华粮网和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而其余的网站都是近5年内建设的,可见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服务的起步比较晚;但是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很快,说明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进行电子商务推广。同时,表2中所列举农业服务平台网站的PR值普遍都在3—6级,说明网站的表现差异较大,还有很大的优化和提升空间。这些网站的交易信息比较全面,有助于加快河南省农业产品的网上交易。
  (四)搜索引擎应用
  河南省具有很多的特色农业产品,如新郑的大枣、渑池的仰韶杏、信阳的茶叶、平舆的白芝麻、封丘的金银花、济源的冬凌草、鄢陵的花、焦作的山药等,不胜枚举。本文以上面列举出的河南特色农业产品为关键词,以百度搜索引擎为调研平台,统计不同农业产品的搜索引擎表现情况,如表2所示。   搜索指数反映了某个关键词在百度的搜索规模大小。竞价推广是企业在搜索引擎上所做的付费广告。通过调研结果看出,河南省农业产品的整体搜索关注度比较低,很多未形成有效的收录关键词。同时,企业竞价推广的农业产品比较少,而且很多推广链接的企业广告主是第三方交易平台,不是农业生产企业。
  (五)网络销售应用
  网络销售是指通过互联网,针对个人或者家庭的需求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农业产品的网络销售,可以减少交易双方之间的销售环节,在实现较低销售价格的同时,让农民获得最大的收益。从目前情况看,农业产品最有效的网络销售渠道是借助于第三方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开店或直供。本文选取了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第三方平台——淘宝网,统计部分河南省特色农业产品在淘宝网上销售的宝贝数量,如表3所示。
  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地方农产品淘宝网销售数量占相对应农产品销售数量的比例,除了信阳毛尖占38.75%,济源冬凌草占28.55%,其余地方农产品占比都比较小。尤其是仰韶杏和平舆白芝麻的淘宝网销售数量仅为3和2,而相对应的杏和白芝麻全国范围淘宝网销售数量却达到了174.66万和1.1万,这说明河南省农业产品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销售。
  二、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存在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对于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来说是关键的制约因素,尽管河南省政府对发展农业电子商务非常重视,但由于财政能力有限,投入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对比农业电子商务相对发达的省份,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的建设投资额有较大差距,地方财政及相关部门自主投入不足。而且,农业本身也缺乏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造成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落后,主要表现在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和信息化建设落后。从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普及率、固定宽带普及率等网络指数来看,河南省的增长幅度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河南省广大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二)应用水平较低
  河南省经济实力有限,农业发展不均衡,农产品供给和需求之间信息不畅,对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也没有因地制宜的改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导致了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农业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水平低,没有优化和维护,利用程度不高;农业企业利用农业服务平台和搜索引擎进行电子商务推广的意识不足,力度较小;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的种类和数量较少,没有把特色转化为优势[11] 。
  (三)服务体系欠缺
  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需要相关服务体系的支撑。目前,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缺乏完善的服务体系,主要表现在:(1)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基础设施落后,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互联网手段落后;(2)农业电子商务网站重复建设严重、信息时效性差、实际利用率不高;(3)没有稳定的高水平电子商务服务队伍,电子商务信息的收集和数据分析落后;(4)涉农企业、农业生产和经销大户入网率低,传统商务和电子商务没有形成有效互补。
  (四)应用意识薄弱
  目前,河南省许多农村的农民文化水平偏低,计算机和互联网使用能力较弱,通过电子商务获取的收益有限。现有的农户分割化经营制约了电子商务的企业化运营和大规模运作,同时,小农意识和相关部门的不重视导致了一些电子商务应用效果好的涉农企业或者农户没有被广泛宣传,没有形成很好的示范效应。另外,农民对于传统商务活动和信息获取渠道过度依赖,也造成农民对电子商务的应用不积极,利用电子商务促进农业生产和流通的意识薄弱。
  (五)人力资源匮乏
  电子商务是一项兼有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商务应用的交叉专业,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互联网络建设人才、软件开发人才,还是网络运营人才、商务管理人才都比较匮乏。根据河南省工信厅数据显示,2013年,河南省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有10万余人,与国内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尤其是在河南省农业领域,由于工作地域、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等原因,很难吸引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三、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支持在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直接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规划、管理和协调。