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男人的电影?

来源 :凤凰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go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穷动》原本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61年的管弦乐曲。
  本曲的情绪幽默而轻快。由于演奏时曲尾和曲首可以衔接起来,因此,可以无休止地一直演奏下去。有些唱片在结束前,可以听到指挥家说:“可以一直演奏下去”的声音。实际上,这是一首快速的波尔卡舞曲。这一体裁,是指自始至终几乎没有休止和几乎不用长时值音符而快速地不断地反复同一节奏的乐曲。这种乐曲可以认为是欧洲大陆产业革命时期广泛使用机械的反映。
  在麻将台上说着男欢女爱,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啃着鸡爪,在精心策划的聚会中侦察第三者的踪迹……电影《无穷动》讲述了洪晃扮演的妻子怀疑丈夫与另外三个女人有染,便在大年初一将她们约到家中聊天。在这些人成功自信的外表下,是过去遗留下来的情感歉疚与内心深处无穷涌动的欲望体验。
  这四个女人的故事本可以被炒成什么中国版的《欲望都市》或《绝望主妇》,或者干脆专奔着上流阶层的爱恨情仇而去,来一部《红墙丽人》什么的。然而《无穷动》恰恰是对《欲望都市》,《绝望主妇》、《红墙丽人》这类女权主义影视作品的解构、反讽和颠覆。《无穷动》借用了一个“谁动了我丈夫”的故事之壳,设置了一个貌似好莱坞的悲剧结局,假如观众嫌这个故事太闷,可以把最后妞妞丈夫之死想成是妞妞的谎言,当成一个绝望主妇诱捉奸情的阴谋。
  看似五个女人撑起来的一部《无穷动》,本质上却是一部关于男人的电影,即使男人表面在影片中是“缺失”的,但其实却是无处不在,就像《蝴蝶梦》里神秘古堡的女主人一样,虽然从未在银幕上出现过一秒钟,但充斥着这部电影的每一个角落。在片中所有女人围绕着表达自己独立尖锐的观点的同时,实际上片中每个女人,都在被这个从未在银幕上出现的男人所牵制。
  女人的可悲也在这里:她们可以在言语上犀利地剖尽男人,但是一到实战中,却又为感情所累,溃不成军。就如片中的四个女人,明明都知道那个“精英主流”男人假模假式,可是,为了爱他,不惜毁掉友谊,甚至背着夺人之夫的恶名。这也诠释了张爱玲的名言“天下女人都是敌人’。女人的友谊靠不住。如果你嫉妒两个女人好得像一个人似的,只要在她们中间塞一个男人,她们的友谊多半会变色。不过,如果两个女人经历过同一个男人的波折以后还能重新坐在一起,那她们的友谊便超越时空,牢不可破了。
  影片导演在看似着重刻画女性形象、女性心理的同时,无法回避男性对女性的重大影响,两性本来就是不能分开谈的。《无穷动》只是更倾向于女性视角而已,男性本身的话题其实是无法回避的。所以如果说导演是女权主义者,《无穷动》是一部女权电影,则多带有讽刺意味。笔者更愿意认为《无穷动》是一部关于’女性视点的女性电影”。
  
  影片《无穷动》国内口碑
  
  洪晃母亲章含之:
  “我持保留意见,不可能欣赏,也无法苟同,洪晃本人对此也不满意。但是在这个多元时代,我们允许来自各方面的争议。”
  男观众;接受不了
  未婚的王先生表示:“这部电影太像一部恐怖片了,里面把已婚妇女拍得太丑了。真的吓了我一大跳。”
  女观众:非常喜欢
  一些有个性的女性非常喜欢,她们说,“总算有人说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欲望和感受,这在以前的电影里很少见。”
  
  影片《无穷动》国外影评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Festival(Giovanna Fulvi)
  大胆而且有说服力,宁瀛的新片《无穷动》注定要颠覆观众对中国女性的看法。这部影片是一部迷人的、轻快的,混合了压抑的欲望,过去的创伤和紧扣当今大陆上层社会时政力量的影片……自信并且老练,她片中难以抑制的女主人公大声地讲述着她们的性和她们记忆中的革命史。影片令人兴奋并且感到不安。《无穷动》是新中国电影中女性的里程碑。
  
  Cinefestival(Gianluca Capaldo)
  令人想起热门的电视连续剧《欲望都市》和《绝望主妇》,有趣的对话直指政治事件、家庭悲剧和情感纠葛,反映出在革命神话中成长起来的一代的理想和被压抑的欲望。
  
