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来源 :中华胰腺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dai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1、2.5、5、10、20、40、60 mmol/L二甲双胍处理人胰腺癌CFPAC-1细胞24、48、72 h,以未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酸化AMPK(p-AMPK)、FAS、cyclin D1、Bcl-xl、Bax、caspase-3、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二甲双胍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抑制CFPAC-1细胞的增殖.40 mmol/L二甲双胍处理细胞48 h后,G0/G1细胞比例显著增多[(65.93±0.27)%比(42.89±1.02)%],G2/M期、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22.01±2.95)%比(38.28±4.93)%,(13.58±0.43)%比(20.12±3.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细胞凋亡率从对照组的(3.01±0.49)%增加到(32.97±3.19)%(P <0.05);p-AMPK、Bax、caspase-3表达增强,FAS、cyclin D1、Bcl-xl、survivin表达减弱.结论 二甲双胍可以显著抑制CFPAC-1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下调FAS、cyclin D1、survivin表达及Bcl-xl/Bax比值,上调caspase-3表达所致。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特异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犬胰腺及肺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0只健康雄性杂种犬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ANP组(8只)及特异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商品名:丹奥)治疗组(治疗组,8只).采用胰管内逆行注射5%牛黄胆酸钠及胰蛋白酶混合液的方法制备ANP模型,治疗组于制模成功后2h起静脉输注2 mg/kg体质量的丹奥,每天2次,连用7d.术后动态
网上疯传的某些男星整形的消息可并非空穴来风,仔细将他们数年前的照片与现在的做对比,答案不言而喻,没有什么逃得过观众雪亮的眼睛!但人家不承认你也没办法,顶多将其列入疑似整形行列。
期刊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经筛窦及眶内壁减压联合眶脂肪减压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TAO 11例(17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眼球突出非组织活动期,内镜下行经筛窦及眶内壁眶减压联合脂肪减压手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6个月,眼球突出矫正度达(5.24±1.79) 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双眼眼球突出度相差均<2 mm;术前角膜上皮异常者14眼(82
目的 探讨鸟嘌呤核苷酸解离抑制因子2 (Rho-GDI2)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胰腺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中Rho-GDI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胰腺癌Rho-GDI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Rho-GDI2 mRNA表达量分别为0.661±0.021和0.199±0.023;Rho-GD
期刊
期刊
AIM: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 (MIP-1α) in Kupffer cells (KCs)following liver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 in rats.ME
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调查前列地尔注射液临床用药情况,着重探讨其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应用前列地
期刊
目的观察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临床效果。方法开放性单一治疗组的前瞻性研究。渗出型AMD的18例(24眼)纳入研究。采取"3次+必要时" (3+PRN)的治疗方案。治疗前及每次治疗后3 d、2周及每个月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及OCT检查,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及12个月均行FFA及I