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很多问题都迫切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标准和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和参与力度,才能得以解决或缓解[1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主要表现在:(1)加强对农业电子商务的宏观指导,制定推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政策,实施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创新发展;(2)加大对农业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加快建立农业电子商务标准规范体系,培育功能完善的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3)加快健全河南省信用体系、金融体系、物流体系和仓储体系,优化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环境,鼓励现有的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农业电子商务业务,支持农产品在线交易[13]。
  (二)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河南省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地区的上网条件。如开展计算机下乡活动,互联网技能培训活动,增加农户使用计算机的数量,提高农民的互联网操作能力。立足全省18个地级市和所辖的159个县(市)的1 760余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和2 900多个村级信息服务点[14],加大基层农业信息服务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强化乡、村农业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结合“宽带中原”战略,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开辟新的广阔空间。
  (三)强化市场导向运行
  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在政府支持的基础上,强化市场导向。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较多的社会资本、农业企业和电商企业加入到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来,提升农业电子商务项目的开发设计水平和产业推广力度。根据河南省农业产区的实际情况,首先在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优先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示范基地,形成示范效应。同时,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完善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增强竞争优势。鼓励更多的农业企业建设自己的企业网站,展示农产品信息,宣传企业形象,缓解农业供应市场和需求市场的信息不畅,打通流通渠道,降低交易费用,从而提升盈利能力。   (四)建立有效人才制度
  电子商务涉及的学科知识范围广、领域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比较高。目前,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的从业人员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系统的电子商务知识,随着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专业程度要求的越来越高,很多“半路出家的”非专业人士就显得力不从心。而对于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由于薪资低、待遇差、工作环境不佳等原因,很难吸引他们加入。河南省要做好对专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妥善安排,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制度,改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使得这些人才能引进来、留的住。同时,要建立系统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制度,分期、分批地进行专业性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电子商务运作能力和知识水平。
  (五)实施农业品牌策略
  河南省农业产品在市场流通中多以散装为主,其加工、包装质量参差不齐,农业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不利于农业产品的快速流通,更不利于农业品牌的塑造。这对河南省农业产品的销售有不利影响,如信阳毛尖等知名农业品牌数量不多,多数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低。而要做好农业产品的电子商务,就必须有优质的农业品牌。因此,涉农企业应该提高产品的标准化,重视产品的加工、包装环节,做好农业品牌建设。针对河南省农业产品的质量特色,可以在原有农业产品的基础上,借鉴一些知名农业品牌的发展策略,打造河南省农业品牌,推动农业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六)完善农业物流体系
  河南省缺乏统一的农业物流配送体系,物流配送力度无法满足农业产品流通要求。农业电子商务的有效开展,需要提高农业产品物流配送效率,尤其是新鲜农业产品如果蔬、花卉等,如果在配送中缺乏保鲜措施,将影响其在市场的销售。因此,河南省应加强农业产品物流配送建设,对农业产品物流配送企业给予一些政策支持、税收优惠,鼓励物流配送企业完善农业产品物流配送功能,强化农业产品配送力度,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秋莉.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3):332.
  [2] 张越,李琪.以电子商务链为核心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浅议[J].晋中学院学报,2012,29(5):39-43.
  [3] 覃鹤,王学东.基于信息服务站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研究[J].情报科学,2011,29(9):1383-1387.
  [4] 潘园园.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3,29(2):65-67.
  [5] 李斌宁.广东省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电子商务的需求性分析[J].农业经济,2010,(7):34-35.
  [6] 翁则苏.浅谈福建农业电子商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5-78.
  [7] 崔艳红.河南发展特色农业电子商务的条件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1,(7):95-97.
  [8] 徐征.南阳市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10,(5):52-53.