  Alias(Cristina Piccino)
  宁瀛电影的定义是关注当代。她的电影超越了常规电影的边界,充满诗意和政治激情,有着罗西里尼式的掺杂现实和虚构的热情。锋利雄辩但没有丝毫花言巧语,残酷无情但又痛恨冷漠,在一个强有力的场面调度下强调影像及其富有洞察力的美,但又忠实于生活。
  《无穷动》讲述了四个代表当今中国上层社会的女人的故事,在表面的客套和微笑下,四个人物之间充满敌意。通过在妞妞家过春节,她们之间展开了一场隐私对话,从而构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讲述……
其他文献
在当代,我们对于长途旅行并不陌生,但在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候,长途旅行都是一程又一程艰苦不易的探险。相传欧洲旅行路上最初的食宿设施(即旅馆)约始于古罗马时期。其后经历了古代客栈时期、大饭店时期、商业饭店时期等阶段,几经波折起落。今日,全球的旅馆工业总计雇用了二亿以上的就业人口。全球共计三十万家以上的旅馆,提供了一千一百万以上的房间数,70%位在欧洲与美国。    古代客栈时期    最早期的旅馆,出
期刊
数月前,在飞机上偶翻一本企业家杂志,不料竟迎头撞上一著名男企业家的“形象无用”论,不仅当天胃口不开机上餐饮分口未动,如今一想起来,仍如梗在喉。  那企业家乃南方企业界的风云人物之一,财富亦荣登国内福布斯榜,无疑是一经营好手。采访当中有段话,当记者问及如何体现企业家形象话题时,那企业家回答的大意是:男人不像女人,把事业干好就行了,我不太在乎这些。你看这衬衫,60块钱买的,穿五六年了,出国啊谈判啊都穿
期刊
今年是台湾的“2008-2009旅行台湾年”,为了令推广更有吸引力,就专门找来天后蔡依林 Jolin 喝几位资深跨媒体文化人吴念真导演做代言人。  本期独家专访蔡依林来个4大推介,让她讲下台湾最好玩最常去的地方,全部贴心推介,台北真的玩都玩不完。     最爱shopping! 台北购物天堂  Jolin 语录:“在台北松山火车站附近,有个叫五分埔夜市的地方,那里集中了很多流行服装批发商,价钱便宜
期刊
前几天饭桌上,朋友们聊天,说起大家的理想:将来盖个养老院,徐老太陈老太霍老太刘老太汪老头……一起住,独身也行拉家带口也行。不过估计孩子们是不会和我们一起住了,这个事情是很容易想象的,看看我们自己也就知道了。  蒙“水蜜桃陈老太”看重,说朋友里我是最象将来能给大家盖养老院的,受宠若惊。  没问题!这事儿包在咱身上了!老徐还是有些理想的,上初中的时候就曾经把老杜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期刊
“意式咖啡加牛奶的拿铁(Latte),好喝;汽车加旅馆的摩铁(Motel),好玩。”这是时下台湾年轻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汽车旅馆最初兴起于美国,原文来自英文的Motel,是motorhotel(即移动旅馆)的缩写。它与一般旅馆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提供的停车位与房间相连,一楼当作车库,二楼为房间,独门独户是汽车旅馆典型的房间设计。在美国,伴随穿州过省的自驾车旅游,汽车旅馆早已发展成为拥有几
期刊
很难忘记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娘》里描写情窦初开、光洁无瑕的青春情境:青年追踪跟随着流浪舞娘熏住进温泉旅馆,那样简单的迷恋与思慕,在旅馆中看见熏的胴体,青年“心底似有一股清泉流过,不禁莞尔笑了”。如今很难再见到这样干净的文字了。  这是一部半自传式的小说,现实中,川端康成确实是在温泉旅馆遇见他初恋的舞娘,并在旅馆写下了这篇名著。至今,在那个名为汤本馆的旅馆里,还保留着川端康成写作的房间,以及他曾经缓
期刊
口述/陈其津  整理/曾广星    陈序经一生中充满了矛盾:他秉持不做官的信念,拒绝做教育局长、驻外大使、教育部次长等官职,可是一生中除上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初的几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大学的行政事务;陈序经不做生意,可是为了保证岭南大学能按时发工资,他利用开学时的学费购入物资储存,需用钱时再放卖出去保值;陈序经一生倡导“全盘西化”,自己却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传统君子形象……    1956年夏,
期刊
旅途上 我们需要旅馆  休养疲惫的身心  爱情里 我们需要旅馆  调剂贫瘠的审美  人生中 我们需要旅馆  回归自我的空间  有多少的历史发生在旅馆  走过了怎样的“人生”,经历了何种的变迁,  有多少的话题发生在旅馆  活色生香的爱情旅馆,移动温床的汽车旅馆,风情万种的民族旅馆,  有多少的形色发生在旅馆  是创意地过一夜、是形形色色的床头风光,还是无人能及的金氏纪录,  有多少的文艺发生
期刊
空间艺术Hotel Fox(WWW.hotelfox.dk)    福斯汽车为了新车宣传,与丹麦旅馆集团Brochner合作,请来了二十一位不同领域的年轻艺术家,将哥本哈根市政府附近的一家旅馆重新装潢,并取名为与车系同名的Hotel Fox。这间以纯白色为基调的旅馆就像块画布,在艺术家的巧手之下,六十一间房间,就像是将不同风格的设计杂志转换成立体空间一般,让旅人们有一种“活在杂志扉页之中”的感觉。
期刊
日本的“爱情旅馆”也许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色旅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江户时期昭和初年,始称“边宿”。第一家爱情旅馆实际上只是一个茶馆,身体疲惫的客人停下来休息时,会找个女侍为自己提供沏茶以外的服务。这些提供额外服务的旅馆一般远离交通干道,因为在这里幽会的男女们多是地下情人。当演员们成为这种地方的常客时,此类“茶馆”才真正开始盛行起来,几经演变,成为现在专为情人提供幽会和住宿的场所。  许多日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