  [9] 贺心群,刘晓雨.我省99%行政村已通宽带 拨12316可请教农业专家[N].大河报,2011-08-04.
  [10] 河南省通信管理局.2014年8月份河南省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EB/OL].(2014-09-28)[2014-12-16].http://www.hca.gov.cn/article!
  seeArtDet.action?id=72015.
  [11] 温暖,胡峰,冯晓,等.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9,(2):7-10.
  [12] 徐稳.湖北省农业电子商务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13] 农业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意见[EB/OL].(2013-04-23)[2014-12-16].http://www.moa.gov.cn/zwllm/tzgg/tz/201305/
  t20130506_3451474.htm.
  [14] 陈利军.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94-10695.
  [责任编辑 柯 黎]
其他文献
摘 要:安阳“非法集资”事件是全国地方金融发展不健康的一个缩影。民间金融市场是我国由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其存在具有必要性。为了使其发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只有在社会大众、政府和立法机关的共同努力下,加快法制社会建设,用明确的法律法规规范地方金融发展,才能促使民间借贷在阳光下健康有序地发展,并把“非法集资”扼杀在摇篮里。  关键词:非法集资;民间借贷;中小企业融资  中
期刊
摘 要:商业街是满足人们对商业设施的综合性、专业性和社会性需求,集商贸、餐饮、文化、休闲和旅游等为一体的商业消费场所。但目前随着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不断改变,商业街区的发展进入了停滞的阶段。随着商业街区进入全面升级的时代,已经不断地有学者提出景区化的路径是建设现代商业游憩区和休闲文化名片街的有效途径。在电商冲击这一大背景下,必须重新定位商业街区的价值,从强化品牌建设、管理模式创新、环境氛围烘托以及对形
期刊
摘 要:经营能力是上市公司核心的、可持续的竞争能力,其能力最终体现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中。通过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评价,选用适当的指标及方法,能够指导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基于财务指标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假设,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模型,针对青岛海尔连续四年的财务指标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有效评价该公司经营业绩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上市公司;经营能力;综合评价;因子分析  中
期刊
摘 要:经济新常态下长三角创业环境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以浙江和江苏两个省为例,运用全球创业观察模型(GEM),分别从金融支持、政府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与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文化与社会规范几个方面,对这两个省的创业环境进行比较评述,以期以点带面,为政府部门和创业者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长三角;创业环境;GEM模型;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吉林省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因此,在现阶段加强吉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鉴此,通过对吉林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总结与分析,探究了破解吉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吉林省;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耕地面积也较大,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的提高主要是以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实现的。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使得我国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资源耗竭的代价,改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迫在眉睫,而信息化则为农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模式。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业经济;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期刊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农林局 农经站,四川 泸州 646000)  摘 要:2012年9月,龙马潭区作为先期试点县区开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通过确权登记颁证,给农地办好“身份证”,给农民吃上定心丸,这是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属、化解纷争的根本措施,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土地承包;确权登记;权属纠纷  中图分类号:F301.22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品市场的完善,区域性资本也会在全国或者是全世界自由流动。但是,对于一些对企业依赖严重的地区而言,一旦出现大量的企业外迁,就会对当地经济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如何防止企业外迁,留住企业的根,稳住企业家的心,是地方政府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新形势下,从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温州市地方经济的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和对温州市在外商人投资意向的调查研究,可以挖掘出温州市经济发展
期刊
摘 要: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新型农地制度开创现代农业时代,加速规模化现代农业发展,极大地释放了农业生产力。如何让农民更好地享受改革释放的红利,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关键。作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信阳市探索出以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为载体的“土地银行”模式,有效促进了农地流转、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对传统农区的农地流转,尤其是农地集中模式创新具有一定
期刊
摘 要:以南京市为例,全面选取教育设施变量,着眼于分析义务教育设施和非义务教育设施对房价的影响。首先建立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模型,初步从模型的统计分析发现义务教育设施对房价影响程度;然后建立整体市场模型,从标准化系数绝对值之和的大小得到最终的验证。  关键词:教育设施;房价;南京市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086-03  引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